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雅集之外的顾瑛
中国书画
元人顾瑛(1310-1369),生于昆山界溪之累世豪族。“曾大父宗恺,宋武翼郎。大父闻传,元卫辉怀孟路总管”〔1〕,是以“大父洎其诸从父,皆纡金拖紫,贵显赫赫”〔2〕。然而顾瑛本人却无意仕途,年十六废学从商,三十岁“复读旧书,日与文人儒士为诗酒友,又颇鉴古好玩”。年约四十岁,则专志营造“玉山佳处”〔3〕,并创造玉山雅集的文化盛事。年四十七,剃发为金粟道人。年四十九,自撰《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洪武元年(1368),谪居临濠,翌年病逝于斯。
顾瑛以举办“玉山雅集”而名垂青史,以至于曾有论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顾瑛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主持玉山雅集,成为玉山雅集的东道主、首席诗人”〔4〕。本文却认为顾瑛一生其实颇见曲折,除了世人熟知的雅集志业之外,他曾在政治与文化场域之间穿梭,也曾徘徊于诗文倡和与宗教修行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再者,顾瑛晚年甚至从玉山雅集的活动场域,转移到湖海漂泊的生活世界里,并逐渐从社会生活舞台上隐退,企图超越凡俗、隐逸避世。
一、政治参与
至正十年(1350)顾瑛独资赞助昆山州重建城隍庙的义举,成就了一桩由热心公益的乡绅响应官府感召而捐资修庙的善行美事。一方面,此举被诠释为:“瑛也独任,不烦公私,而成之速、工之美若此。盖上以善劝下、下以善应上,感孚之理固自有不可遏也。”另一种诠释,则又归诸于顾瑛个人的宗教经验:“盖十年前,瑛曾梦与神接。神语之曰:‘岁在摄提龙御于斗,必有良牧,式康式阜,吾宫当大,汝其左右。’”亦即,由于庙事兴废与城隍之神所示梦境相符,顾瑛遂“忻然以庙事为己任”〔5〕。又或许,顾瑛之所以慨然承担修庙之举,乃是其济贫周急、豪侠好义性格的表现,如同殷奎评述顾瑛所言:“方其年壮气盛,觊慕布衣任侠之权,至以原巨先、杜季良自许。请致宾客,将希踪郑庄,一何快也!”〔6〕于是乎“忧人之忧、乐人之乐”,遂慷慨捐输、义无反顾,正如他因“重义急水火”、爰慨制柟木棺以赠郑元佑的义举一般〔7〕。
顾瑛与官府的关系究竟是否异常密切?曾经响应城隍庙重建工程的举动,是否意谓他刻意经营政治人脉以保障私家利益?其实或许不然。顾瑛曾自述其“不学干禄,欲谢尘事、投老于林泉而未能果”,抱怨其衷心向往林泉高致,却每受官府干扰:
先是浙东帅府以茂异辟为会稽儒学教谕,趣官者至,则趋而避之。至正九年,江浙省以海寓不宁,又辟贰昆山事。辞不获已,乃以侄良佐氏任焉。〔8〕
可见顾瑛逃避任官之犹恐不及,又以侄代己出任昆山武职,争取隐逸自由之身,然而官威所迫,自有其无所逋逃之强势。随着元末战乱四起,顾瑛更难以置身事外:
又五年(案:至正14年),水军都府以布衣起佐治军务,受知董侯抟霄。……又一年,都万户纳麟哈剌公复俾督守西关,继委审赈民饥。公嘉予有方,即举知是州事。朝廷使者衔宣见迫,且欲入粟,泛舟钓于吴淞上。〔9〕
至正十四年(1354),顾瑛以布衣佐治水军军务、平定海寇〔10〕。来年,督守西关、审赈民饥,甚至从军幕中,奉命选领水军、协力剿捕昆山贼党〔11〕。可见元官府强制顾瑛所为劳役,除了征辟儒学教谕之类文职外,另有军事武职若干〔12〕。其中督守西阊关、筑城守备之役,颇令顾瑛苦不堪言,随后“入粟补官”的胁迫,更逼使其舟遁避祸。然而,至正十六年(1356)当张士诚据吴之后,他却依然迫于时人交相荐举之厄。顾瑛欲谢世缘而无策,于是“祝发庐墓”、削发做在家僧,并且“营别业于嘉兴之合溪”,“阅大藏经以报母恩”。同时更“渔钓五湖三泖间”,希能谢绝尘事,与世相忘〔13〕—其所以矢志拒绝出仕的决心可见一斑。
基于前述,至正十五年(1355)被迫镇守西关的顾瑛,显然是百般不愿的—既感慨“腐儒不愿黄金印,旧业犹存负郭田”〔14〕,更因隐居无门,只得聊以“名惭征士起,职愧守关忙”〔15〕而解嘲。无奈“守关三月不得去”〔16〕的他,除了“朝骑生马驱公府,暮阅阴符校武书”之外〔17〕,还得苦于修城之难“二月修城五月过,修城不了奈城何?只因一夜斜风雨,到晓都坍一半多”〔18〕,乃至于必须面临“赈饥岂意属儒冠”〔19〕、“又俾审理民间饥”的沉重负担,岂料极度难堪之境,更属“补官使者招入粟,一纸白麻三万斛”〔20〕!盖因元廷政府为了导引民间力量协助官方赈济灾荒的工作,出台了“入粟补官”政策,并于元文宗时期予以制度化。该政策鼓励(强迫)富民“依例出米”或“折纳价钞”〔21〕,此所以顾瑛被迫审赈民饥,以至于“频年官籴廪为空,数月举家朝食粥”〔22〕;直到面对元廷“到处都添滥设官”〔23〕的强制入粟之令如大难临头时,顾瑛只好重施故技,走为上策—不得不泛舟吴淞江上,逃匿江湖以远避风头。值此之际,顾瑛只能发出“肯将身事逐飘蓬,鬻爵何缘到野翁”的感叹,同时心生“老去滔滔嗟逝水,愁来咄咄作书空”〔24〕的牢骚,以及“殷勤寄语娄东友,归日草堂重赋诗”〔25〕的期盼。
但事实上,顾瑛并非昧于民间疾苦、对社会现实无感的人,是以在诸多诗作中,表达其社会观察与批判的观点。例如,有关发行新钞之弊,他发现“新行交钞愈涩滞,米价十千酬四升”〔26〕、“二斤十贯新交钞,只直仓黄米四升”〔27〕,战乱频年,民生凋敝之惨境:“海贼初退山贼连,姑胥细民如倒悬”〔28〕、“街衢寂寂无车马,风景凄凄似禁烟”〔29〕。然而官府籴粮征役的苛政,更使民生疾苦雪上加霜:“长淮千里连烽火,浙西三年运米薪”〔30〕、“官支烂钞难行使,强买盐粮更打人”、“口传催办军需事,一日能无一百回”〔31〕、“官府征求苦到骨,村落饿殍寒无裳”〔32〕;但人祸之外更逢天灾交迫,百姓生计更是难以为继:“梅雨今年多去年,青秧白水漫平田”〔33〕、“饥农仰天哭无食,今秋无成将奈何?……皇天流毒虐下土,自此天下何由安”〔34〕……但即使目睹此等社会苦难,“寸心忧国惭无补”〔35〕的顾瑛又能有何作为?是否于诗歌作品中表达对于大有为政府的期待?抑或是为理想权力典范讴歌赞颂?的确,前述行动正是顾瑛向政治权力祈祷、为政治权力欢呼礼赞的策略,其例如下所列:
1.至正十年(1350),顾瑛设宴于玉山草堂,邀于立、良琦、石载、殷子义、瞿荣智、顾权、秦约等人同为淛东副元帅(索珠)饯送,歌颂其镇驱海寇、护送漕粮抵京之伟功,及其兵不扰民之军纪,更推崇其效忠王室奋不顾家的精神,足为士大夫之楷模。席中致赠画家从叙所作《云帆驾海图》,并由于立写序言道:“国有人焉,所以重为天下贺也。吾党能言之士为歌诗以美之。”其余宾客均赋诗于卷后,合力完成《送淛东副元帅巡海归镇诗并序》以赠〔36〕。
2.至正十二年(1352),昆山通守郜肃,“以军食民命为急,跋履川原,冲冒风雨”,致力于堤防修缮工作。因其尽心尽力,“能恤民之劳,故民乐于趋事。堤既成,田亦増垦,潦不为灾”。故其所为政绩“较之常岁修围之外,其增垦露田若干亩、计赋若干石”,堪令“食人之椽、玩岁而愒日者”心惭而效法。顾瑛遂与一批“大夫士嘉其政绩,咸为歌诗美之”,作筑围辞、筑围妇、筑围谣等诗歌〔37〕。
3.至正十四年(1354),江西行省检校官赵伯坚“来浙右籴米十万石赈饥”。不同于以往籴粮侍郎“输钱索物要酒浆,磨牙吮血如虎狼”的恶形恶状,赵氏在过程中,不扰民、不劳官,“微服民间身作商,指廪发粟酬其偿”,故吴民难得不因官籴粮而受苦伤。顾瑛感念万分,遂“效白居易体”作《官籴粮》歌谣一首,“使吴民歌以饯其行”,并祝愿后来者能“以公籴粮为典常,东吾之民始安康”〔38〕。
4.至正十五年(1355),枢密院断事官脱因本主漕政海运,适逢贼寇进犯苏州,竟揽为己任,率众杀贼以全吴城。顾瑛于感激之余,深盼脱因能蒙召诛乱、平定天下,因而“谨葺长短句引其意,使吴民歌之以报公”。爰赋《君臣同庆乐》一曲上呈以示感恩,“欲希公之听,庶知娄东野人亦知公之万一”〔39〕。
以上事例,可说是文人透过歌诗文字为政治权力欢呼礼赞、以实践其社会参与的卑微努力,但这犹如寄托渺茫悲愿于祈祷政治权力之能有效作为—既然认定“吾辈无与于世”且不求闻达,遂只能盼望“今四郊多垒,膺厚禄者则当致身报効”〔40〕。倘治世难期、生命艰危,则终须安排足以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生活策略。
二、宗教修行生活
吴宽观看顾瑛《补释典》《写道经》两张小像后,评其“游心虚寂之地,其气已衰”,并认为另一幅老年像所绘“方床曲几,与一老翁对语,癯然病状,宛若维摩诘,又何其惫也”!但吴宽以为顾瑛之所以修行释道,乃因“是时玉山方避征辟,为全身远害之计”〔41〕,故认定其游心方外乃是逃避入仕以求自保的策略。诚然,当至正十六年(1356)两度兵入草堂,顾瑛历险流亡商溪避难,甚至母丧旅次,却仍无法“以斩然衰绖”为由拒辞授官,遂索性“祝发家居,日诵大乘经以荐母”,显示其“屏却世缘,以游心于清净觉海”之决心〔42〕,借以杜绝逼官之厄〔43〕。但顾瑛断发为僧,未必只是伪装姿态,实则当顾瑛于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开始使用“金粟道人”一称号时〔44〕,追求某种超越世俗、了脱生死的生命观,可能才是更深层的动机—他所逃避的不只是官场,还包括死生大限的实存忧惧。
至正十八年(1358),顾瑛自题《金粟道人小像》云:“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45〕,标榜三教合一且勘破生死的达观态度。同年,顾瑛自撰墓志铭,则特别陈述一段三生奇缘—“人传前身是慧聚寺比丘延福,又梦中知向一世为黄冠师,姚兴孙者是也,金粟道人由是而名”〔46〕—由道士姚兴孙、经比丘延福、再转至今生既僧且道的金粟道人,似乎是一条延续三世的宿命轨迹,规定了他47岁以后的人生道路。其实道释兼修之法门,系其家学传统。据载,顾瑛的祖父顾闻传“好道家清净之说,尝以所居为真馆”,父亲玉山高士顾伯寿不屑于用世,不仅嗣葺该宫观,更“取黄帝老庄之书读之,而奉释氏不杀生之戒惟谨。每遇生辰,辄不茹荤、不饮酒;杜门却扫,焚香清坐,岁以为常”,其长子元臣则是道士于立的高第弟子〔47〕。修道与学佛,似为顾氏家族传统之一,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顾瑛晚年的生活方式。
顾瑛之父玉山高士拜于立的父亲于中岳为师,修习丹药长生之术〔48〕,而他似于十岁时由萧元泰真人启蒙(“我识丈人甫十岁,示我琅函启神秘。饱读山中石室书,碧玉丹章尽奇字”)。萧元泰对顾瑛期许甚高(“谓我身中有仙骨,晚岁相期供服事”),但他虽幽居丘壑却一直无法摆脱尘世之累〔49〕,对于宴游之乐的兴趣也似乎高过于服食养生(“我尚笑谈浮大白,君能服食事中黄”〔50〕)。至正十六年(1356)自号金粟道人之举,固然是其人生转折点,但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四日夜,顾瑛寓居吴江法喜寺时,玉山中芝云堂、读书舍、可诗斋发生火灾之意外,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启示。次年顾瑛为《写道经》小像所题志文字〔51〕,值得引述如下:
予去年春正寓吴江法喜寺,是月四日夜,玉山中芝云堂、读书舍、可诗斋,有郁攸毕方之灾,平日所藏书几二万卷皆为煨烬,独《云笈七签》不毁。因有三生之悟,即芝云堂北创小殿若干楹,像释迦、老君、孔圣于庄中,标其颜曰“三静殿之皆结不二室”。
顾瑛本人逃过火灾劫厄,而道经《云笈七签》竟能焚而不毁,遂使他萌发“三生石上旧因缘,也是山僧也是仙”的“三生之悟”。顾瑛更因《云笈七签》这部北宋道教类书所引导,搜集了《大洞玉经》正文、释义并相关诀图文章与存修法,钞写为《大洞隐文》,以精进内修存真之功:
阅《七签》,向有〈大洞三十九章释义〉,味其旨,皆内修之奥。适汝昜袁君子英自昆山携范阳卢君公武手钞赵松雪书道经一部,内有《大洞玉经》三十九章,即其正文也。又得双凤普福室道藏内思真之诀、存真之图、郁仪之文、结璘之章,并其存修之法,考之《八素真经》中所谓大洞一法,尽合二契于敬矣。因手类为《大洞隐文》。……于是出现了更多画像,如《读道书小像》《玉山勘书图》〔52〕等,录其修道探玄、焚诵服食的参道生活。
反观袁华所题《顾仲瑛栖禅小像》,谓其“中岁慕道,阅经律论。员颅方袍,指心见性”〔53〕,使我们看到另一个学佛顾瑛的形象。基本上,顾瑛与佛门文士(如良琦)往来唱和的历史既早且长,但他认真学佛的机缘,可能是与商溪母丧之劫有关。至正十七年(1357),他曾自述学佛动机:“用以脱尘垢,全我浊世身,荐我生身母。”〔5
中国书画
元人顾瑛(1310-1369),生于昆山界溪之累世豪族。“曾大父宗恺,宋武翼郎。大父闻传,元卫辉怀孟路总管”〔1〕,是以“大父洎其诸从父,皆纡金拖紫,贵显赫赫”〔2〕。然而顾瑛本人却无意仕途,年十六废学从商,三十岁“复读旧书,日与文人儒士为诗酒友,又颇鉴古好玩”。年约四十岁,则专志营造“玉山佳处”〔3〕,并创造玉山雅集的文化盛事。年四十七,剃发为金粟道人。年四十九,自撰《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洪武元年(1368),谪居临濠,翌年病逝于斯。
顾瑛以举办“玉山雅集”而名垂青史,以至于曾有论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顾瑛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主持玉山雅集,成为玉山雅集的东道主、首席诗人”〔4〕。本文却认为顾瑛一生其实颇见曲折,除了世人熟知的雅集志业之外,他曾在政治与文化场域之间穿梭,也曾徘徊于诗文倡和与宗教修行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再者,顾瑛晚年甚至从玉山雅集的活动场域,转移到湖海漂泊的生活世界里,并逐渐从社会生活舞台上隐退,企图超越凡俗、隐逸避世。
一、政治参与
至正十年(1350)顾瑛独资赞助昆山州重建城隍庙的义举,成就了一桩由热心公益的乡绅响应官府感召而捐资修庙的善行美事。一方面,此举被诠释为:“瑛也独任,不烦公私,而成之速、工之美若此。盖上以善劝下、下以善应上,感孚之理固自有不可遏也。”另一种诠释,则又归诸于顾瑛个人的宗教经验:“盖十年前,瑛曾梦与神接。神语之曰:‘岁在摄提龙御于斗,必有良牧,式康式阜,吾宫当大,汝其左右。’”亦即,由于庙事兴废与城隍之神所示梦境相符,顾瑛遂“忻然以庙事为己任”〔5〕。又或许,顾瑛之所以慨然承担修庙之举,乃是其济贫周急、豪侠好义性格的表现,如同殷奎评述顾瑛所言:“方其年壮气盛,觊慕布衣任侠之权,至以原巨先、杜季良自许。请致宾客,将希踪郑庄,一何快也!”〔6〕于是乎“忧人之忧、乐人之乐”,遂慷慨捐输、义无反顾,正如他因“重义急水火”、爰慨制柟木棺以赠郑元佑的义举一般〔7〕。
顾瑛与官府的关系究竟是否异常密切?曾经响应城隍庙重建工程的举动,是否意谓他刻意经营政治人脉以保障私家利益?其实或许不然。顾瑛曾自述其“不学干禄,欲谢尘事、投老于林泉而未能果”,抱怨其衷心向往林泉高致,却每受官府干扰:
先是浙东帅府以茂异辟为会稽儒学教谕,趣官者至,则趋而避之。至正九年,江浙省以海寓不宁,又辟贰昆山事。辞不获已,乃以侄良佐氏任焉。〔8〕
可见顾瑛逃避任官之犹恐不及,又以侄代己出任昆山武职,争取隐逸自由之身,然而官威所迫,自有其无所逋逃之强势。随着元末战乱四起,顾瑛更难以置身事外:
又五年(案:至正14年),水军都府以布衣起佐治军务,受知董侯抟霄。……又一年,都万户纳麟哈剌公复俾督守西关,继委审赈民饥。公嘉予有方,即举知是州事。朝廷使者衔宣见迫,且欲入粟,泛舟钓于吴淞上。〔9〕
至正十四年(1354),顾瑛以布衣佐治水军军务、平定海寇〔10〕。来年,督守西关、审赈民饥,甚至从军幕中,奉命选领水军、协力剿捕昆山贼党〔11〕。可见元官府强制顾瑛所为劳役,除了征辟儒学教谕之类文职外,另有军事武职若干〔12〕。其中督守西阊关、筑城守备之役,颇令顾瑛苦不堪言,随后“入粟补官”的胁迫,更逼使其舟遁避祸。然而,至正十六年(1356)当张士诚据吴之后,他却依然迫于时人交相荐举之厄。顾瑛欲谢世缘而无策,于是“祝发庐墓”、削发做在家僧,并且“营别业于嘉兴之合溪”,“阅大藏经以报母恩”。同时更“渔钓五湖三泖间”,希能谢绝尘事,与世相忘〔13〕—其所以矢志拒绝出仕的决心可见一斑。
基于前述,至正十五年(1355)被迫镇守西关的顾瑛,显然是百般不愿的—既感慨“腐儒不愿黄金印,旧业犹存负郭田”〔14〕,更因隐居无门,只得聊以“名惭征士起,职愧守关忙”〔15〕而解嘲。无奈“守关三月不得去”〔16〕的他,除了“朝骑生马驱公府,暮阅阴符校武书”之外〔17〕,还得苦于修城之难“二月修城五月过,修城不了奈城何?只因一夜斜风雨,到晓都坍一半多”〔18〕,乃至于必须面临“赈饥岂意属儒冠”〔19〕、“又俾审理民间饥”的沉重负担,岂料极度难堪之境,更属“补官使者招入粟,一纸白麻三万斛”〔20〕!盖因元廷政府为了导引民间力量协助官方赈济灾荒的工作,出台了“入粟补官”政策,并于元文宗时期予以制度化。该政策鼓励(强迫)富民“依例出米”或“折纳价钞”〔21〕,此所以顾瑛被迫审赈民饥,以至于“频年官籴廪为空,数月举家朝食粥”〔22〕;直到面对元廷“到处都添滥设官”〔23〕的强制入粟之令如大难临头时,顾瑛只好重施故技,走为上策—不得不泛舟吴淞江上,逃匿江湖以远避风头。值此之际,顾瑛只能发出“肯将身事逐飘蓬,鬻爵何缘到野翁”的感叹,同时心生“老去滔滔嗟逝水,愁来咄咄作书空”〔24〕的牢骚,以及“殷勤寄语娄东友,归日草堂重赋诗”〔25〕的期盼。
但事实上,顾瑛并非昧于民间疾苦、对社会现实无感的人,是以在诸多诗作中,表达其社会观察与批判的观点。例如,有关发行新钞之弊,他发现“新行交钞愈涩滞,米价十千酬四升”〔26〕、“二斤十贯新交钞,只直仓黄米四升”〔27〕,战乱频年,民生凋敝之惨境:“海贼初退山贼连,姑胥细民如倒悬”〔28〕、“街衢寂寂无车马,风景凄凄似禁烟”〔29〕。然而官府籴粮征役的苛政,更使民生疾苦雪上加霜:“长淮千里连烽火,浙西三年运米薪”〔30〕、“官支烂钞难行使,强买盐粮更打人”、“口传催办军需事,一日能无一百回”〔31〕、“官府征求苦到骨,村落饿殍寒无裳”〔32〕;但人祸之外更逢天灾交迫,百姓生计更是难以为继:“梅雨今年多去年,青秧白水漫平田”〔33〕、“饥农仰天哭无食,今秋无成将奈何?……皇天流毒虐下土,自此天下何由安”〔34〕……但即使目睹此等社会苦难,“寸心忧国惭无补”〔35〕的顾瑛又能有何作为?是否于诗歌作品中表达对于大有为政府的期待?抑或是为理想权力典范讴歌赞颂?的确,前述行动正是顾瑛向政治权力祈祷、为政治权力欢呼礼赞的策略,其例如下所列:
1.至正十年(1350),顾瑛设宴于玉山草堂,邀于立、良琦、石载、殷子义、瞿荣智、顾权、秦约等人同为淛东副元帅(索珠)饯送,歌颂其镇驱海寇、护送漕粮抵京之伟功,及其兵不扰民之军纪,更推崇其效忠王室奋不顾家的精神,足为士大夫之楷模。席中致赠画家从叙所作《云帆驾海图》,并由于立写序言道:“国有人焉,所以重为天下贺也。吾党能言之士为歌诗以美之。”其余宾客均赋诗于卷后,合力完成《送淛东副元帅巡海归镇诗并序》以赠〔36〕。
2.至正十二年(1352),昆山通守郜肃,“以军食民命为急,跋履川原,冲冒风雨”,致力于堤防修缮工作。因其尽心尽力,“能恤民之劳,故民乐于趋事。堤既成,田亦増垦,潦不为灾”。故其所为政绩“较之常岁修围之外,其增垦露田若干亩、计赋若干石”,堪令“食人之椽、玩岁而愒日者”心惭而效法。顾瑛遂与一批“大夫士嘉其政绩,咸为歌诗美之”,作筑围辞、筑围妇、筑围谣等诗歌〔37〕。
3.至正十四年(1354),江西行省检校官赵伯坚“来浙右籴米十万石赈饥”。不同于以往籴粮侍郎“输钱索物要酒浆,磨牙吮血如虎狼”的恶形恶状,赵氏在过程中,不扰民、不劳官,“微服民间身作商,指廪发粟酬其偿”,故吴民难得不因官籴粮而受苦伤。顾瑛感念万分,遂“效白居易体”作《官籴粮》歌谣一首,“使吴民歌以饯其行”,并祝愿后来者能“以公籴粮为典常,东吾之民始安康”〔38〕。
4.至正十五年(1355),枢密院断事官脱因本主漕政海运,适逢贼寇进犯苏州,竟揽为己任,率众杀贼以全吴城。顾瑛于感激之余,深盼脱因能蒙召诛乱、平定天下,因而“谨葺长短句引其意,使吴民歌之以报公”。爰赋《君臣同庆乐》一曲上呈以示感恩,“欲希公之听,庶知娄东野人亦知公之万一”〔39〕。
以上事例,可说是文人透过歌诗文字为政治权力欢呼礼赞、以实践其社会参与的卑微努力,但这犹如寄托渺茫悲愿于祈祷政治权力之能有效作为—既然认定“吾辈无与于世”且不求闻达,遂只能盼望“今四郊多垒,膺厚禄者则当致身报効”〔40〕。倘治世难期、生命艰危,则终须安排足以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生活策略。
二、宗教修行生活
吴宽观看顾瑛《补释典》《写道经》两张小像后,评其“游心虚寂之地,其气已衰”,并认为另一幅老年像所绘“方床曲几,与一老翁对语,癯然病状,宛若维摩诘,又何其惫也”!但吴宽以为顾瑛之所以修行释道,乃因“是时玉山方避征辟,为全身远害之计”〔41〕,故认定其游心方外乃是逃避入仕以求自保的策略。诚然,当至正十六年(1356)两度兵入草堂,顾瑛历险流亡商溪避难,甚至母丧旅次,却仍无法“以斩然衰绖”为由拒辞授官,遂索性“祝发家居,日诵大乘经以荐母”,显示其“屏却世缘,以游心于清净觉海”之决心〔42〕,借以杜绝逼官之厄〔43〕。但顾瑛断发为僧,未必只是伪装姿态,实则当顾瑛于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开始使用“金粟道人”一称号时〔44〕,追求某种超越世俗、了脱生死的生命观,可能才是更深层的动机—他所逃避的不只是官场,还包括死生大限的实存忧惧。
至正十八年(1358),顾瑛自题《金粟道人小像》云:“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45〕,标榜三教合一且勘破生死的达观态度。同年,顾瑛自撰墓志铭,则特别陈述一段三生奇缘—“人传前身是慧聚寺比丘延福,又梦中知向一世为黄冠师,姚兴孙者是也,金粟道人由是而名”〔46〕—由道士姚兴孙、经比丘延福、再转至今生既僧且道的金粟道人,似乎是一条延续三世的宿命轨迹,规定了他47岁以后的人生道路。其实道释兼修之法门,系其家学传统。据载,顾瑛的祖父顾闻传“好道家清净之说,尝以所居为真馆”,父亲玉山高士顾伯寿不屑于用世,不仅嗣葺该宫观,更“取黄帝老庄之书读之,而奉释氏不杀生之戒惟谨。每遇生辰,辄不茹荤、不饮酒;杜门却扫,焚香清坐,岁以为常”,其长子元臣则是道士于立的高第弟子〔47〕。修道与学佛,似为顾氏家族传统之一,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顾瑛晚年的生活方式。
顾瑛之父玉山高士拜于立的父亲于中岳为师,修习丹药长生之术〔48〕,而他似于十岁时由萧元泰真人启蒙(“我识丈人甫十岁,示我琅函启神秘。饱读山中石室书,碧玉丹章尽奇字”)。萧元泰对顾瑛期许甚高(“谓我身中有仙骨,晚岁相期供服事”),但他虽幽居丘壑却一直无法摆脱尘世之累〔49〕,对于宴游之乐的兴趣也似乎高过于服食养生(“我尚笑谈浮大白,君能服食事中黄”〔50〕)。至正十六年(1356)自号金粟道人之举,固然是其人生转折点,但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四日夜,顾瑛寓居吴江法喜寺时,玉山中芝云堂、读书舍、可诗斋发生火灾之意外,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启示。次年顾瑛为《写道经》小像所题志文字〔51〕,值得引述如下:
予去年春正寓吴江法喜寺,是月四日夜,玉山中芝云堂、读书舍、可诗斋,有郁攸毕方之灾,平日所藏书几二万卷皆为煨烬,独《云笈七签》不毁。因有三生之悟,即芝云堂北创小殿若干楹,像释迦、老君、孔圣于庄中,标其颜曰“三静殿之皆结不二室”。
顾瑛本人逃过火灾劫厄,而道经《云笈七签》竟能焚而不毁,遂使他萌发“三生石上旧因缘,也是山僧也是仙”的“三生之悟”。顾瑛更因《云笈七签》这部北宋道教类书所引导,搜集了《大洞玉经》正文、释义并相关诀图文章与存修法,钞写为《大洞隐文》,以精进内修存真之功:
阅《七签》,向有〈大洞三十九章释义〉,味其旨,皆内修之奥。适汝昜袁君子英自昆山携范阳卢君公武手钞赵松雪书道经一部,内有《大洞玉经》三十九章,即其正文也。又得双凤普福室道藏内思真之诀、存真之图、郁仪之文、结璘之章,并其存修之法,考之《八素真经》中所谓大洞一法,尽合二契于敬矣。因手类为《大洞隐文》。……于是出现了更多画像,如《读道书小像》《玉山勘书图》〔52〕等,录其修道探玄、焚诵服食的参道生活。
反观袁华所题《顾仲瑛栖禅小像》,谓其“中岁慕道,阅经律论。员颅方袍,指心见性”〔53〕,使我们看到另一个学佛顾瑛的形象。基本上,顾瑛与佛门文士(如良琦)往来唱和的历史既早且长,但他认真学佛的机缘,可能是与商溪母丧之劫有关。至正十七年(1357),他曾自述学佛动机:“用以脱尘垢,全我浊世身,荐我生身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