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439贴子:10,031,392

贾宝玉——纳兰性德的儿子富尔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物关系之一
纳兰性德的三个儿子
长子——庶出。(贾珠原型)
早逝,留下一子——纳兰瞻岱。(贾兰原型)
因纳兰瞻岱,其母 “并诰赠一品夫人”。(李纨原型)
次子——嫡出——“宝二爷”(注意:贾宝玉)
三子——庶出。
纳兰瞻岱——贾兰原型
红楼中的贾兰,是贾宝玉的侄子。
贾兰是个好孩子。听话,懂事,上进。
贾兰的父亲,早逝。
贾兰的母亲——李纨。
李纨的[晚韶华]
——镜里恩情,[甲夹?:起得妙!]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陰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纳兰瞻岱(1697—1740年),为纳兰性德之孙。
——宝二爷的侄子。
纳兰瞻岱,是纳兰家后代最有出息的。
曽任正黄旗满洲佐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直隶古北口提督、甘肃提督等职。
纳兰瞻岱,是个好官。不贪污,不受贿,关心民情。
去世时,四十四岁。卒后谥“恭勤”。
因瞻岱,其早逝的父亲,
——“诰赠光禄大夫提督直隶总兵官都督同知”,
其寡母,——“并诰赠一品夫人”。
人物关系之二
纳兰性德的四个女儿——“原应叹息”
纳兰性德的父亲——一代权臣纳兰明珠,1708年去世。
其时,纳兰性德的前三个女儿,均已去世。
均不满三十岁。
最小的女儿,——四女,二十四岁了,没有出嫁。
红楼中的四姑娘——惜春,出家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纳兰性德的第四女——惜春原型?出家了?
纳兰性德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
——宁古塔的最高统治者。(待考)
宁古塔,是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红楼中的三姑娘——探春,远嫁。
——“千里东风一梦遥”。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纳兰性德的第三女——探春原型?
另外注意:张爱玲考证,早期稿本中,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四姐妹,同父。
人物关系之三
——裕瑞的“叔传说”
纳兰性德和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好友。
纳兰性德的儿子,
——曹雪芹的“叔”
纳兰性德的女儿,
——曹雪芹的“姑”
裕瑞《枣窗闲笔》,
——“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姓曹。”
——“闻其所谓宝玉者,尚系指其叔辈某人,非自己写照也。所谓元迎探惜者,隐寓原应叹息四字,皆诸姑辈也。”
裕瑞(1771年-1838年),清朝宗室。豫亲王多铎五世孙。裕瑞的《枣窗闲笔》是第一部研究《红楼梦》的专著。
裕瑞是荣国公的后代。裕瑞的话,应当重视。
(参见《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人物关系之四
纳兰明珠——贾代善
纳兰明珠,纳兰性德的父亲。
纳兰明珠,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相。
确定纳兰明珠为贾代善原型的理由,
——纳兰家和红楼梦有密切关系。
乾隆皇帝曾说《红楼梦》:——“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曹雪芹家和纳兰家,世交。
曹雪芹高祖曾担任阿济格王府的长史。
(黄一农《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纳兰性德和曹寅是好友。
纳兰明珠是荣国公的女婿。
——阿济格正妃第五女嫁明珠。
(参见《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1楼2017-05-08 23:30回复

    人物关系之五
    ——开国第四代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
    荣国公——贾代善——贾政——贾宝玉
    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宝二爷
    第五回——宁荣二公,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宝二爷,纳兰性德的嫡长子,纳兰明珠的嫡长孙。
    人物关系之六
    ——龙、凤凰
    贾宝玉——“活龙”(赵姨娘语)
    贾宝玉——凤凰(金钏语)
    皇太极的生母,为纳兰家的姑娘。
    清太祖努尔哈赤+纳兰家的姑娘——皇太极——顺治——康熙
    血缘上,宝二爷和康熙,有相同成分。
    另外,纳兰家,为荣国公的后代。
    (参见《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多尔衮,生前,皇父摄政王。身后,追封为“清成宗”。
    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从血缘血统上看,
    作为纳兰家的嫡长子,嫡长孙的宝二爷,
    具有,
    ——“活龙”凤凰的自我意识。
    人物关系之七
    ——大观园“三里半大”
    大观园——畅春园+自怡园
    畅春园,
    ——位于北京海淀区,圆明园南,北京大学西。畅春园是1684年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后启建。
    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景色清幽。
    自怡园,
    ——纳兰明珠建。位于畅春园“西二里”。
    大观园为宁国府和荣国府共建。
    宁国府花园——皇家的畅春园
    荣国府花园——纳兰家的自怡园
    畅春园+自怡园——大观园
    第十六回:
    ——贾蓉先回说:“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庚辰侧批:简净之至!]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庚辰侧批: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
    注意:“从东边”“转至北边”“三里半大”。
    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
    自怡园,位于畅春园“西二里”。
    “三里半大”,谁家花园这样大?
    ——畅春园+自怡园
    “三里半大”——具有唯一性。
    (“草根红米”的《大观园原型考》,可供参考。
    “草根红米”认为,大观园即畅春园,提出了许多有说服力的证据。)
    人物关系之八
    ——宝二爷的13至17岁
    宝二爷13——17岁,在自怡园生活。
    康熙皇帝,经常到自怡园。
    纳兰家人,经常到畅春园参加各种活动。
    以上为史实,均有文字记载。
    大观园为皇家和纳兰家共建。
    畅春园+自怡园——大观园
    红楼中,关于大观园的描写,是写实。
    人物关系之九
    甄宝玉——曹雪芹
    “草根红米”的《大观园原型考》,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
    修建畅春园,曹雪芹的爷爷——曹寅,
    被“摊派”白银,
    ——五万两。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修建大观园,贾琏问:
    ——“这一项银子动那一处的?”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
    注意:“五万两”
    曹寅的“五万两”,江南甄家的“五万两”
    结论:江南甄家——曹家
    甄家的甄宝玉——曹寅的孙子曹雪芹
    再次注意:曹雪芹不是贾宝玉。
    宝二爷——贾宝玉
    曹雪芹——甄宝玉


    2楼2017-05-08 23:31
    收起回复

      人物关系之十
      ——生日
      周汝昌考证,
      贾宝玉的生日——“四月二十六”。
      宝二爷的生日,——四月末。
      (《纳兰性德行年录》 赵秀亭 冯统一)
      人物关系之十一
      ——进士
      贾宝玉,中了举人。
      有人指出,皇帝阅卷,是殿试的待遇。
      贾宝玉参加的是进士考试。
      宝二爷,康熙三十九(1700年)年
      ——庚辰科进士。
      《明珠相国墓志铭》:
      ——“孙五人:长福哥、早卒;次富尔敦,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次福森,皆性德出;次永寿,次永福,皆揆方出。孙女四人:长适翰林院侍讲高其倬,次适翰林院侍讲学士年羹尧,次适马喀纳,皆先卒,次未字,皆性德出。”
      富尔敦——宝二爷——贾宝玉
      人物关系之十二
      ——罪
      甲戌本凡例
      ——“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注意:贾宝玉自认有罪。
      宝二爷,
      ——有“获罪”经历。
      剑锋冷然的博客,提供了一个奏折。
      ——《步军统领隆科多奏报访查奎绪家人钱二出逃缘由折》。
      通过这个奏折,可以得知:宝二爷曾经“获罪”。
      (参见《剑锋冷然的博客》)
      人物关系之十三
      ——销声匿迹
      纳兰明珠,权势熏天。
      纳兰性德,文名盖世。
      宝二爷作为纳兰家的嫡长子、嫡长孙,应当是名人,明星。
      宝二爷又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一定是显耀一时。
      可是,关于宝二爷的历史资料非常非常少,
      ——这有些奇怪。
      贾宝玉,出家当和尚。
      宝二爷销声匿迹。——出家了?
      关于宝二爷——富尔敦的点滴资料,
      《剑锋冷然的博客》有考证。
      人物关系之十四
      ——纳兰家在雍正朝
      康熙晚期,纳兰家卷入皇子们的储位斗争。
      1720年,康熙九皇子的三格格,嫁,
      ——纳兰性德的侄子。
      纳兰家,和九皇子是儿女亲家。
      1726年(雍正四年)初,纳兰家的女婿——年羹尧,
      被赐死。
      1726年八月,纳兰家的亲家——九皇子,
      死于看守场所。
      1727年二月,纳兰家的媳妇——九皇子的女儿,
      上吊自杀。
      纳兰家在雍正朝遭到沉重打击。
      1728年,纳兰家的“世交”“老亲”——曹家,
      被抄家。
      其时,曹雪芹14岁——13周岁。
      人物关系之十五
      ——秦可卿的判词
      纳兰家的媳妇,九皇子的女儿——秦可卿原型。
      (参见《红楼梦是时间精准的历史文献》)
      九皇子和纳兰家,结为儿女亲家,为政治联姻。
      据说,当时,纳兰家富裕异常。——拥有白银“八百万两”。
      九皇子,因为这桩婚姻,一跃成为诸皇子首富。
      ——“百万富翁”。
      这笔现金,直接或间接,资助了雍正的对手,
      ——八皇子一党的活动。
      雍正四年(1726年),八皇子一党,惨遭打击。
      八皇子、九皇子,先后死于看守场所。
      ——传说,是被毒死的。
      九皇子的女儿,纳兰家的媳妇,——“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
      秦可卿的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关于,秦可卿的死亡,
      主要责任——皇家——宁(造衅开端)
      次要责任——纳兰家——荣(漫言不肖)
      (参见《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是宝二爷,对皇家事的谴责;
      对自己家事,——纳兰家事的,批判和反省。


      3楼2017-05-08 23:31
      收起回复

        曹雪芹——甄宝玉,对应关系。
        一,四次接驾
        第十六回——赵嬷嬷道: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庚辰侧批:口气如闻。]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侧批:点正题正文。]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庚辰侧批: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
        据说,在清朝历史上,接驾四次的,只有曹家。
        二,“五万两”白银
        修建大观园——江南甄家的“五万两”
        修建畅春园——曹寅的“五万两”
        三,“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
        第十六回
        ——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庚辰侧批:对证。]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甲戌侧批:是不忘本之言。]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甲戌侧批:最要紧语。人苦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
        四次接驾,修建畅春园,等等,
        ——“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
        ——曹家亏空了。
        四,曹寅的两个女儿在北京
        曹寅有两个女儿,萧奭《永宪录续编》载:“寅,字子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
        长女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次女嫁某蒙古王子为妃。
        第五十六回
        ——贾母因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贾母听了,忙命人带进来。
        ——贾母笑问道:“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来。”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人家没有?”四人道:“尚没有。”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 ,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四人笑道:“这是老太太过谦了。”
        注意:甄家的“大姑娘”“二姑娘”,在北京。
        五,甄宝玉在南京
        第五十六回——史湘云说贾宝玉:
        ——“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很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
        一般认为,曹雪芹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4楼2017-05-09 23:20
        收起回复

          关于曹雪芹的出生时间,历来有争议。
          如果,曹雪芹——甄宝玉,成立,
          那么,曹雪芹的出生时间是1715年。
          第七十四回,探春说甄家抄家了。
          第七十五回,尤氏强调,上了“邸报”。
          曹家被抄是1728年。——第七十四回是1728年。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过年。
          第五十六回是1727年——甄宝玉13岁(书中写明了)。
          甄宝玉——曹雪芹,出生于1715年。


          5楼2017-05-09 23:21
          收起回复
            看了看楼主这个主题贴的内容,基本还是在红学家们的泥坑里挣扎,这种研究,意义不大,也是要被一笔勾掉的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10 07:08
            回复
              红学家的功绩,主要是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至于对《红楼梦》的研究,基本属于0,而楼主跟着红学家,跑了这0里边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10 07:15
              收起回复
                哈哈哈哈哈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10 07:47
                收起回复
                  卢雨蝉死后才有别人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10 07:48
                  收起回复
                    太长,只看了前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10 10:18
                    收起回复
                      为什么不是纳兰性德的弟弟纳兰揆叙呢?


                      IP属地:山东11楼2017-05-10 10:39
                      收起回复
                        《红楼梦和纳兰揆叙之前言》
                        率秋玲
                        以下转——
                        《红楼梦》写的谁家的事?说法很多,曹家事,明珠家事、清世祖和董鄂妃事,和珅家事等。明珠家事的支持者和相关记载是比较多的。
                        赵烈文《能静居笔(日)记》:“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庙曰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后遂以此书为珠遗事。”
                        乾隆年间红迷周春《阅红楼梦随笔》:“相传此书为纳兰太傅而作”。
                        徐珂《清稗类钞》:“《红楼梦》一书,所载皆纳兰太傅明珠家之琐事。”
                        粱恭辰《北东园笔录》:“《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
                        俞樾《小浮梅闲话》:“《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子,名成德,字容若。’”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世所传《红楼梦》贾宝玉,盖即容若也。”等等。
                        类似说法不再一一列举,中华书局出版的《红楼梦资料汇编》中收集广泛,可为参考。——


                        12楼2017-05-10 22:31
                        收起回复
                          知道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10 22:58
                          回复
                            乾隆就说是明珠家事也
                            以乾隆之聪慧,想必有些道理


                            14楼2017-05-10 23:09
                            收起回复
                              以下为网友“感性的LQ333”的言论——

                              ——“曹家事”还是“明珠家事”,估计两个都有点,“家事”本来就是个扯淡的概念,更恰当的说法是“原型”。《红楼梦》里的情节,与明珠家事的契合度远高于与曹家家事的契合度。
                              1)抄家是两家都发生的事情
                              2)荣宁公是世袭罔替的王公,曹家不过是皇家的家奴,政治地位天壤之别,明珠则是位极人臣的权臣,政治地位甚至高于荣宁,只是没有“世袭罔替”。
                              3)曹家没有人中过进士,纳兰是进士出身,贾宝玉参加的科举名义上是举人,但实际上皇帝阅卷却是殿试的待遇。
                              4)曹家在江南,明珠家在北京,荣宁家也在帝都,
                              5)明珠被罢官之后被重新起用,曹家被抄家之后没有再被起用。明珠家事符合红楼梦的“中兴”。
                              “传记文学”本来就是个自相矛盾的概念,传记要求真实,文学则要求虚构。胡适等没有能够把握文学作品与其“原型”的关系,“家事说”本身是个反文学的理解。
                              所以,如果一定要追究“原型”的话,把贾家对应明珠家,把甄家对应为曹家,倒显得更靠谱一些。
                              但书中甄贾两家的涵义,本来也是一个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话题,有说“甄就是贾”,批语里说“传影”,怎么个“传”法,也是毫无定论。但现实里明珠倒霉的时候,曹寅还不到30岁,曹家被抄更是40年以后的事。——


                              15楼2017-05-11 23: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