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menere是智利最具特色的葡萄品种,一种稀有的品种,需要较长的成熟过程。这个品种曾在波尔多广泛种植,最初发源于法国波尔多,十九世纪中期由于葡萄根瘤蚜虫病害在法国绝迹,智利的气候恰好适合它的生长。在智利曾一度被认为是美乐,但1991年对这个品种进行了DNA测验,证明这是Carmenere品种,于是智利宣称这是智利的本土品种。在其他国家都罕有栽种的。Carmenere葡萄有酿成美酒的潜力,可以用来酿造混合酒。Carmenere与其他品种相比,Carmenere酿造的葡萄酒口感更柔顺,酒体丰满,充满浓郁的果香,散发着迷人诡奇香气。较低的酸度使得它的果实感可口,当然,当它成熟的不好的时候也会有柿子椒的味道,我们就来说说当它表现好的时候吧:经常会透着黑色浆果及香料的味道,单宁虽然有力但是却细腻,有时候在口中有咖啡的感觉,偶尔像熏肉,偶尔像芹菜,偶尔像酱油,且具有良好的结构感,至于这个葡萄品种酿制水平的进步起步比较晚,可能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能品尝到由它带来的佳酿(爱好者们旁观,专家们加油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能看到堪称世界级的Car出现在市面上,这也意味着将来该葡萄品种的产品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最近几年中,智利酒厂推出以Carmenere为名的顶尖酒款。
19世纪末,佳美娜从法国传入了智利。如今,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佳美娜种植区。1994年,经DNA证实,在智利大量被误认为是梅洛(Merlot)的葡萄实际上是佳美娜,到2008年为止,佳美娜在智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7,054公顷。受益于当地温暖干燥的气候,佳美娜在智利的成熟期放缓,比赤霞珠更晚熟。若是在其未完全成熟时采摘,酿制出的葡萄酒则会带有明显的青椒和草本风味。若是在刚刚成熟时采摘,葡萄酒会带有红色莓果、黑胡椒和番茄的味道。若采摘时葡萄已经完全成熟,那么葡萄酒则会带有黑莓、蓝莓以及巧克力和咖啡的气息。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当时的西班牙传教士在圣地亚哥周边种植葡萄,以提供教会做弥撒用葡萄酒。1830年在法国人Claudio Gay的倡议下,智利政府设立了国家农业研究站,之后,引种了大量的法国、意大利葡萄品种,至1850年已有70多个葡萄品种。1851年,Silvestre Ochagavia 引入优良的欧洲酿酒品种,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希拉(Syrah)、黑皮诺(Pinot noir)、佳美娜(Carménère)、梅乐(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白苏维翁(Sauvignon Blanc)、赛美蓉(Sémillon)、以及雷司令(Riesling)等,开创了智利葡萄酿酒的新篇章。1877年,由于欧洲受根瘤蚜(Phylloxera)危害导致古老的葡萄种苗几乎灭失,只有因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宜的智利保留了欧洲原有的珍贵葡萄种苗。
对于葡萄酒而言,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葡萄的质量是酿制葡萄酒的至关因素。
汤姆(Viña Tamm)葡萄酒来自智利的林克纳达庄园,庄园拥有自己的葡萄种植和窖藏基地,葡萄种植园地理位置位于智利葡萄三大产区内,Colchagua Valley空加瓜谷。
智利是个狭长形的国家,有点象蚕的形状,这也使看起来不大的国家却有着寒\温\热等多种气候带。据气候来分,主要分三个区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多为高山和沙漠,出产矿产。中部为地中海气候,而葡萄酒产区多在这个区域。南部雨水丰富,但人少,岛屿多。
智利的气候对葡萄树的光合作用帮助很大,晚上的低温又给予了葡萄树充分的休息,是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条件。色泽和香气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于夏天干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环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这样好的种植环境,在全球都很少见。
汤姆(Viña Tamm)葡萄酒全部是人工采摘精选,橡木桶窖藏。90%出口欧洲,在国际最富权威的布鲁塞尔国际酒业大会上历获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