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语吧 关注:152贴子:1,641
  • 2回复贴,共1

下关销法沱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销法沱档案:
原名:云南沱茶
唛号:7663
出生时间:1976年
出生地:云南省下关茶厂
常住地:法国及欧洲
出口时间:1977年开始
总产量:4620多吨
创汇值:7.2亿港币
生命价值:开启普洱茶保健功能科学认知新时代
关于销法沱的故事,本刊曾刊登过两篇文章,一篇是由邹家驹先生撰写的《那个叫甘普尔的法国人》(2006年创刊号);一篇是由罗乃炘先生撰写的《怀念那个叫甘普尔的法国人》(2012年1月刊)写于甘普尔先生过世后(2011年8月20日甘普尔过世,享年93岁)。说起云南沱茶(普洱型熟茶,民间称呼“销法沱”,下同)几十年的辉煌历史,甘普尔先生居功至伟,上述两篇文章,主要叙述的也是甘普尔先生的故事,也值得大家回顾。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销法沱故事,以茶为主。
销法沱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下关茶厂,那是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属于一类商品,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下达茶叶的生产计划、制定茶叶等级、标准,销售渠道也由国家来管控。而当时在云南,行使这一职能的国家单位就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这是70年代的称呼,80年代、90年代以后都有更名,所以之后文中一律简称“省公司”。几十年来,销法沱生产计划、销售出口的事宜全部由省公司的出口部门统管。今年6月,笔者有幸结识了上世纪70年代就入职省公司出口部门,长年负责销法沱业务的昌金强经理。昌经理现任职于云南下关茶厂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出口部经理,他对销法沱很有感情,说起故事,很有条理,娓娓道来,笔者整理录音后发现不用过多编辑,就是已经是一个生动的口述故事了——

(口述者昌金强先生于1998年在法国甘普尔先生家里与他的合影)
我是1977年进入“省公司”的,从事全省红茶、普洱茶、沱茶、绿茶、咖啡豆的出口销售工作。一开始,公司只有一个出口部门,后因业务量增加以后划分为两个出口部门,出口一部:负责红茶出口,出口二部:负责普洱茶、沱茶、绿茶、咖啡豆的出口销售。我被分配到出口二部并担任负责人的工作。
要说销法沱的故事,不得不提一个人,一位时年60岁的老人,法国籍犹太人,名字叫费瑞德·甘普尔(FredKempler),二战时,他曾是戴高乐将军麾下的军官。1976年,他到香港找香港天生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罗良先生洽谈关于航油的业务,甘普尔先生与罗良先生是多年的贸易伙伴和挚友,业务谈完之后,两位老朋友就去街上逛了逛,路过一家老字号的茶叶店,走进去看时,甘普尔先生发现一个类似碗型的色泽红褐的沱茶(熟茶),当时沱茶的出口基本只限于香港地区。在老外的印象中,茶叶应该是碎的,或者袋泡或者条状的,怎么可以做得像鸟窝一样?他很好奇,就买了两个,问店家这茶从何而来,店家介绍说这个茶来自中国云南下关茶厂。甘普尔先生回到法国后,觉得云南沱茶太有意思了,就想去一趟云南,但是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老外来趟中国太不容易了,需要通过外交渠道,很多审批过程。手续办妥后,云南省外办就指定我们公司接待法国客商。公司安排了专人专车陪同甘普尔先生前往云南下关茶厂参观。当他观看、了解了沱茶的生产制作过程并去大理苍山的茶园参观后,这位时年已60岁的犹太老人非常激动。回到法国后立即就订了2吨云南沱茶。
自此云南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熟茶)进入了法国市场,茶人称呼的“销法沱”由此而得名,黄绿色花格印刷的圆盒包装,包装上法语的“THé”(茶),花体的“Tuocha”字样都是销法沱的标志性特征,三十多年来这样的视觉识别标志从未改变。下关茶厂至今也仍在生产这样包装的云南沱茶,生产工艺和配方从未改变。
1985年生产的250克销法沱,法国每年会订10-20吨,主销药店及保健品专柜。销法沱有两种规格:100克圆盒的及250克方盒的,质量一致。
云南沱茶到了法国后,甘普尔先生买了一辆较大的车,把沱茶装上车,带着自己的几个尚年幼的孩子们环法国推销云南沱茶。每到一处他都孜孜不倦地向法国人介绍来自中国云南神奇的“鸟窝状”的云南沱茶,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中对茶的概念及印象的局限性,环法销售并不成功。甘普尔先生是位非常精明的犹太人,他明白要取得销售的成功,不能只凭沱茶奇特的外观,而必须充分了解沱茶中有什么更加奇特的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和不好的地方,欧洲人都是实证主义者,需要科学的分析。
1979年,甘普尔先生委托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医学系两所法国高等医学权威机构对云南沱茶进行临床研究实验,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主导实验全过程,同时在云南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同步做临床实验。实验选择了18岁到60岁之间的高血脂人群,做对照组实验,一组喝云南沱茶,一组服用降脂特效药安妥明,一个月以后检测两组人的血脂,实验结果显示:云南沱茶的降脂效果好于安妥明,这个结果令法国的很多医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震惊。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法国里昂大学从理论层面,对云南沱茶进行全面的理化分析,出了一本专著,详细阐述了云南沱茶的化学成分,认为云南沱茶对人体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项研究被列入法国医学大词典中。

左:云南沱茶在1998年美国纽约获“第十届美国质量金奖”的奖杯。
右:云南沱茶在1987年西班牙马德里获“第十届国际食品金奖”的奖杯。
临床实验成功后,甘普尔先生在巴黎王子酒店举行有关云南沱茶临床实验结果的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法国医学界、营养界的权威及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法国各主要媒体60余名记者参加,当晚,法国电视一台、二台就在最佳的黄金时段播出了实验结果的发布会实况,轰动法国。云南沱茶的销量由此大增,从1977年开始出口,从2吨到8吨、20吨、80吨……每年都几倍增长,至1991年的时候,已经超过200吨了。而甘普尔先生也在1979年成为了云南沱茶在欧洲的独家总代理商,并与比利时的大财团共同组建了欧洲最大的食品经销公司“法国DISTRIBORG公司”,在全欧洲总经销云南沱茶。
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在法国,云南沱茶不是在茶店里卖,而是在药店或保健品专柜卖,高血脂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开的处方经常是:“云南沱茶,两粒。”药店买去。
1986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第九届世界食品评奖会上,云南沱茶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次年,又在巴塞罗那世界食品评奖会上卫冕成功。1987年还获德国杜塞尔多夫第十届世界食品金奖,1989年获法国食品金奖,1998年再获美国食品金奖。从此,云南沱茶在整个欧洲名声大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茶商也纷纷来订购云南沱茶。那几年,年年都有国际机构的各种奖项让我们去领奖,我们忙于业务,都无暇去国外领奖,所以很多奖项都没有领回来。随着云南沱茶在法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地方的沱茶也都想出口到法国,比如:广东沱茶、重庆沱茶,但是他们的品质绝对不可以和我们的云南沱茶相提并论。不久后甘普尔先生在法国把“云南沱茶”、“Tuocha”注册成了商标。
1990年,我们去法国做市场调研,消费者普遍反映,云南沱茶确实是好东西,喝了对身体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方便,在药店买了云南沱茶,还得去五金店买把小锤来敲,不方便,也不适合法国人的饮用习惯。对此,我们立即与甘普尔先生研究,最后决定开发、生产袋泡茶形式的云南沱茶。1991年,生产云南沱茶袋泡的事情敲定以后,就是选机器,当时全世界最好的袋泡茶生产设备是意大利的意玛机(IMA)和德国的TEEPACK机,最终我们确定了意大利制造的IMA袋泡茶机。1992年云南沱茶袋泡正式在法国面市,产品成为了饮用方便、快捷、符合欧洲消费者习惯方式的日常饮品及保健品进入了法国的超市销售。
一台意玛机一年生产不了多少袋泡茶,最多生产20多个货柜,每个货柜55680盒,2吨多,20个货柜也就是40多吨,所以大部分还是以传统沱茶为主。云南沱茶的袋泡茶生产出来以后就供不应求,一到欧洲很快销售一空。只能继续增加机器设备,此后的几年内我们每年都进口IMA袋泡茶机,共进口了7台意玛机(其中有两台由下关沱茶集团购买后在下关生产),1台从重庆茶厂购入。这8台机器到了90年代末期,已经到了24小时不能停机的程度,工人都得三班倒。哪怕每年做出100多个货柜出口,订单上都还欠20多个货柜做不出来。云南沱茶袋泡在法国经常处于脱销状态,法国方面甚至包飞机运过去,这创造了中国茶叶出口历史上首次用飞机整机运茶叶的记录,每年都有四、五个货柜的茶叶需要靠飞机运送过去。有意思的是,这些茶叶的货值是大大低于飞机运费的,但法国方面都愿意出钱来运,可见云南沱茶在欧洲市场是何等的炙手可热。
袋泡茶生产出来的前三年,只有原味的,为使产品更丰富、更多样性、更符合法国人多彩的生活方式,甘普尔这位犹太人非常聪明,他就提出,是否可以增加一些口味。法国人注重养生,他提出在沱茶里加人参,我们立即到下关配合下关茶厂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的试验、制样并经法国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符合饮用标准后,生产了第一货柜人参沱茶袋泡出口法国,反响非常好。甘普尔这样评价人参沱茶:80岁的老头,喝了能上树。此后的几年,又开发增加了水果香型、花香型等口味的沱茶袋泡,几年下来,金桔沱茶袋泡、莲芯沱茶袋泡、玫瑰茉莉沱茶袋泡、茴香沱茶袋泡等纷纷面市。2003年“非典”期间,在法国传说喝云南沱茶能防非典,那一年订单特别多。但是正在卖得火的时候,出了一个问题,导致茴香沱茶销售急转直下。日本出口法国的小茴香饮料、茴香糕点、茴香酒之类的产品在法国卖得很火,那年,有一个12岁的小孩,喝了日本的茴香饮料身体出了状况,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国政府就禁止所有茴香制品入关及销售,当时我们刚好有两个货柜的茴香沱茶袋泡产品已经到了法国,一个货柜已经销售完了,还有一个货柜怎么办?甘普尔先生就说,没关系,我们公司有两万多员工,全部发给员工抗“非典”。
云南沱茶不仅出口到法国,后来还出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等国,虽然没有法国的量大,但是年年都有出口,因此,云南沱茶袋泡的产品中有法文版的、英文版的、意大利文版的。因为这个产品销量太好了,很多公司和厂家都想来代理,但是省公司有严格的规定,已经与甘普尔的法国公司签订了为期20年独家总经销协议,不允许其他家来做,其他商家也来做就违反了总经销协议。1996年省公司成立了沱茶部,专管云南沱茶的所有事宜。国外的一些商家看到云南沱茶的商机,就从其他渠道购入,但是甘普尔先生对市场管理非常严格,他专门雇佣经济警察,每天就在市场上转悠,看到谁家在卖云南沱茶,一旦发现进货渠道不对,马上举报。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在法国做贸易的老华侨,从香港买了一些云南沱茶去法国卖,虽然是真货,但是来路不对,照样被罚款,一罚就是60万法郎,第一年,他找到我们,各种求情,说都是中国人,就网开一面了,他还写了保证书,保证不再卖了,我们就去和法国方面协调,最后让他免罚。没想到第二年他又去卖了,这回说什么也没办法,60万法郎罚款交上去,可过了半年,他又卖了,又罚。商人就算是顶着被重罚的风险,还是要卖云南沱茶,可见它在法国太畅销了,利润也很高。后来省茶叶公司就开会研究市场管理问题,漏洞出在哪里?就在香港!因为一部分云南沱茶是卖到香港的,而且香港市场是不能放弃的,于是我们就把两地的包装区分开来,销往香港的,印上“专销香港”,销往法国的就在盒子上贴一枚红色的标签,印上年份、条码、产品信息等,从此,有了这个标签的才叫真正的“销法沱”。
本世纪初,由于省公司的改制和一些内部矛盾以及种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销法沱的出口量直线下滑。但回顾销法沱30多年的出口历史,由下关茶厂生产的出口法国的“销法沱”达到4620多吨,创汇7.2亿港币。销法沱自出口法国以来,都是熟茶,法国人也只认下关熟茶的味道,生茶他们是不喝的。法国人嘴巴是很刁的,如果某一批次的茶稍微品质粗糙一点,他们马上就说:“不对,这批没有‘焦香味’”。什么是“焦香味”谁也说不清,但这就是下关熟茶的特点,法国人就称作“焦香味”,他们对下关熟沱茶的味道非常熟悉。客观来说,云南的茶厂,能够数十年一直维持和延续产品的口感和品质的也只有下关茶厂一家。
欧洲市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是非常严格乃至苛刻的,对农残、水分、灰分、重金属都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后来加进去的各种辅料都是要严格检测的。但是我们的云南沱茶出口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哪一个批次出现农残、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下关茶厂在做销法沱的时候都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最传统的发酵工艺来做,每个沱茶标着100g,但都是按照105g的标准来压制,只能多不能少。

图为:法国的食品保质期最多三年,盒底标的1988年是到期的年份,那个时候是没有所谓“越陈越香”的。
现在,我们还能在市面上找到的销法沱的老茶,只有1988年和1992年两款,实际上,这两款分别是1985年和1989年生产的,因为法国的茶叶保质期是三年,包装上标注的是到期年份。为什么这两个年份的销法沱茶在国内还找得到呢?因为当时我们出口是按货柜来计算,货柜分大、小两种,大货柜可装5.6吨沱茶,小货柜少一半。1985年8月的一个批次的沱茶,云南下关茶厂已经按大货柜的出口数量生产好了,可是订单临时改成是小货柜出口,标签都贴了,不可能撕下来,按小货柜的量发货以后,剩下的就只能存下来了。到了1989年,同样情况又遇到一次。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有年份的销法沱,就只有这两批存下来,每批就300件。能在国内找到。食品到法国如果过了保质期还没有卖掉,都会被销毁掉的,在法国没人懂越陈越香,能在国外留存下来的销法沱是极少的,可以说几乎没有。
云南沱茶销法先驱费瑞德·甘普尔先生于2009年在他的故乡以色列一次身体全面体检中被医生检查出患有肝癌,但令医生无比惊讶的是,他患肝癌已20年,但从未发作,医生仔细询问甘普尔先生时,甘普尔先生说:“我健康的秘诀是,每天早晨喝一大杯云南沱茶、午餐时喝一杯法国红酒,下午再喝云南沱茶,睡前再喝一小杯红酒”。我与甘普尔先生三十余年的友谊、合作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记得他对我说的最值得铭记的话是:“人的一生做好一件事就成功了,我将云南沱茶介绍给欧洲消费者,也是把健康带给了他们”。


IP属地:福建1楼2017-04-30 22:30回复
    邹家驹细说销法沱茶历史
    普洱茶的年轮滚到了公元一九七六年。云南普洱沱茶7663面市了。
    翌年,一个六十来岁的法国老人伫立在香港一家普洱茶庄前,睿智的目光停留在柜台上的云南普洱沱茶上。他觉得鸟巢形的沱茶有些异样,但云南沱茶几个字可是实实在在的。他没有翻看旁边的广东沱茶和重庆沱茶,径直买走两个云南普洱沱茶。
    法国老人叫弗瑞德·甘普尔(FRED KEMPLER),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二战时,他是戴高乐将军法国军团撤到英国本土空降部队负责与英军联络的军官。对应的英国军官曾经到过西藏。甘普尔从他那里听到了一大堆梦幻般的故事。“藏民长期喝奶茶,才能够在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讲茶,云南是最棒的。” 甘普尔对此印象深刻。战争期间,生活物资匮乏,已有朋友情意的英国军官常邀请甘普尔分享他珍藏的云南沱茶。三十多年来,汤色如法国白兰地的茶汁,酷似心脏的茶形和隽永陈香的普洱茶味成了甘普尔先生生活中的情结。六十年代,他居然从几个流离失所的藏人手上购得一个沱茶。他常来香港买些古玩收藏,见过茶饼茶砖,并不为其所动。久违的相逢,似乎履行了似有似无的相约。云南普洱沱茶从此拉开了进入欧洲主流社会的序幕。
    甘普尔先生近三十年来,老甘自己每天三杯沱茶从不中断,外出就餐都自带茶叶。他的饮料世界,除午餐和晚餐的两杯红酒外,就只有云南普洱沱茶了。去年和大前年我去看过甘普尔先生。同行的同事韩雷和黄为民分别告诉我,老甘早午晚都在喝沱茶。我笑了,“你看他气色那么好,都八十五、六岁的老人了,思路敏捷,腿脚灵活,这茶是喝对了。”许多人在推销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老甘则不同,他在释放他的情结、推销他的至爱。他不但自己得益于云南普洱沱茶,还成功地将它介绍给了法国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国大使馆吴炳刚商务参赞为甘普尔先生的热情所感动,出面组织中国京剧团演出结束后向法国各界朋友赠送云南沱茶。云南普洱沱茶好,光感觉是不行的,要有科学的证据。79年秋天,罗良先生陪同甘普尔先生到广州参加交易会,签订了甘普尔先生在欧洲独家经销云南普洱沱茶的长期协议。晚上在广州泮溪酒家酒会上,老甘提出在云南和法国医院同时做普洱茶药理试验的建议。
    云南同法国有着太多的历史渊源——通向越南的米轨铁路,法式风格的建筑,给龙云提供军火的龙东公司,类似奶酪的乳饼,方舒雅的百年玻璃照片。让甘普尔先生意外高兴的是,法国创办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地称云大医院)的医生教授竟然通晓法语。昆医附一院是云南技术力量最强的医院,临床试验结果出来了:饮用云南普洱沱茶医治高血脂症55例,与疗效好的降脂药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云南普洱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最让人兴奋的是,缓治不伤身,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法国巴黎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也用两组患者作对比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云南普洱沱茶对人体减肥效果显著,特别对人体中的类脂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尿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法国里昂大学又从理论的层面,对云南普洱沱茶进行全面的理化分析,出版了一本专著,详细阐述了云南普洱沱茶的化学成分,图列了相关的分子结构。云南普洱沱茶在法国有了“名份”,入了保健食品的“药典”。
    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甘普尔先生陪同法国有名的营养保健专栏记者罗伯特踏上了云南的茶马古道。那时昆明到大理,路程要耗费十多个小时。老甘是一个很有风趣的人。在楚雄吃完午饭,罗伯特问洗手间。老甘已来过云南两次,用手指点点高鼻子,“跟着鼻子就能找到。”厕所前,他们说不懂中国字,分不清那边男,那边女。“中国传统男左女右,”我卖卖关子。老头反应很快,耸耸肩,“进门的男左女右还是出门的男左女右?” 我晕,没话说了。他那管高鼻子真管事,每批货发运前都要寄样过他的嗅觉,陈味不够不让发货。有了茶马古道艰辛的体验,罗伯特一篇理论有据、历史丰富又充满生活活力的文章打动了法国消费者的心。
    法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曾经有人说,当法国人手上只有一个铜板时,尽管空着肚子,还是会舍去面包购买玫瑰花。云南普洱沱茶在法国获得了玫瑰花的待遇,也为法国的浪漫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购买沱茶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云南普洱沱茶会不会昙花一现?1982年夏天,宋文庚经理、朱震平和我带着疑问踏上了飞往巴黎的航班。
    老宋是山西人,行武出身,这是他第一次出国。欢迎宴会上,有商务参赞吴炳刚先生,有专栏作家罗伯特。主食每人自己点一道。山西人不大吃鱼,也不喜好牛肉,老宋只好点了一道鸡。他吃了几口,感觉太硬,想正式宴会嘛,还有七小碟八大碗,就示意服务人员拿走。再来些奶酪、甜品和水果,宴会结束了。老宋几乎空了肚子,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我告诉他,国家元首的正式宴会也就这个样子。我们在意大利广场上了出租车。朱震平将酒店有地址的火柴盒给司机看,司机点点头。我们坐后排,副驾位上蹲着一只大狼狗。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开得呼呼响。来时才十多分钟,现在已经跑了一个多小时,老宋开玩笑说要去德国见纳粹了。司机不会英文,我们一急,前面的大狼狗更急,瞪着眼睛呜呜叫。我们只好相随而安了。车子总算到了一个地方,原来是酒店的总部。从这里打电话给老甘,才闹清酒店的位置。回到驻地,计程表已转到六百多法郎。司机还不错,只收我们三百。那时出国,每人只有30美元零用钱。我们带了一些沱茶当小费。送个沱茶,司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指着云南两个字叽里呱啦讲个不停。虽然听不懂,知道他的意思是认识云南,还有过什么关系吧。
    酒店在郊区,买不到东西,宋经理只有喝茶充饥。水瓶30公分高,冲三杯茶就没水了。三人中,只有我会英语,我已经下楼要过三次开水。灌水的是一个60来岁左腿微瘸叫查理的老人,夜里值班,他会讲英语:“你们要喝到天亮啊”?我笑笑,没有解释。再次下楼要水,带了一个沱茶当礼物。他拿到沱茶,双手颤抖起来,眼里滚下两行泪珠,不停地说“FUXING, FUXING,YUNNAN FUXING”。我傻了,又听不明白,问“FUXING”什么意思。他说是中国人赶走日本兵,恢复国家的意思。我终于反映过来,他说的是40年代昆明复兴茶厂生产的“复兴”牌沱茶。“滇军厉害”,他翘着大母指,又指指左腿“滇军打瘸的”。我不去管老宋等水喝茶,同他聊起来。
    1945年抗战胜利,蒋介石找到了收拾“云南王”龙云的机会。第一个文件,命令滇军主力入越受降。龙云左右为难,不去,没有理由;去,怕上老蒋的套。卢汉最终带着六十军、九十三军去了越南。滇军主力前脚走,杜聿明后脚进,布置中央军控制了昆明。龙云无兵护卫,无路可走,只得委身到重庆就任军事参议院院长。蒋介石任命卢汉为省主席,同时解除了卢汉的兵权。滇军心里窝了一股闷气。蒋介石第二个文件下来,指示滇军让法军开进越南,不得阻挡。1946年3月6日,法军九条军舰在越南海防强行登陆,中法间爆发了一场恶战。法舰火炮击中了日本人留下的弹药库,火光冲天,成片的中国士兵倒在沙滩上。滇军忍着气,待军舰近距离时突然用火箭弹攻击。驶在后面的“海狮”号被击中弹舱,裹着惨叫声、爆炸声沉没了。查理左腿受伤,被气浪掀到海里。远东舰队退路被炮火堵死,指挥官阿巴努少将赶快打出白旗。几千死亡和受伤的法国兵像饺子一样在海浪里翻滚。“后来才知道遇上了台儿庄赫赫有名的滇军,”查理说。滇军的战地医院里,不光躺着海防战斗中的法国伤兵,还有滇军从日本战俘营中解救出来的4400多法国俘虏中的伤病员。“滇军都带两件东西,一个小钢炮大小竹制黄色的水烟筒,一块便于携带的沱茶。” 查理感叹地说,“法国人传统喝咖啡,越南人恨我们,只有滇军瓣沱茶泡给我们喝。”老人告诉我,40年日本兵攻入越南,大批法军和法国人穿过越北大森林,逃入云南南部避难,一直呆到抗战胜利。战后,法国有许多文学作品涉及云南南部的风俗习惯,不少作品还描述了滇南的茶树、茶叶揉制加工和饮用方式,在法国有一定影响。
    甘普尔先生和我常争论一个话题,他说法国大菜是世界上最好的饮食,而我只推崇我们中国的饮食。开始,我对西餐是排斥的。甘普尔先生带我们到里昂火车站楼上一家考究的餐厅和几家巴黎老餐厅用餐,改变了我对法国菜的认识。法国是西方世界在餐饮中使用香料最多的民族。他们的食谱,品种没有中国多,但食用香料的使用,如同他们的香水研发一样,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确实,中国和法国都有世界上最好的饮食。法国饮食的多元口味,奠定了接纳普洱茶特殊口味的基础。有个消费者来信,说普洱茶发酵而来,肯定会有菌类了。甘普尔先生答复她,法国大受欢迎最富营养的发酵奶酪,白霉长达一公分,法国人祖祖辈辈都在食用。我发现法国有一种商店,专卖植物枝叶、草根块茎,不是中药却类似中药。在这一点上,法国有同中国相似的文化背景。一本叫《LA VIE NATURELLE》的健康杂志,很自然随意地告诉读者,“夏天气温高,人们往往喝很多含糖量很高的饮料,不经意就会产生过剩热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喝一杯茶,比如云南沱茶,饮用时千万不要加糖。一杯热茶,不仅可以解渴,可以令肠道舒通,还可以降低胆固醇。”
    我们放心了,甘普尔先生把他发现的东方高原瑰宝在法国科学殿堂的审视下有机地同法国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浪漫的法国人塑造健美的身材。KEMPLER先生是可以翻译为“甘普洱”先生了。
    云南普洱沱茶在法国出了名,招来许多商人。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云南茶叶公司,提着烟酒、电器,有的想送钱。厅领导甚至省领导也来打招呼,批条子。中国的许多商品就这样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几十年来,我们不为其所动,严格按协议办事,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保护法国市场。尽管我们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所做的一切甘普尔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甘告诉十四岁的孙子,再过二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每年假期,他把孙子伍莱德送到昆明生活一个月,让他从小接触中国文化,学习茶叶知识。他要让云南普洱沱茶后继有人。(图文提供/邹家驹 著名茶人,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


    IP属地:福建2楼2017-05-01 16:34
    回复
      2025-05-29 04:54:20
      广告
      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2-25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