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村吧 关注:72贴子:808
  • 1回复贴,共1
《祖籍情怀~~~~~~黑龙村往事》
祖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崇拜所产生的观念,在祖籍的追溯和认定上,通常是以父系祖先和祖辈的家族长久居住的地方为祖籍。祖籍是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概念,又有近祖和远祖之分。从自身算起,上至九代,认定为近祖,而九代之上的先祖和祖辈居住地则为远祖。近祖的范畴又指“九族”,民间是为“五服”。出“五服”,是指家族关系超过了九代以上,是封建伦理和家庭秩序的体现,在古代也曾作为定罪和量刑的依据。我出生于南皮县董村,但祖籍却是黑龙村和前徐家村,这一点勿庸质疑,只不过前徐家村则是我的远祖之地了。
一九八八年二月,新修续的徐氏家谱云:吾始祖兄弟三人,於明朝永乐二年(1404),自山东即墨县徐家岭肇迁此地:前徐家村。(今属山东宁津县),历经五百余载,计世二十有五。历世乐务,农桑为业,克勤克捡,传家为本。在此悠久时期,因社会动荡,屡经变故,其间有多支族人迁往他乡······。
按前徐家村徐氏祖墓位次一世分东、中、西三大支,三始祖兄弟中长兄维达为东支,次兄宗达为中支,三弟绍达为西支。从八世开始分为九门,东支四门,中支两门,西支三门。从十六世又分为二十九支。十五世祖讳云斗公有瑾、瑛二子,瑾、瑛公分别是东支长门第二支和第三支。因家道中落,瑾、瑛兄弟二人在父母双亡后,相继离家出外谋生。约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瑾来到南皮县萧家桥村(今肖桥村),瑛来到了南皮县黑龙村,分村而居。因二村均有先期搬迁至此的徐氏族人,兄弟二人在族人的照应下,开垦荒地,搭屋结庐,很快安顿下来。瑾在萧家桥居住数年后,又迁往他乡,后不知所终。瑛勤劳本分,淳朴至诚,德泽俱佳,在乡民和族人中颇有口碑。瑛在黑龙村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瑛生可吉,可吉生義,義生三子,万升、万景、万苍。万苍生三子,富贵、富荣、富顺。富贵生二子,长清(我的曾祖父)、长友。自先祖瑛在黑龙村占产立户,到曾祖父徐长清先生民国元年举家迁居董村之时,已历经一百六十余载,计世有七,时年祖父徐国珍只有十二岁,正值少年。
当年曾祖父在黑龙村拥有良田百亩,河滩洼地五十余亩,房屋二十余间,有染房、油房等手工作坊,骡马车数辆,长短工十几人。在黑龙村虽不是财大气粗的地主乡绅,却也是家境殷实的富裕人家。想当年曾祖父为何在事业顶盛时,迁居董村,如今仍是个谜团。或许当年曾祖父常去董村镇赶集,看上了它的繁华所在,搬家可不是件小事情,虽说黑龙村距董村仅三里之遥,近在咫尺,搬家时仅农具家什,生活用品七辆大车就拉了三天。新宅是董村镇繁华地段上的两处临街院落,当时可谓是炙手可热。丈量房屋时又一波三折,与南皮张之洞同宗的张氏族人三次踢杆,不许将房屋外卖。后经曾祖父的巧妙周旋,以及董村镇上乡绅名流的说合,曾祖父不惜花费一千块现大洋,将房契收入囊中。当年曾祖父在董村镇可谓是名噪一时,风光无限。
在清末民初的乱世之年,曾祖父何以过的如此丰厚的家业呢?要知道当时一个农家长工一年才挣十几块大洋,拥有上千银资及土地和房屋,不知一个家庭要奋斗拼博多少年才能实现。据说曾祖父有如此之家当,曾祖父的祖父万苍公功不可没。万苍公自幼聪颖,善良纯朴,忠厚仁德,在兄弟三人中出类拔萃。由于万苍公家境贫寒,祖上刚从外地来此安家不到百年,人单势弱,万苍公勤勉劳作,和霭可亲,在乡邻和族人中处处礼贤谦让,乐善好施,时人多有赞誉。据说,万苍公曾救过黄鼠狼和狐狸的性命,并遇到过一次“皮胡子”讨封。黑龙村土地肥沃,良田尽被财主所占,只有荒无人烟的西南洼里可供开垦,但此地旱涝不保,十年九不收。尽管如此,万苍公兄弟三人仍坚持拓荒垦种,辛勤耕耘。一日黄昏,人们都已收工散去,空旷的大洼里惟有万苍公还在锄禾劳作。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万苍公直腰收锄,想收工回家。忽然从田埂上走来一个矮小的身影,在暮色中一蹦一跳,时隐时现,到了万苍公跟前停了下来,万苍公影影绰绰见此物全身黄毛,双手举一瓦盆,扣在头上,遮住了半边脸,活像一个矮小墩矬的老头,那物口吐人言对万苍公说“你看我像仙不”,连问了三遍。万苍公懵了,一楞神,不知说什么好,也没小胆 害怕,定睛一看,这生灵像是成了精的“皮胡子”在向人讨封,万苍公自小听老人们说过,这“皮胡子”修练成精要修行几百年方能口吐人言,幻化人形。向人讨封时,你如若说它不是仙,它将会前功尽弃,从头修练,甚至还会报复你。如若说它是仙,那它就功德圆满,位列仙班了。万物皆有灵性,如遂它所愿,兴许能交好运呢。万苍公赶忙说:“你若普济众生,惠泽百姓,就是大仙”,说完后,还给它竖起大拇指,意为夸赞,实为期许。不知是违心还是有意,是啊,你成仙后,惠泽百姓就是大仙,反之你蜕变成妖孽就不是仙。“皮胡子”听后,仍掉瓦盆,抚掌大笑,对万苍公说“总算有人给封,你我有缘,实乃三生有幸,真天意也,多谢了”,说完后,双手作揖,飘然而去。万苍公后来对人说,当时就像是一场梦,云雾缥缈,看的见,摸不着,而又真真切切,让人琢磨不透。民间相传,这就是“皮胡子精”讨封,不是人人都有机缘碰见的,可遇而不可求,百年难逢。据老人们说,这“皮胡子”是狐狸和黄鼠狼的后代,人头狐身,通身黄毛,能站立直走,倒背双手,远看像苍桑的老头,隐匿于荒野埂畔,修练成精后,向人讨封,很少有人看到它的真实面目。传说,此物在解放前就消声匿迹了。“皮胡子”成精显灵具有大搬运的本领,神不知,鬼不觉,一夜之间,能把你的粮囤倒空,也能让你的粮食堆积如山,这只是传说,谁也没亲眼所见。当年万苍公偶遇“皮胡子”精讨封,迷信的说法是神灵附体,科学的解释就是似梦非梦的一种幻觉,或着说是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
黑龙村在清朝时,并不是大集镇,却每年农闲时都要赶庙会,据说这庙会是为纪念明朝“燕王扫北”时,曾救了全村人性命的那条腾云驾雾的黑龙而立,村名也由此而得,并为之修了一座庙,名曰“龙王庙”,史载“兴龙寺”。传说这寺庙是一位云游高僧化缘得银所修,并建有藏经阁,远近闻名。这“龙王庙”香火旺盛,游客众多,朝奉者落绎不绝。并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赶庙会,远途而来的商户揈着骡马大车拉着货物匆匆赶来,把客栈旅店都住满了,人们就选择在户家的当院或仓库里寄存货物。有一年春天赶庙会,由山东济南过来三辆拉土产杂货的马车,寄住在万苍公家中,什么盆、罐、杈耙扫帚农具等货物卸了一当院子。赶庙会前一日,掌柜的说家中有事要着急回去,临行前,将这些货物托付于万苍公,说十天内如不回来,这些货物就归万苍公,可自行处理。不要说十天,一年都没音讯。后来连续几年,别处的客商运来的不是大豆高粱,就是布匹衣物。说是寄存,过后却没有一个商户回来过。就这样,万苍公积攒下了第一笔财富,此时,万苍公兄弟三人,早已娶妻生子,分家另过。自己也有了三个儿子,盖房子,置田地并开了馒头房、油房等手工作坊,家境日渐兴盛。夜深人静时,万苍公浮想自己的家庭,由三间土屋,薄田几亩,穷的说不上媳妇,从一贫如洗到生活宽裕的过程,冥冥之中,似乎上天在保佑,神灵在庇护自己兴业治富。想到曾救过的生灵和向他讨封的“皮胡子精”,一切皆顺风顺水,这是不是积德行善的因果报应呢?万苍公悟出了这个道理后,遂时常去寺庙进香,并在家中设立香案,供奉保家仙,初一、十五沐浴焚香,祭祀上供,吃斋念佛,告戒家人禁忌杀生,多做善事。
万苍公三个儿子中,长子、次子纯朴善良,守家立业。唯三子玩皮,婚后游手好闲,且桀骜不训。有一年深秋,油坊内一活计因病不能送货,万苍公就派他前往西北各村代送。其子喜好炫耀,出门前卓实精心打扮一番,身穿长袍马褂,头带毡帽,脚蹬马靴,赶着鋥新的骡马大车,哼着小曲,俨然一副少爷气派。当送完货回到离家几里地的偏坡营村(今属东光县)时,已至黄昏。夜暮降临,路上行人稀少,在村北的枣树行子道边,偶遇三个本村的地痞混混,因道路狭窄,互不相让,发生口角。三人见赶车之人衣着华丽阔绰,又出言不逊,顿生抢劫杀人之意。三人将其诱至枣林深处,残忍杀害。黑天后,不见三子送货归来,万苍公焦酌万分,急派人手高举灯笼火把,去送货沿途寻找,在偏坡营枣树行子里发现了三子的遗体。噩耗传来,万苍公老泪纵橫,哽咽悲恸,白发人送黑发人,万苍公卧倒在床,一病不起。报官后,南皮县(偏坡营时属南皮县辖)衙役捕快在附近各村展开侦缉搜捕,凶手闻讯后潜逃,万苍公虽已上下打点,要求尽快将凶手缉拿归案,但半年后凶手仍逍遥法外,此案久拖未决。万苍公时有一女,年十七,聪敏伶丽,见哥哥无端被歹人所害,凶手未能伏法。伤心欲绝,寝食难安。几次欲到南皮县衙追案伸诉,均被家人阻拦,说闺阁之女岂能抛头露面。此时,有南皮县城张氏族人慕此女秀慧出众来上门提亲,为能替兄长伸冤报仇,此女满口答应,并催促媒人早通婚书。婚后,此女将兄长被害经过告知于夫家,并得到了夫家家族的支持和帮助。自后,此女多次到南皮县衙大堂,击鼓诉讼,奔走呼号,替兄报仇。公堂之上,万苍公之女机智果敢,有胆有识,从答如流,据理陈辞,令衙役三班自叹不如。此案重审后,仅三天就告破案,将三名抢劫行凶杀人犯缉拿归案,绳之以法。一时间,黑龙村徐氏女深明大义,替兄伸冤报仇的故事,传为佳话,被誉为“奇女子”。
黑龙村徐氏祖居故宅位于私塾学堂东侧(南皮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前身),与学堂仅一墙之隔,有“学东家”之说。四合套的青砖海星房,冲南的广亮大门,正房偏房甬道相连,有砖梯可上房顶。当院内布满了油房、染房、馒头房等手工作坊,春秋冬夏,晨风暮雨,鸡鸣犬吠,人声叠杂,昔日的徐家大院,曾经热闹繁华一时。今已时过境迁,往事如烟,物已易主,恍若隔梦。岁月的年轮镌刻在今天徐氏族人心中的是永远的怀念和伤感。
二〇一七年四月三十日于南皮西景苑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5 21:29回复
    写的真好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05 0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