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村:羊吃苗的传说
文 蒋秀芹
苗村,位于罗屯镇政府驻地东南四公里处。全村260户人家,总人口约一千人。村中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旱田作物,现在以大蒜、棉花和辣椒为主。苗村一向重视教育,建有小学及幼儿园,入学儿童近三百人,分别来自本村及周边几个村庄(吴庄、刘庄、八户、郭庄),真正做到了适龄儿童无一失学。村庄 笔直整洁的柏油路从北向南约一公里,路两旁是青砖红瓦的民居,还有为数不少的两层小洋楼,高端大气的门脸,干净划一的院落,淳朴热情的乡亲,处处透露着生活的幸福安祥。村委会则是几间清爽利落的瓦房,门口是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
苗村---这村名乍一听上去有点少数民族的味道,其实村中约有三分之二姓杨,而以苗村命名的苗姓竟然一户也没有。据村中八十二岁的刘明春老人回忆,老辈说村子距今,有记载的历史已有近数百年了,最早的几户村民确实都是苗姓,后来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杨姓族人,岁月更迭,慢慢地苗姓没落以至于后继无人。外界人则用农家俗语说是“羊(杨)把苗给吃了”,这样说多半是出于调侃,知道的只当是玩笑话,带有迷信色彩,不清楚的还以为是两姓相争而引发的血案呢!现在村里主要是杨姓和刘姓,乡邻之间还是很和睦的。
苗村整个村庄呈完美的方形,在村庄南侧有两处水坑,水坑被村里的公路一隔为二,殊不知这公路下面盖住的却是曾经繁华无比的兴龙桥。现年七十三岁的刘本明老人告诉我们:这兴龙桥高大雄伟,就像一条龙的龙头,那两处水坑分别在桥的两边,即是龙眼。在乾隆盛世时,途径兴龙桥的船只穿梭不断,而且不论船只大小,过桥的时候从不用收起桅杆,这也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桥之高啦!可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兴龙桥已了无踪迹,现在我们也只能望路叹桥了!
苗村不大,也没有什么历史古迹。据说村子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原来各有一座庙,称为火神庙(东)、关帝庙(西)、奶奶庙(南)、玄里庙(北),庙里分别供奉着火神、关公、观音菩萨和手持宝剑的玄里爷。原本几座庙里香火鼎盛,在破四旧时一并推倒被毁,现在也无处可寻了!
我们在村里见到一老者,身穿老式军装,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虽然拄着拐杖,但是老人的身板挺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军人出身。经村会计薛浩同志介绍,才知道这是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周长龙老先生,虽然已年近九十,周老先生报起部队番号来一点也不含糊:六十三军一八八师五六四团一营二连。他在朝鲜战场上战斗了三年。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当时全营一千余人,在北汉江边守了五天,白天挖个土堆,上边放一把草,人就在下边休息,有的时候刚闭上眼睛,那边枪声就又响起来了,因为战斗时不能做饭,饿的时候就一把一把地吃雪。。。等到战斗结束,全营仅幸存45人。说起这些,老先生感慨万分,不断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现在的待遇非常好,每个季度都按时发放补贴,让他衣食无忧。我们则说"应该感谢你们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希望你们能安度晚年!
苗村村民以种植为主,随着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村子东南角是一处大型养鸡场---济南安池集团苗联禽业,在县级以至济宁市都颇具规模,它同时还是山东省ADM饲料试验基地,总蓄栏量三万只,现有两万余只。
站在村头,能看到 年前刚刚开通的济徐高速从村后斜穿而过,相信随着交通的发展与改善,古老的苗村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 蒋秀芹
苗村,位于罗屯镇政府驻地东南四公里处。全村260户人家,总人口约一千人。村中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旱田作物,现在以大蒜、棉花和辣椒为主。苗村一向重视教育,建有小学及幼儿园,入学儿童近三百人,分别来自本村及周边几个村庄(吴庄、刘庄、八户、郭庄),真正做到了适龄儿童无一失学。村庄 笔直整洁的柏油路从北向南约一公里,路两旁是青砖红瓦的民居,还有为数不少的两层小洋楼,高端大气的门脸,干净划一的院落,淳朴热情的乡亲,处处透露着生活的幸福安祥。村委会则是几间清爽利落的瓦房,门口是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
苗村---这村名乍一听上去有点少数民族的味道,其实村中约有三分之二姓杨,而以苗村命名的苗姓竟然一户也没有。据村中八十二岁的刘明春老人回忆,老辈说村子距今,有记载的历史已有近数百年了,最早的几户村民确实都是苗姓,后来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杨姓族人,岁月更迭,慢慢地苗姓没落以至于后继无人。外界人则用农家俗语说是“羊(杨)把苗给吃了”,这样说多半是出于调侃,知道的只当是玩笑话,带有迷信色彩,不清楚的还以为是两姓相争而引发的血案呢!现在村里主要是杨姓和刘姓,乡邻之间还是很和睦的。
苗村整个村庄呈完美的方形,在村庄南侧有两处水坑,水坑被村里的公路一隔为二,殊不知这公路下面盖住的却是曾经繁华无比的兴龙桥。现年七十三岁的刘本明老人告诉我们:这兴龙桥高大雄伟,就像一条龙的龙头,那两处水坑分别在桥的两边,即是龙眼。在乾隆盛世时,途径兴龙桥的船只穿梭不断,而且不论船只大小,过桥的时候从不用收起桅杆,这也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桥之高啦!可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兴龙桥已了无踪迹,现在我们也只能望路叹桥了!
苗村不大,也没有什么历史古迹。据说村子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原来各有一座庙,称为火神庙(东)、关帝庙(西)、奶奶庙(南)、玄里庙(北),庙里分别供奉着火神、关公、观音菩萨和手持宝剑的玄里爷。原本几座庙里香火鼎盛,在破四旧时一并推倒被毁,现在也无处可寻了!
我们在村里见到一老者,身穿老式军装,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虽然拄着拐杖,但是老人的身板挺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军人出身。经村会计薛浩同志介绍,才知道这是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周长龙老先生,虽然已年近九十,周老先生报起部队番号来一点也不含糊:六十三军一八八师五六四团一营二连。他在朝鲜战场上战斗了三年。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当时全营一千余人,在北汉江边守了五天,白天挖个土堆,上边放一把草,人就在下边休息,有的时候刚闭上眼睛,那边枪声就又响起来了,因为战斗时不能做饭,饿的时候就一把一把地吃雪。。。等到战斗结束,全营仅幸存45人。说起这些,老先生感慨万分,不断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现在的待遇非常好,每个季度都按时发放补贴,让他衣食无忧。我们则说"应该感谢你们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希望你们能安度晚年!
苗村村民以种植为主,随着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村子东南角是一处大型养鸡场---济南安池集团苗联禽业,在县级以至济宁市都颇具规模,它同时还是山东省ADM饲料试验基地,总蓄栏量三万只,现有两万余只。
站在村头,能看到 年前刚刚开通的济徐高速从村后斜穿而过,相信随着交通的发展与改善,古老的苗村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