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酶吧 关注:240贴子:10,701

漫谈尿酸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尿酸酶,针对高血尿酸是一物降一物,立杆见影,效果毋容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9 19:21回复
    很清晰。西方医者,将尿酸酶直接注射入血,是模拟肝、脾、肾所产生的尿酸酶,直接入血的原生态模式与原理。
    然而,其所用尿酸酶不是如目前所用胰岛素那样,来自于同源的、人的细胞工程培养而获得;而是提取自牛、猪、羊的肝、脾、肾及微生物,是异体蛋白。
    为了克服异蛋白的过敏及热原反应,就必然进行化学修饰。可是,那些体质敏锐的人,仍然会表现出异蛋白反应。这,就是注射式应用尿酸酶最大的败笔之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29 19:24
    收起回复
      人体,由肠道排泄出去的尿酸,占总排泄尿酸量的三分之一。这些尿酸,会随着摄入食物中的钠元素,重新再吸收入血,形成反馈。若经肾脏排出有障碍;那么,由肠道排出尿酸的量,就显著增加,这是促发了人体的代偿功能,将肠道逼迫成了主要的排泄渠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29 19:35
      收起回复
        由生物材料提取的异蛋白尿酸酶,其分子量极大,难以被肠道吸收入血。应用这一特性,如果反其道行之,把尿酸酶视为食品的蛋白质吃入肠道,而不是直接入血,不仅不产生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而且,可将肠道排泄出来的尿酸,分解为可溶而不可结晶的尿囊素后,代谢出人体。这样,就彻底阻止了肠道排泄出的尿酸,被再度吸收入血的反馈机制,巧妙地逐步减少了血中的尿酸量,遏制了血液为酸性的恶性循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29 19:37
        回复
          查阅有关文献与专利,有这种思想的人,我们不是第一个,西安交通大学早在2011年就有专利公示(专利号200710018951.1),其专利内容很清晰地阐明了一切。只不过,其专利用的是成品的精制尿酸酶。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若按《酵素》作者阎世英教授的理论:“人的肠道,大不同于其他动物。其表面绒毛丛生,神经密布,使表积扩大了600倍,若整个展开,有400平方米之巨”。可想而知,若毫克剂量级的酶进入肠道,就如同一叶扁舟行进在汪洋中,作用有限。要想达到西方医者注射式的效果,就必须加大酶的剂量;而且,为了降低酶的使用成本,还必须激活酶原,使其活力倍增,大幅度降低酶的用量。……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29 19:38
          回复
            尿酸酶,是含铜的蛋白质,具氧化分解能力,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缓冲对做稳定剂。以提取原料的不同,颜色呈灰白、褐色和微绿色。在pH7.5~10.5环境下稳定,分子量9300~125000。
            临床和试剂应用的尿酸酶,提取自猪牛羊的肝肾脾脏;以及,豆科植物的根瘤和叶子、产朊圆酵母、真菌和细菌及微生物。
            生化制药,是二战之后兴盛起来的学科与技术。我国起步,不比西方晚,有些方面还领先于西方。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出口占全世界应用量的70%,由猪小肠粘膜中提取出的抗凝血剂肝素钠;出口占全世界应用量的50%,从牛、猪、羊的软骨中提取硫酸软骨素;为制造牛黄,从牛、猪苦胆中提取出的内源性抗氧化剂胆红素;小儿腹泻的特效药,轮状病毒疫苗;肉毒素;等等等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02 11:39
            收起回复
              关于尿酸酶,众所周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国人食物还不丰盛,极其罕见高尿酸血症。自此其后的二十多年里,食物突然丰富,自体酶应接不暇,不堪重负,这才凸显了高尿酸血症。在高尿酸血症应用尿酸酶的研究方面,我们起步晚了。但,并不意味着国人的作为就差于西方人。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登峰造极。就现实讲,提取与应用,一定比西方廉价,且做的极致。口服和肠道应用的思想与作为,就是个例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04 13:18
              回复
                现在要做的是:怎样如同提取肝素钠、软骨素那样,去提取尿酸酶,做到全球最廉价,而无法撼动;以及,怎样应用尿酸酶,达到廉价而有实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05 01:07
                回复
                  就生化提取而言,如同肝素钠、软骨素、胆红素一样,国人是综合利用。就拿尿酸酶来说,用牛、猪、羊的肝、脾、肾提取粗品尿酸酶之后,其提取后的料渣,成为高档毛皮动物的饲料;不仅原料回收了成本,而且应用料渣饲料所产生高档的裘皮料,出口后获得高利,一举几得。因此,有关尿酸酶的等等不如人意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05 08:51
                  回复
                    正常人体,静脉血中的尿酸值为:成年男性150~417μmol/L,女性89~357μmol/L;年龄大于60岁的男性250~476μmol/L,女性190~434μmol/L。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5-05 13:10
                    收起回复
                      初发生痛风时,有两种肌体反应。一是,尿酸堆积处表面的皮肤,有搔痒、红肿和溃疡等炎症;二是,体内免疫细胞数量的下降。
                      西方医学认为,痛风是尿酸结晶沉积在骨关节内,使之发炎而造成的痛疼。其疼,为万疼之首,不可言状。
                      中华医学认为,痛风是肝热所致。中西并理,根源就是血中垃圾排出有障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5-07 12:58
                      回复
                        人,不同于其它寿命较低的低等哺乳类动物,体内不存在大量分解尿酸的尿酸酶。仅有2%的尿酸,由血液中白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将其分解为可溶而不可结晶的尿囊素后,代谢出人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5-07 13:01
                        回复
                          人体,每天尿酸总量的三分之二,是由肾脏排泄出去;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气血供应正常,尿酸的生成与代谢相平衡。一旦气血失衡,肝脏补偿性地加倍工作,使血中尿酸过剩;其后果是,承担排泄工作的肾脏,若因缺水等原因而不胜负荷,则造成怠工,使尿酸排泄不畅,部分尿酸滞留于血液,使血中尿酸浓度升高;日久,形成恶性循环,使血液pH值不断下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5-07 13:04
                          回复
                            当7.35~7.40血液的pH值降至下限以下时,也就说明肾脏已无法承担超负荷酸性物质的排泄工作,而过劳;造成血中尿酸聚集。一旦,尿酸的聚集量达到临界浓度时,就因饱和而析出,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和结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5-08 14:22
                            收起回复
                              在过去的农村,家中有陶质的尿罐或夜壶,其内壁凝结着白色的结晶物质;老百姓称之为尿碱,中医药称其为人中白。是民间秘方中治愈粉碎性骨折的神秘成分,也是验方中治疗口舌生疮与咽喉肿痛的灵药;这,就是尿酸结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5-10 18: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