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堡管区
15村(居)
拾堡、卜家、台东闫、北闫、南闫、韩氏杨、董前川
潘家、董桥、西魏家、陈家庵、台西刘、马仙王、戴家、申家
拾堡
曾名:十里铺
位于办事处西北9公里处。黄河堤南。
因距蒲城十里,官府于此,设有递铺,亦名驿站,驿站道从村中通过,得名。后人写铺为堡。清至民国间为黄河码头。居有明前户安氏(现已绝后)。洪武二年,尹,张二姓由枣强迁此。韩姓由韩家楼迁入。孙姓由刘家桥迁入,何姓由小何家并入。
村前古驿道仍存。今有二、七集。
张绍彦,字复亭,乾隆庚戊科岁贡。博学能文,善于启迪诸生,对贫不能读者,不索修费并给以饮食,人皆德之。
1947年,还乡团驻十里堡时,董宪章、尹松山勾结还乡团杀村干部尹芝、尹苞、尹吉晶。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卜家
曾名:李庄
位于办事处西7公里处,村南有西条渠,村西南有晏贺台遗址。
明前立村,名李庄。《卜氏族谱》载:卜踪,任成都府同知,明洪武元年由钜野迁北关落户。又迁何李庄定居。卜氏丁众势大,遂以姓命村。因本市有重名,1984年10月由市政府更现名。李为坐地姓,董姓系董家集迁入,另有韩姓。
卜腾翰,字文卿,光绪壬午恩贡。
卜雯文,字有章,光绪癸卯科举人,甲辰科钦赐翰林,国子监司业。
另有武庠三名,监生三名,邑庠四名,五至八品军功四名,太学生三名。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台东闫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晏贺台遗址东,西条渠南。
清光绪十年,黄河漫滩时,由滩里南闫北闫部分居民迁此立村,因地处蒲台胜迹“晏贺台”故名。另有董,刘等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乡;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52年建支部。
北闫
位于办事处西北10公里戴家滩内。
明洪武二年,闫氏自枣强迁此,因时在村南另有一闫氏村,故名北闫。有闫、董、孙三姓。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台二区;1945年属蒲台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南闫
沿革和归属均同北闫。居民闫姓。
1945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韩氏杨
位于办事处西北7公里处。
1880年黄河泛滥,现蒲城乡韩声杨村被毁,村民迁此立村,改名韩氏杨。现有韩,郭二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区;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董前川
曾名:双井韩
位于办事处西北7公里处。
明前坐地村,名双井韩,元末废。明洪武二年,董姓由河北枣强迁此,因其地势低洼,连年灾荒,求减课税不允。为递报水灾,按村前积水成川之势改名董前川,果免。
邱万选由团包迁入。刘、闫二姓系咸丰间由刘家口和北闫迁来,宁姓由宁家庙并入,另有孙、张二姓。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潘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潘姓自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命村。彭、吴、赵姓,均系清咸丰至光绪间,为逃黄灾,由彭家沟,岔子吴,赵四勿迁此。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董桥
曾名:小董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西邻黄河大堤。
清咸丰间,因修黄河大堤,由滨州董家集迁来部分居民立村,取名小董家。1955年村西修一座桥,改名董桥。独姓村。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
西魏家
曾名:魏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9公里,黄河大堤南。
明洪武四年,魏氏由河北枣强迁来,以姓名村。因地处小营西部,习称西魏家。另有赵四勿迁来赵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陈家庵
位于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
明前立村。传云:一陈姓夫妇,在姑子庵旁立村,故名。明初,刘、杨二姓由枣强迁此。另有闫、索、王姓,分别于光绪间由北闫、小街、刘家口迁来。1959年为修建水库,有一半人迁博兴龙河村建新址,今称龙河新村。
刘恩洪,光绪间赐“孝廉方正”。一生执乡里,深孚众望。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台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台西刘
位于办事处西北8 公里处。
《刘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刘遵古自山西槐树刘村转道直隶枣强迁济水南滨州举门村落户,四世刘敬宏生五子,名刘景、辉、焕、火、烨迁此,因址处蒲台名胜“晏贺台”以西故名。另有张(张肖堂迁)、王(马仙王迁)、杨(陈家庵、戴家)、闫(北闫)、田(坐地户)姓。
刘烨,明举人。刘源沛,明中期邑庠。外号“八书篓子”。
刘汉杰(刘遵古十五世孙)武举,以百步百箭一孔,名列乡试第三名。
刘玉坦(十七世)清末廪生,赐“七品孝廉”,善辨能言。
田汝林,邑庠,自攻数学有绩,任鸿文中学数学教师,颇有名气。
刘协公,邑庠,执教有方,人称“老夫子”。
刘宝刚,清末自办高等学堂,赐“候补知县”称号。
民国属滨五区;1945年属高(苑)八区;1958年属旧镇公社;1964年属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马仙王
曾名:马掀王。
位于办事处西北9公里处,黄河堤东。
明洪武二年,王达自枣强迁此。时有京延一王大爷察访至此被马掀下,因名马掀王,后王达嫌字不雅,更掀为仙。1970年后,兴修水利时,小邱家、张皂户二小村并入。村有王、张、闫三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台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戴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10公里处,戴家滩内。
明洪武二年,戴、邱二姓由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名村。有戴、邱、杨(举门村)、刘(刘汤村人)、侯等姓。
《蒲台乡土志》载:邱维垣,戴家庄人,忠厚成性,好善乐施。幼时家道贫寒,艰辛备尝,至四十余岁衣食丰足,邻里乡党婚姻殡葬无资者,辄出钱以助之,光绪二年饥馑,自出白粮十石周济饥民,邑令奖“乐善功成”四字。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申家
位于办事处西9公里处,黄河堤南。
明洪武二年,申姓由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名村。1947年因治黄将韩村并入。有申、杨、韩三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64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15村(居)
拾堡、卜家、台东闫、北闫、南闫、韩氏杨、董前川
潘家、董桥、西魏家、陈家庵、台西刘、马仙王、戴家、申家
拾堡
曾名:十里铺
位于办事处西北9公里处。黄河堤南。
因距蒲城十里,官府于此,设有递铺,亦名驿站,驿站道从村中通过,得名。后人写铺为堡。清至民国间为黄河码头。居有明前户安氏(现已绝后)。洪武二年,尹,张二姓由枣强迁此。韩姓由韩家楼迁入。孙姓由刘家桥迁入,何姓由小何家并入。
村前古驿道仍存。今有二、七集。
张绍彦,字复亭,乾隆庚戊科岁贡。博学能文,善于启迪诸生,对贫不能读者,不索修费并给以饮食,人皆德之。
1947年,还乡团驻十里堡时,董宪章、尹松山勾结还乡团杀村干部尹芝、尹苞、尹吉晶。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卜家
曾名:李庄
位于办事处西7公里处,村南有西条渠,村西南有晏贺台遗址。
明前立村,名李庄。《卜氏族谱》载:卜踪,任成都府同知,明洪武元年由钜野迁北关落户。又迁何李庄定居。卜氏丁众势大,遂以姓命村。因本市有重名,1984年10月由市政府更现名。李为坐地姓,董姓系董家集迁入,另有韩姓。
卜腾翰,字文卿,光绪壬午恩贡。
卜雯文,字有章,光绪癸卯科举人,甲辰科钦赐翰林,国子监司业。
另有武庠三名,监生三名,邑庠四名,五至八品军功四名,太学生三名。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台东闫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晏贺台遗址东,西条渠南。
清光绪十年,黄河漫滩时,由滩里南闫北闫部分居民迁此立村,因地处蒲台胜迹“晏贺台”故名。另有董,刘等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乡;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52年建支部。
北闫
位于办事处西北10公里戴家滩内。
明洪武二年,闫氏自枣强迁此,因时在村南另有一闫氏村,故名北闫。有闫、董、孙三姓。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台二区;1945年属蒲台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南闫
沿革和归属均同北闫。居民闫姓。
1945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韩氏杨
位于办事处西北7公里处。
1880年黄河泛滥,现蒲城乡韩声杨村被毁,村民迁此立村,改名韩氏杨。现有韩,郭二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区;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董前川
曾名:双井韩
位于办事处西北7公里处。
明前坐地村,名双井韩,元末废。明洪武二年,董姓由河北枣强迁此,因其地势低洼,连年灾荒,求减课税不允。为递报水灾,按村前积水成川之势改名董前川,果免。
邱万选由团包迁入。刘、闫二姓系咸丰间由刘家口和北闫迁来,宁姓由宁家庙并入,另有孙、张二姓。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潘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潘姓自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命村。彭、吴、赵姓,均系清咸丰至光绪间,为逃黄灾,由彭家沟,岔子吴,赵四勿迁此。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董桥
曾名:小董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西邻黄河大堤。
清咸丰间,因修黄河大堤,由滨州董家集迁来部分居民立村,取名小董家。1955年村西修一座桥,改名董桥。独姓村。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
西魏家
曾名:魏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9公里,黄河大堤南。
明洪武四年,魏氏由河北枣强迁来,以姓名村。因地处小营西部,习称西魏家。另有赵四勿迁来赵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陈家庵
位于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
明前立村。传云:一陈姓夫妇,在姑子庵旁立村,故名。明初,刘、杨二姓由枣强迁此。另有闫、索、王姓,分别于光绪间由北闫、小街、刘家口迁来。1959年为修建水库,有一半人迁博兴龙河村建新址,今称龙河新村。
刘恩洪,光绪间赐“孝廉方正”。一生执乡里,深孚众望。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台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台西刘
位于办事处西北8 公里处。
《刘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刘遵古自山西槐树刘村转道直隶枣强迁济水南滨州举门村落户,四世刘敬宏生五子,名刘景、辉、焕、火、烨迁此,因址处蒲台名胜“晏贺台”以西故名。另有张(张肖堂迁)、王(马仙王迁)、杨(陈家庵、戴家)、闫(北闫)、田(坐地户)姓。
刘烨,明举人。刘源沛,明中期邑庠。外号“八书篓子”。
刘汉杰(刘遵古十五世孙)武举,以百步百箭一孔,名列乡试第三名。
刘玉坦(十七世)清末廪生,赐“七品孝廉”,善辨能言。
田汝林,邑庠,自攻数学有绩,任鸿文中学数学教师,颇有名气。
刘协公,邑庠,执教有方,人称“老夫子”。
刘宝刚,清末自办高等学堂,赐“候补知县”称号。
民国属滨五区;1945年属高(苑)八区;1958年属旧镇公社;1964年属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马仙王
曾名:马掀王。
位于办事处西北9公里处,黄河堤东。
明洪武二年,王达自枣强迁此。时有京延一王大爷察访至此被马掀下,因名马掀王,后王达嫌字不雅,更掀为仙。1970年后,兴修水利时,小邱家、张皂户二小村并入。村有王、张、闫三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台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戴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10公里处,戴家滩内。
明洪武二年,戴、邱二姓由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名村。有戴、邱、杨(举门村)、刘(刘汤村人)、侯等姓。
《蒲台乡土志》载:邱维垣,戴家庄人,忠厚成性,好善乐施。幼时家道贫寒,艰辛备尝,至四十余岁衣食丰足,邻里乡党婚姻殡葬无资者,辄出钱以助之,光绪二年饥馑,自出白粮十石周济饥民,邑令奖“乐善功成”四字。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申家
位于办事处西9公里处,黄河堤南。
明洪武二年,申姓由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名村。1947年因治黄将韩村并入。有申、杨、韩三姓。
清属蒲台仁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64年建党,同年建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