唤醒右脑吧 关注:4贴子:74
  • 1回复贴,共1

做有“弹性”的父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会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教的人必须知道何时要抓紧,何时要放手。教的人如果没有放手的胆量,不懂得在适当时候放手,就只好一直跟着跑,最后,弄到自己精疲力竭,又阻碍了学习者的学习进度。 
 
  做父母也一样,不懂得随着子女的成长而逐渐放手,必然会弄得自己在体力、情绪和精神各方面都筋疲力尽,又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发展。虽然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从吃穿起居到教育培训都无微不至,可是现在这个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和父母那辈的时代早已经不一样了。在电视、电脑等高科技通讯设备,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发生着变化。而父母也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做到对孩子的教育是紧是松,有的放矢。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也是所有关系的根源,每一个生命都是透过这个关系而存在。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上天赐予每位父母来修炼自己的人。孩子出生之时,每位父母都是欢心、兴奋的。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的不满也逐渐增多: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他会变坏?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转变都不知问题出在哪,不知道到底是谁的错。有的父母还因此争吵,相互责怪。最好的结果通常是达成一致:孩子已经变成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其实问题很简单,我们的孩子都跟我们一样。在孩子的身上,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从学习我们走路的方式、说话的方式开始,到我们的情绪性格、为人处事,孩子都会受我们的影响。佛经里讲孩子是父母的化身,是应生而来的,也就是每一个孩子的状态与父母的状态刚刚好,是一种相应的关系,是相吸而来的,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出现在你的家庭。人的一切都是由于自己的状态所吸引来的,不论是幸福快乐还是痛苦烦恼。 

  每个人身上的表象都来自从小与他相处过的第一个人,所以如果我们不改变,孩子就会如影随形。上天的安排就是这么巧妙,但是只有很少的父母会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化身。父母带着自己的标准来看待孩子,认为孩子这样不应该,那样又错了,并因此大动肝火,其实我们不应该紧紧盯着孩子的错不放,而应该反观自己,反思这是否是自己平时的行为举止带给孩子的影响。 

  纵观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一个越是愿意了解他人的人,越是有弹性,越是放得下,越是谦卑,他的身体是柔软的,他的心是敞亮的;而一个始终坚持自己的认为的人完全是没有弹性的,没有包容的,他的身体是僵硬的,他的心也是封闭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上善若水。水既是柔软的,也是坚强的,通过温度的变化它可以形成气体、液体和冰,它可以适应任何外在的形态,同时又可以波涛汹涌、狂风暴雨。一个有弹性的人才会明白自己的了解并非全面,一定还有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没有认知弹性的人则会认为自己始终是对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个人的发生都不相同的,也许每种方法都是对的,但没有绝对,没有唯一。如果一个人始终坚持自己的认为而否定他人的想法,那么他一定不了解这个世界。相反,一个真正有所了解的人才会说自己并不了解。

  当有一天,我们说自己并不了解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开始了解。这就是在行为科学中所讲的弹性。当我们放弃自己的认为时,我们才开始有了觉醒,才会有更多了解他人的空隙。为人父母的课程只是为了打开这扇“接受”之门,接受是了解的开始,从此我们成为一个有弹性的人,这也是我们扮演好为人父母角色的唯一方法。  

  打开这扇为人父母的门,让我们具备这样的了解性,从今以后让我们用普通的眼睛看待我们的孩子。我们所有的样子最后都会转为孩子的成为,所以改变从每位父母自身开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学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但各位父母千万不要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无忧。学校教会孩子的是专业技能,为孩子的将来成长做职业规划。而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成长。社会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三个因素,比如电视,它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载体,在当今强调媒体自由的情况下,在收视率的压力下,各电视台无不充斥着血腥、暴力、八卦的资讯,这也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所有的这些方方面面,都是为人父母必须关注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了解型的父母。因为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也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的父母当初了解我们,或许今天我们不会是这种性格。只有做一个愿意了解孩子的父母,才能和孩子建立一种友谊、平等的关系,才能更有利于教育孩子。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有个了解自己的父母。而要想成为一位了解型的父母,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修,更重要的是行。


1楼2008-12-02 17:13回复
    说得太好了。孩子得将来怎样,其实都要看父母是如何做


    2楼2008-12-02 1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