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天下吧 关注:136贴子:1,317

【讨论】王阳明心学理论研究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


IP属地:广东1楼2017-05-06 21:51回复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终遗言


    IP属地:广东2楼2017-05-06 21:53
    回复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执着个人恩怨得失,所以烦恼叠起……


      IP属地:广东4楼2017-05-06 22:01
      回复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出自(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所以,做事之前还是先定个目标和方向吧


        IP属地:广东7楼2017-05-06 22:13
        回复
          荣辱毁誉皆泰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人心好恶定义的是非的确不用太过在意,更加不要以别人的喜恶或评价而左右了自己的心情,无恒物所以无恒情……


          IP属地:广东8楼2017-05-06 22:20
          回复
            心是快乐的根,常快活便是功夫。
            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
            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职了、失恋了、失业了等等,这些让人很难快活起来。世人多以为快乐与否在于外境,王阳明说的快乐只在一心,而且要从一心着手去做功夫。说白了,一切还要落回到自心修养上去,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心的修养越深,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IP属地:广东10楼2017-05-06 22:28
            回复
              不做就是不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
              这就是最核心的理论:知行合一
              没有实践过的事情,就是无知


              IP属地:广东11楼2017-05-06 22:32
              回复
                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5-06 22:36
                回复
                  最怕是傲字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5-06 22:37
                  回复
                    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知道轻浮傲慢处,便是良知。除去轻浮傲慢,便是格物。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5-06 22:38
                    回复
                      只求力所能及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大凡谋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量力而行需要自知之明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5-06 22:39
                      回复
                        不动心,不烦恼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IP属地:广东16楼2017-05-06 22:41
                        回复
                          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IP属地:广东17楼2017-05-06 22:42
                          回复
                            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人生,除生死外无大事。向死而生,与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念起人终究一死,万般皆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就能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成自在。


                            IP属地:广东18楼2017-05-06 22:49
                            回复
                              无私心就是道
                              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说到私心人皆有之,想想别人也有私心,能平衡私心与公理之间的关系,则越靠近大道。


                              IP属地:广东19楼2017-05-12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