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发了一个帖子《从盐城市大丰区刘庄远景规划到大丰区刘庄紫云山文化园项目的启动概述》几日内有数万坛友游览,日后又做了第二次修改,并得到了大丰区刘庄镇政府领导班子的重视。今天我想说的是,权力不够不可怕,没有财政不可怕,条件局限不可怕,就怕为官一方的政府班子成员自身没压力,就怕当官不学李达康,专做孙连成。总结一句话,就三不怕二怕。
今天我重点从大思维大战略大智慧来论述如何重建新刘庄镇的观念,在和二十年前极度相拟的位置和经济环境相等的大冈镇相比,让停滞不前的刘庄镇重新赶上来,并远超相邻的目前的大冈镇新丰镇,超超大中镇有点难度,因为大中镇是历史上的大丰市区中心镇,但力争四分之一还是可行的,但必须要有大思维大战略大智慧。
大思维,从历史文化优势(紫云禅林、净土院、范公堤、仙子传说、名人古迹等)、串场河水文优势(含斗龙河、兴盐界河)、交通等距离战略位置优势(大冈镇、西环高架、大中镇、东台镇 ,多县市区交汇点)这三大优势去思维定位。利用大思维中的逆反思维,因为刘庄发展滞后的根据原因是大丰市建市时,考虑的是自身大市区的扩建,没有重视卫星城镇的布局和财政均衡发展。后来,市改区后,表面上建了一个新长铁路的大丰西站,结果让大丰区工业博览园成了一个烂尾项目,这其实还是大市区中忽略了刘庄镇融合大市区的三大内在优势,是一种小思维观。从大中镇到刘庄镇到三圩村到徐舍(大刘交界外的大冈镇抬头村),道路虽然三圩段扩了左右1.5米,并进行了美化和部分亮化,这其实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日常维护工程,小思维的意识都没有,就形同孙连成在上访部门的窗口,摆了一个小椅子的工程。我在1985年在大冈镇抬头花站工作时,非常羡慕大丰的繁荣和公路的宽敞,为了去大丰饭店吃上一碗红烧鱼籽,早上去骑自行车二个人相伴,回途经刘庄时,感觉刘庄和大冈镇一样繁荣,后来去抬头粮站工作时,也感觉刘庄粮管所加工厂都比大冈的好,一个儿时的朋友姓卢的亲戚,在刘庄粮管所当主任,感觉很光荣。那时候我回大冈镇街上都只能骑自行车,根据没有开车的公路(粮油棉都是水运)。时过影随迁,二十多年过了,三圩桥我记得只改了一次,加宽了一次,当时觉得很了起。旧地重游刘庄204国道,让我感到莫名的怅惘。要想富,必造路!想大富,造大路!这是我在1996年去福建省莆田市灵川镇的公路上看到的大幅标语(当时还没有公交通乡镇,我乘坐的是农用拖拉机,但已村村通水泥公路),后来福建省发展没有江苏省快,几年前年又去了一趟,虽然莆田市有所发展,但没有盐城市发展快,有一次在盐城电脑城和福建商人聊过这个话题。根据刘庄镇祖宗留下来的三大优势,找出以串场河为轴线的定位,规划了公路桥梁的建设,没钱不要紧,有大思维就行,因为在后面的大智慧中会涉及到投资问题。
大战略,仅仅有大思维还不够。没有战略眼光的大思维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实现的。大战略是靠一个个小战术的胜利成果在实现的。从刘庄镇的振兴路没有公交站的双向二车道和大冈镇卧龙路带公交站点的双向四车道相比,在思维上至少相差了十年,但他们离大市区西环路的距离是一样的,都要经过冈中境内的204国道;大冈镇2014年建立的呈祥路是带公交站点的六车道,目前在刘庄镇没有可比性,我建议的丰西大道要超大冈的呈祥路(呈祥路东西全长二公里,丰西大道南北可达五公里,理论上缩短了去西环路高架五公里也带动了十里串场河夜景的开发),大冈镇的老街新军路和刘庄镇的紫林路以前相差不大,但大冈镇通过二次老街改造,将新军路变成了吃住玩购一条龙的其有夜景的商业主街,品牌连锁店比比皆是,当然也少不了冈沟河上卧龙桥的功劳。目前,大冈镇政府正加工拆迁力度,一直拆至东西步湖路,其实就是和我建议大丰区刘庄镇建设丰西大道的原因差不多,商住向北向北,向大市区靠拢;反观紫林路目前人气不旺,要自找原因,除了类似大冈镇文昌桥的三圩桥外,没有新建和紫林路相连的河西的桥梁建设,这也严重制约了未来开发刘庄镇的紫云山文化园的项目开发,这可能是当地的历届政府被204国道的红利,固化了思维。形成不了大思维就不会有大战略的构想,于是串场河西就形成了现在的远古景象。大冈路段的S229省道和刘庄镇的S332省道,其可用利用性质差不多。大冈镇的S229省道向南连接兴化市的安丰镇,在界河南边北安丰镇境内建了一个很大的工业园区,都是大冈镇规模很小的小企业主投的,其中原因不明自喻,在大冈镇境内中型工业企业不少。刘庄镇的界河南大营镇只是建了个居民群,仅一点点人气,而无法输送刘庄镇自己的工业投资(自身底子薄,没有特色产业)。刘庄镇的S332省道,向东连接大中镇境内的大丰常州工业园,发展工业优势很有基础。由于一个大丰西站火车站的误导,将振兴路北路段开发成工业园,从目前来看,不论从生态,城市融合,都是不科学的,大力发展S332道南边向东,才是最科学的。一系列的战术上的失误,都是在没有大思维的工作环境上形成的战略失误,最终导致了日前刘庄镇和大冈镇的不可比性。日前,刘庄镇如果没有大思维的动因和大战略的方向,找不到定位,会被一个个战术上的局部胜利,破坏了日后的战略方向,那才是最可怕的。
大智慧,有了大思维成就了战略意图,那如何实现战略意图就要用智慧,用大智慧。行政智慧,政策智慧,人文智慧,拆迁智慧,营销智慧,资本投资,PPP理论等。
行政智慧,如果一个镇党委书记镇长把自己当成区委书记区长。从区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村就是镇,小组就是村,农户就成了农庄主。向上提交项目就会从大市区的角度考虑,向下下派任务就会有让建双向单车道公路任务时,一定会考虑日后扩四车道没有影响的思维;投资商住小区项目时,就会考虑小区的功能和繁荣,必须和大市区相比;批一个商住项目,会考虑日后的几十个商住项目的准备。用不了几年,这个镇的工业、农业、商业规模就会大变样,GDP向火箭一样向上窜,不用提拨调动,行政权力也会相当。为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有说,没有权力不可怕,向上的正气就是权力。
政策智慧,这是一个最能反应当官的品味高低的智慧。我记得我在盐都粮食系统上班时,因农村户口,只能是临时工。后来借用为区局打字员,因经常和局班子领导打交道,无意中批了个计划外全民合同工,还在便仓镇从菜农转为定量户口。因为计划外全民合同工,可享受全民正式工的所有待遇。但在实际工作中,时任大冈粮管所领导人,不知何缘故,医疗保险没有交,我去问领导,领导给我的答复是:你原则上可以享受全民正式工的福利待遇,但也可以不让你享受,快二十年了,从下岗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还没解决。让我知道了政策智慧中的“原则上”。像这次解决原大丰冷冻厂债权债务而引发“丰西紫云府项目”有多少“原则上”可违和不可违的政策呢?只要政策允许可违的,都可以去努力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就是政策智慧。
人文智慧,也是一个官员的亲民智慧。不要总是作眼全世界的投资者。本市本区本镇本村本组的,在外有大器的成功者很多。根据目前刘庄镇的现状,三圩建筑公司旗下出来的建筑商,投资资产超千万超亿的很多,大战略启动以后,利用丰功碑的人文感化,串场河西沿河地区的2500多亩新刘庄镇的建设必是三圩人的热投对象,也是有战略眼光的盐城人的热投对象,因为他们最终不仅爱自己的家乡,还爱自己的大市区。
拆迁智慧,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拆迁动员,二是拆迁资金。在拆迁过程中,理论上讲的公开公正公平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大战略订下来了,我实际在沿串场河西岸看了一下,征用的2500多亩土地中,用于商住开发的拆迁户不多占30%不到,而用于道路建设拆迁的占70%左右,累计总拆户有301户(大概1亿左右人民币,但形成的价值最低吸收百亿元的投资)。以三圩路为介点,串场河岸向西300左右,沿二边,先南后北。可花三年时间,分期分批诉迁。拆迁动员,在丰西紫云府项目完工时,可分配一部分拆迁房,也可利用目前河东已建成没有销售完的商品房中安置,这也是拆迁的一个原则,先安置后拆迁。详细方案可向附近乡镇取经,拿出自己的方案;拆迁资金,如果一味等上面的项目批下来,并等财经资金拨下来,都已经到下世纪了。在资金问题上,要逆向思维找资金,这就是说没有财政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资本投资的一知半解,不进行系统的全面学习。详情主管财政的官员可多去大上海和深圳参加各种商务性质的融资、股权等知识培训,就会茅塞顿开,有了给主政官员的良方。
营销智慧,花小钱,提人气,促销售。传统的销售模式不能丢,但营销新思维不能少。项目营销方案、政府招商方案的策划就是营销智慧。行政企业个人三方通力合作,就形成了PPP项目。如果通过对PPP理论营销多样化的合理运用,就会迸发出营销智慧,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也就是说条件局限不可怕。在丰西紫云府项目启动后,对于商住营销中的住宅房销售,利用居住功能的多样化,进行分类营销;对于商务办公和门市这一块,我们运用了平台管理形式的项目营销,这是一个运用BCOP理论的创新型营销,投资一块成熟一块。虽然商务项目还没有启动,十三个商务项目中已有四个项目有了意向投资者,门市投资式购买也有刘庄本地人在打听,为撬动整个河西版块立一个支点的可能性提供了保证。
2017年5月1日初稿 于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