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村吧 关注:11贴子:80
  • 0回复贴,共1

杨柳村文化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柳村里的文化人
原创 2017-04-25 李西岐 岐山作家
杨柳村里的文化人
李西岐

杨柳村是个自然村,有八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500多亩,650多户,近2500多人口,紧紧团聚在一起,方圆有几公里之遥,大约是碛雍原上最大的村子。岐山民间故事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唐代雍州杨柳村有一个人发奋读书最后功成名就。由此可见,杨柳村最少应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杨柳村有李、魏、任、谢四大家族,李姓又分为“东李”和“西李”,这自然是弟兄两个分开后形成的家族。近百年来,杨柳村四大家族里人才辈出,村子里几乎一半以上的人先后离开故居,散布在全国各地工作,其中有多位闻名遐迩的教授学者和企业家,县处级以上干部亦有多位,还有不少人或经商打工,或教书育人,业绩辉煌。
任姓家族有不少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任文明先生是解放初的西安四中校长,儒雅博学。任建元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会岐山县支部第一任组长,先后担任凤翔师范校长和蔡家坡高级中学校长,是闻名遐迩的教育家。任登第先生受中共地下党委派,进入1948年4月成立的岐山刘岐周游击队作政治工作,把这支农民武装收编成为解放军。他曾任《解放军报》记者,现在是中央党校资深教授,如今年过九旬,老先生依然为弘扬国学而不辞辛苦,四处奔走。任朝第教授陕师大毕业后,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博古通今,是唐宋文学研究大家。任宇翔(拉科)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和上海工大计算机专业,现为一家科技公司总经理。他坚持以日记抒怀,瞳目中飘逸着拳拳赤子的思念故土的情深意长。而在陕汽工作的任宁科(宁可)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成为近年来陕西文坛冉冉上升的文学新星,去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协会员。
谢姓家族里谢庄先生乃中医名家,博闻强记,且多才多艺,他曾主持编导竹马社火,并擅长诗词对联,他写的诗作《老黄牛诉苦》发表在《岐山报》上,还与农民诗人王老九交集颇多。其药铺贴一自撰对联:“只要全村人无病,哪怕药柜落尘埃。” 谢红娟是秦腔名家,早年获得过西凤杯秦腔大赛一等奖,现为甘肃秦剧团著名演员。

魏家家族里魏星伯和其弟魏应晨都做过教师,魏星伯先生既能编写秦腔剧本,又擅周易八卦,传统国学修养深厚。魏德民先生是兰州金鼎牛肉面集团创始人,使得这一大众食品成为兰州饮食文化的新标尺。其女儿魏敏娟作为甘肃万华集团房地产营销总经理,2004年被评为兰州市十大职业经理人,其开发的敦煌月牙泉小镇项目异军突起,成为陇原旅游文化的新标杆。魏炳儒和魏炳杰兄弟两人都是资深教师,魏炳儒先生写得一笔好字,颜筋柳骨,入木三分。魏居良先生是我蔡家坡高中同班同学,虽然身在农村,他却一以贯之坚持写博客,累计有几十万字之多,字里行间,真情漫溢,写景叙事,娓娓道来。魏恩科上校毕业于陕西警校和武警学院,为陕西公安厅警卫局警卫处长。魏来弟先生在西宁经商,闲暇之余喜爱摄影与散文随笔,是骨子里渗流出来的浓浓乡情,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东李家的李娅楠教授,她从陕师大毕业先在陕西教育学院任教,后调到西安陆军学院任师职教官。李岁全教授陕师大毕业,先后任教城固师范和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李锁林先生与我同年参军,他退伍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先后从政任副县长,后为宝鸡技校校长,撰写了大量的政论改革文稿,功力深厚。其弟李润林为五二三厂子校校长。李宝祥先生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后任教于蔡家坡中学和陕汽子校。李全录先生毕业于陕师大并留校任教授。李宝录和李宗怀两人先后在岐山县秦剧团担任演奏员,李宝录后来调到五丈原文管所工作了。
西李家的李治华先生一生在宝鸡某中学从教,桃李满天下。李志谨先生凤师毕业后,长期在长岭集团中学任教,担任总务主任。 在我的记忆里,西李姓家族里最有文化的是李升庵先生,他文才甚高,书法功力超群,据说解放前他写的诉讼状子,一般都会赢得官司。我亲眼所见其在墙壁上沾着红油漆写语录,馆阁体一丝不苟,几乎与字帖无二。李志杰先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兰州钢厂工作,后调回陕西宝鸡钢管厂,后受命筹建《宝鸡日报》,运行四年后奉调到西安创办《陕西冶金报》,退休前为《军工报》总编辑,主任记者,陕西作协会员,陕西书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他为人朴实厚道,是陕西文学艺术界有名的”快手“,撰写了上百万字的书画批评文章,出版《李志杰高喜爱文集》一套五卷,近年来依然笔耕不辍,撰写了好几本名人传记。李应林先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总图运输设计专业,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陕西省专家库成员。李鸿中先生是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后任小学教师,长子李志峰写过不少文学作品,任过岐山文化馆长,三子李晓峰是宝鸡文理学院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文学批评,成绩斐然。李刚先生是蔡家坡中学体育教师,其长子李宗利是岐山中学书记,教育局研究室主任,宝鸡书协会员,以行书见长,行云流水,颇见功力。李晓明大校为新疆联勤部副政委,中国书协会员,乌鲁木齐市书协副主席,以二王为本,追索正大书风,颇有建树。
我也是西李家。1972年应征入伍,1980年代初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艺术批评等诸多领域,各有建树。迄今为止,共出版长篇小说《金城关》《大周原》,散文集《三月飘雪》等七部著作,约400万字。忝列中国作协会员,甘肃作协理事,甘肃书协会员,《读者》百名签约作家之一,陕西美协会员,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宝鸡国学会名誉会长。
毕竟离开杨柳村快四十五年了,上述资料仅凭个人记忆而成。对于年轻一代的人中龙凤,我确实不太了解,如有疏漏,敬请指正。

李西岐老师和作家弘笃(凤鸣镇谢家河人)
岐山作家微信公众平台点击过万作品
背馍上学那些年
益店琐记
青化
感受臊子面
家住安乐
李西岐,岐山县雍川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甘肃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安大学文学创作所特聘研究员,《读者》杂志社首批百名签约作家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业余文学创作,迄今先后在《昆仑》《解放军文艺》《飞天》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多万字,出版有《金城关》《大周原》《三月飘雪》等七部著作。 长篇小说《金城关》荣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被誉为兰州及甘肃文化的百科全书。
您的每一次肯定 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投稿邮箱 737450991@qq.com
赞赏
阅读 113817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
务实-李先生
岐山文人文翠卉,遍布全国与各地.枝繁叶茂有根基,中华文明此地起.西岐,弘笃是邻里,成名不忘家荣辉.妙笔篇颂家乡誌,千年荣光墨印記.
4月25日
1
杨柳青
杨柳村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源于岐山名校___南坡寺小学恩惠和熏陶,可惜今天的学校没有生源,已不存在了,实在令人叹惜!
4月25日 删除
1
敦刻尔克
杨柳村——多有诗意的名字!
4月25日
李润林
《杨柳村文化人》赞
杨柳名气大,
旱塬第一家。
井深三十丈,
年年缺雨下。
庄稼屡旱死,
饥饿十九八。
老天降苦难,
后生尽奋发。
读书真勤奋,
知识拼天下。
考学又创业,
才俊多发达。
昔有大秀才,
曾有教育家。
今有好官员,
更有众作家。
群星树榜样,
美名扬华夏。
喜为杨柳人,
自豪爱文化。
感谢西岐兄,
情深笔生华。
6天前
卧龙先生
要说杨栁村的文化人这两人可不能不说,:一个是谢恭解放前40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回陕在西安兴平一带从事教育曾任兴平县高中校长。一个是任伟95年考入清华大学、20年来岐山县考进清大只此一人‘连读博士后留校8年前出校从攻,先在国务院工作现为电力部司长’”)
4月26日
杰达
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啊!听过任登第老先生的国学讲座,做过任朝第老师的学生听他讲唐代文学真是享受!
4月25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5 22: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