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山石刻位于盘龙镇回龙垭村嘉陵江岸回龙山一陡峭岩壁上,摩岩刻凿唐代碑刻“沈荣功德记”,该文由唐代宗时作过太子文学的沈涛所撰,文中籍颂扬曾任成都犀浦(郫都区)尉的侄子沈荣。为其卜居终老之地的功德,而概述了沈氏族系源流情况及本人身世。
回龙山石刻又名《沈荣功德记》, 回龙山石刻刻凿于唐大历三年(768年),距今1200多年,镌刻在回龙山腰距地面10.4米的岩壁上,为一个高2.1米,宽1.8米的浅龛,龛内刻唐代宗时太子文学沈涛所撰写的“沈荣功德记”,以及沈氏家族的历史、迁徙以及沈涛本人的为官避世经历。功德记上面有一个高0.4米,长2.2米的小龛。回龙山石刻自1982年发现以来,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已经被评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省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将把回龙山石刻作为申报“国保”的重点项目进行申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刻专家认为这一组造像实际是5佛4弟子2胁侍,这种显宗的造像,与四川其他地方的造像也不一样,对研究四川密教的传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龛外侧有邓州刺史、防御使、 京兆尹鲜于叔明的手书题刻。石刻书法遒劲朴秀、巧拙互见。作为存世较少的后代碑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从县城晓霞山麓的江岸乘舟东下,一路江滩湍急,推舟似箭。过青普岩古渡后,绕过岬咀羊子桥,眼前展现出天水一色,渔舟掠影、沙汀鸥鸣、芦花铺雪、染黛峦青。驶过古镇盘龙驿后,浪花拍打着船腹,右岸一峰迎面扑来,这就是名噪川北的回龙山,仰视右岸山腰有一方形石龛,人们管它叫“赵匡胤的一颗印”。 传说当年赵匡胤下河东途经此地,将盘龙棍掉在江中打捞不起,认为是回龙山上火龙庙的龙神作怪,乃将其“殿前都检点使”的官印飞掷山岩,从此留下了深深印迹。尔后镇因棍名,岩因印名。 据清道光二十九年编撰的《南部县志•山川志》载:“回龙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岩上有佛像十五,唐大历三年,沈荣功德记在焉,鲜于叔明书”(以下简称《功德记》)。《功德记》为一宽2.1米、高1.8米、距地表10.4米的摩崖石刻,楷书600字,字径3~5厘米不等,上有长2.2米、高40厘米的小龛,龛内凿坐佛七尊、立佛八尊,均被以桃形头光,其中施说法印者三,作施禅定印者二,与愿印者一,合什者二,四手、六手观音各一,侍立五。由于年代久远,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蚀。石刻文字则较完好,绝大部分清晰可见。内容则是作过太子文学的沈涛籍颂扬其作过犀浦(郫都区)尉的侄子沈荣为他卜居了终老之地的功德而概述了本人身世。他的本籍原本是江苏吴兴,南北朝时,陈亡后,举家辗转迁流到四川,并定居阆州,由于其祖辈皆傲世安贫,甘居淡泊。唐开元年间做过几任小官,尔后也终因避乱弃官而隐于白鹿山。这大概是天宝以后的事了。由于沈涛四十多年来都过着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饱尝那种“故园沦易,惆怅无归”的日子,故托他的侄子沈荣找一个“背山临水更卜终焉之地”,以了其天年。文中兼述了沈氏族系源流情况。龛外右侧有行书三行,由于未凿龛遮护,风雨剥蚀较严重,仅余“……邛南防御使,邛州刺使……京兆大尹……于叔明大历三年六月十五日于新政县……丞遂州刺使剑南东川节度使……”等四十二字。 龛内外书法风格迥异,《功德记》用《郑文公碑记》笔意,以唐楷写出,显得朴秀遒劲,巧拙互见。龛外题字则落笔潇洒,气势豪迈,具有章草的狂娟。据此,县志所载《功德记》为鲜于叔明所书是不确切的,而龛外所题为叔明所书则是无疑的。龛内是否为作过太子文学官的沈涛所书则尚待进一步考证。由于其历史艺术价值,1983年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又报批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报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功德记》的撰写者沈涛及其侄沈荣均不见于史载,除文中所述外,余无考。龛外题者鲜于叔明,字晋,南部县度门镇报本村人(唐时属新政县,现属仪陇县),以擢明经为剑南判官,唐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历官邛州刺史、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封蓟国公。乾元二年(公元787年)卒,谥襄事。《新唐书》载:“叔明本严人,少孤养外家,冒鲜于姓,清还宗,诏赐姓李……” 《功德记》所在回龙山蜒卧于嘉陵江右岸,头高尾低,形同卧狮。东北滨江,岩壁如削,山麓有公路直达鲜于叔明故里报本寺,由报本寺村渡江即为仪陇县新城(新政镇)。山顶原建有山寨,长400余米,阔50米左右,除东北峭壁外,余均为石墙围绕。仅东面有寨门可直通山上,当地居民都管它叫“沈家寨”。石寨已早年撤毁,现仅残存小段墙基及东寨门还依稀可见。村子里很多村民都知道沈涛和沈荣的名字,但沈家寨是否还留有沈氏后裔,则无口碑可传,该村也无沈姓人户,只流传早在“八大王剿四川”时就已避乱迁走了。但这个沈涛卜居这块终老之地究竟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
回龙山石刻又名《沈荣功德记》, 回龙山石刻刻凿于唐大历三年(768年),距今1200多年,镌刻在回龙山腰距地面10.4米的岩壁上,为一个高2.1米,宽1.8米的浅龛,龛内刻唐代宗时太子文学沈涛所撰写的“沈荣功德记”,以及沈氏家族的历史、迁徙以及沈涛本人的为官避世经历。功德记上面有一个高0.4米,长2.2米的小龛。回龙山石刻自1982年发现以来,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已经被评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省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将把回龙山石刻作为申报“国保”的重点项目进行申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刻专家认为这一组造像实际是5佛4弟子2胁侍,这种显宗的造像,与四川其他地方的造像也不一样,对研究四川密教的传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龛外侧有邓州刺史、防御使、 京兆尹鲜于叔明的手书题刻。石刻书法遒劲朴秀、巧拙互见。作为存世较少的后代碑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从县城晓霞山麓的江岸乘舟东下,一路江滩湍急,推舟似箭。过青普岩古渡后,绕过岬咀羊子桥,眼前展现出天水一色,渔舟掠影、沙汀鸥鸣、芦花铺雪、染黛峦青。驶过古镇盘龙驿后,浪花拍打着船腹,右岸一峰迎面扑来,这就是名噪川北的回龙山,仰视右岸山腰有一方形石龛,人们管它叫“赵匡胤的一颗印”。 传说当年赵匡胤下河东途经此地,将盘龙棍掉在江中打捞不起,认为是回龙山上火龙庙的龙神作怪,乃将其“殿前都检点使”的官印飞掷山岩,从此留下了深深印迹。尔后镇因棍名,岩因印名。 据清道光二十九年编撰的《南部县志•山川志》载:“回龙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岩上有佛像十五,唐大历三年,沈荣功德记在焉,鲜于叔明书”(以下简称《功德记》)。《功德记》为一宽2.1米、高1.8米、距地表10.4米的摩崖石刻,楷书600字,字径3~5厘米不等,上有长2.2米、高40厘米的小龛,龛内凿坐佛七尊、立佛八尊,均被以桃形头光,其中施说法印者三,作施禅定印者二,与愿印者一,合什者二,四手、六手观音各一,侍立五。由于年代久远,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蚀。石刻文字则较完好,绝大部分清晰可见。内容则是作过太子文学的沈涛籍颂扬其作过犀浦(郫都区)尉的侄子沈荣为他卜居了终老之地的功德而概述了本人身世。他的本籍原本是江苏吴兴,南北朝时,陈亡后,举家辗转迁流到四川,并定居阆州,由于其祖辈皆傲世安贫,甘居淡泊。唐开元年间做过几任小官,尔后也终因避乱弃官而隐于白鹿山。这大概是天宝以后的事了。由于沈涛四十多年来都过着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饱尝那种“故园沦易,惆怅无归”的日子,故托他的侄子沈荣找一个“背山临水更卜终焉之地”,以了其天年。文中兼述了沈氏族系源流情况。龛外右侧有行书三行,由于未凿龛遮护,风雨剥蚀较严重,仅余“……邛南防御使,邛州刺使……京兆大尹……于叔明大历三年六月十五日于新政县……丞遂州刺使剑南东川节度使……”等四十二字。 龛内外书法风格迥异,《功德记》用《郑文公碑记》笔意,以唐楷写出,显得朴秀遒劲,巧拙互见。龛外题字则落笔潇洒,气势豪迈,具有章草的狂娟。据此,县志所载《功德记》为鲜于叔明所书是不确切的,而龛外所题为叔明所书则是无疑的。龛内是否为作过太子文学官的沈涛所书则尚待进一步考证。由于其历史艺术价值,1983年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又报批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报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功德记》的撰写者沈涛及其侄沈荣均不见于史载,除文中所述外,余无考。龛外题者鲜于叔明,字晋,南部县度门镇报本村人(唐时属新政县,现属仪陇县),以擢明经为剑南判官,唐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历官邛州刺史、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封蓟国公。乾元二年(公元787年)卒,谥襄事。《新唐书》载:“叔明本严人,少孤养外家,冒鲜于姓,清还宗,诏赐姓李……” 《功德记》所在回龙山蜒卧于嘉陵江右岸,头高尾低,形同卧狮。东北滨江,岩壁如削,山麓有公路直达鲜于叔明故里报本寺,由报本寺村渡江即为仪陇县新城(新政镇)。山顶原建有山寨,长400余米,阔50米左右,除东北峭壁外,余均为石墙围绕。仅东面有寨门可直通山上,当地居民都管它叫“沈家寨”。石寨已早年撤毁,现仅残存小段墙基及东寨门还依稀可见。村子里很多村民都知道沈涛和沈荣的名字,但沈家寨是否还留有沈氏后裔,则无口碑可传,该村也无沈姓人户,只流传早在“八大王剿四川”时就已避乱迁走了。但这个沈涛卜居这块终老之地究竟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