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的挺好,起码有了点艺术美的享受。
嗯,挺好,老夫聊发了少年狂。
难得因为这种环境的艺术感而冲动。

吃得好,心情就好,十点半了,不知今天的小文,是否还能赶上明天凌晨的末班车。(已经晚了)
那就再来个长话短说?
今天是第二篇“走出去”的小文,试吃的对象就是传说中的薛城汉城客。

之所以定义成传说,那时因为公众号成立以来,收到了很多薛城本地人的强力推荐。
真的挺好的。
——薛城区汉城客时尚主题餐厅试吃记。


餐厅的门不大,可往里走真的很深,刚一进去是几张被腿部被挖空的桌子,基本坐在和地面几乎同等高度的垫子上。
由于当天吃饭的场合略显正式,开始时,我还真怕我腿伸不进去,那岂不就真尴尬了。
不动声色的弯腰,尝试着慢慢把腿伸进去,竟然完全OK。
惊出了我一身冷汗。

递上菜单,不是特别精致,上面的图片则更糙一些,若是初到此处吃饭的食客,想必会因为菜单而降低不少食欲。

菜单上的整体标注和一般韩式烤肉店差别不大,拌饭、火锅、烤肉等该有的都挺全乎。
对面的姑娘表示晚上不怎么吃东西,我把菜单呈上,能看出她不点也不好意思,于是就很礼貌的要了一个炸地瓜球和一个水果沙拉。

我接过菜单,要了一个特级肥牛,一个极品肥牛,两个猪肉串,一个扇贝、一份老醋花生以及一碗冷面。

由于腿部深陷其中,起身一次十分费劲,所以到也省了等菜拍拍拍。

点完餐后,服务员端上来几个免费的小菜,有咸菜条,海带丝和一个妙脆角的东西,看样子就不太好吃,试了试,果然和那些地摊上早点的免费咸菜差不多。
一个韩式料理店,为啥要送这个东西?
搞不懂。

这种坐姿倒也没有那么舒服,所带来最大的不便就是服务员擦桌子和上菜时贼费劲,若是不巧有个饭渣掉到下边儿,还真不大好拾。
唉,瞎操心!


肉来了,上菜的这位女士应当是位店长,长的那叫一个漂亮哟,关键是个子还高,身材更好,唉,景景的我一个劲想问人家要手机号。
若有机会再去,一定得死皮赖脸地达成这个愿望,甭管人家有没有对象。


上来的两盘牛肉看着成色还行,肥肉分布比较均匀,虽不像澳洲牛肉那样有斑点的雪花,但这个,在我们身边,起码算是个好牛肉了。
一盘牛肉较薄,上面摸了一层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另一盘较厚,肉也显得更瘦一些,二者的部位也许还是有些不一样。

漂亮的店长同志放下牛肉后就忙着给那盘较厚的牛肉抹油,看得我都快醉了。

生火,烤肉,没想到这炭火这么猛,铁盘还没放一会儿就热的不要不要的,薄肉刚一放上去,就发出了滋滋的声音,很快便粘在了铁盘上。
唉,别看是做饭老手,这烤肉吃的还真是少,好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也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炭火的温度太高了,也没有可以调节的方式,每放一块儿肉,就得粘上一点,即使频繁换铁盘,还是一会儿就粘上了。
总不能把眼前这几块肉都烤好,然后就这么干放着吧。
也许换成油质较多的五花肉,会好上一些。


薄肉的口感挺好,像极了平时吃的那种酸汤肥牛里的牛肉,很薄,略筋道,但由于火候没掌握好,有那么一丁点柴,不过还好啦,一切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厚肉的口感较“强壮”一些, 带着十分浓厚的牛肉原味,需要你用些力气,花些时间去细细咀嚼,越嚼越香,只是有那么一些塞牙。

只可惜烤肉的蘸酱过了很一会儿才上来,认不清都是什么酱,看哪个舒服就蘸哪个吧。

水果沙拉和地瓜球并不是我的专长,没吃,所以也不知是个啥味儿。

老醋花生的样子很精致,里面添加了一部分黄瓜丁和洋葱丁,甚至还有一些红椒丁,什么都好,可就是老醋的味道太轻了,糖醋汁浇的太少。

期间还有两串猪肉串,烤的还真挺好,慢工细火精心烤制而成,盐味也刚刚好,肥肉的油也析出了一些, 两元一串,也不是很贵,如果单是卖这个猪肉串,应当也会吸引不少的吃货。

8元的扇贝的实在是太小了,而且感觉并不是最新鲜的那种,好像是半成品后又加热似的,肉很紧,没什么鲜味儿。

最觉得好吃的还是这碗冷面,因为它真的很冷!!!!
只是用手碰了一下碗,真心冰冷冰冷的。
面条里有一大片牛肉,半个鸡蛋,几片酸白萝卜,还有一勺冷面中经常见到的辣酱。

冷面从表面上来看,比之前吃过的面条要显得坨一些,略微有些粘在一起。
但粘带来的好处就是面条较软,不像其他冷面那样坚硬无比,入口后满嘴乱窜,嗯,只要是软的东西,我都喜欢啊。

除去口感不说,从味道上来讲,这也是自打吃冷面以来,个人觉得最好吃的一碗。
汤的味道不冲,酸味等其他调料味并不是很明显,略甜,好喝。而且酸白萝卜也很难在别处吃到。
这种白萝卜,就是之前说过的那种酸酸甜甜的腌萝卜片,非常提味。

用餐期间,正处晚饭高峰时期,可店内的食客却并不很多,看似比较好的地方为何人这么少呢?
难道这不是一个恋爱的季节么?

吃完结账,两人共花费113元,当然,我一人可能就花掉了了90元,但只要吃的高兴,管那么多干啥?
千金难买你高兴,只要当时你是快乐的,就不要总顾三顾四。
你说呢?

总体而言,传说中的这个汉城客,还真比那些三流四流的韩餐小吃好了许多,无论从硬件软件来看,都是一个很好的约会,小聚的好地方。
尤其是那位店长姑娘
She must be an angel
With a smile on her face

听薛城本地人说,此处刚开业时经常爆满。
也许是好奇心下降,又也许是夏天吃饭人群逐渐转至练摊,在汉城客吃饭的人们相比于刚开业时,实在是少了许多。
但,这些理由都不影响他是一个较优秀餐厅的事实。
最后,还是建议把那几样免费赠的小菜去掉吧,出力不讨好,何必呢。
嗯,挺好,老夫聊发了少年狂。
难得因为这种环境的艺术感而冲动。

吃得好,心情就好,十点半了,不知今天的小文,是否还能赶上明天凌晨的末班车。(已经晚了)
那就再来个长话短说?
今天是第二篇“走出去”的小文,试吃的对象就是传说中的薛城汉城客。

之所以定义成传说,那时因为公众号成立以来,收到了很多薛城本地人的强力推荐。
真的挺好的。
——薛城区汉城客时尚主题餐厅试吃记。


餐厅的门不大,可往里走真的很深,刚一进去是几张被腿部被挖空的桌子,基本坐在和地面几乎同等高度的垫子上。
由于当天吃饭的场合略显正式,开始时,我还真怕我腿伸不进去,那岂不就真尴尬了。
不动声色的弯腰,尝试着慢慢把腿伸进去,竟然完全OK。
惊出了我一身冷汗。

递上菜单,不是特别精致,上面的图片则更糙一些,若是初到此处吃饭的食客,想必会因为菜单而降低不少食欲。

菜单上的整体标注和一般韩式烤肉店差别不大,拌饭、火锅、烤肉等该有的都挺全乎。
对面的姑娘表示晚上不怎么吃东西,我把菜单呈上,能看出她不点也不好意思,于是就很礼貌的要了一个炸地瓜球和一个水果沙拉。

我接过菜单,要了一个特级肥牛,一个极品肥牛,两个猪肉串,一个扇贝、一份老醋花生以及一碗冷面。

由于腿部深陷其中,起身一次十分费劲,所以到也省了等菜拍拍拍。

点完餐后,服务员端上来几个免费的小菜,有咸菜条,海带丝和一个妙脆角的东西,看样子就不太好吃,试了试,果然和那些地摊上早点的免费咸菜差不多。
一个韩式料理店,为啥要送这个东西?
搞不懂。

这种坐姿倒也没有那么舒服,所带来最大的不便就是服务员擦桌子和上菜时贼费劲,若是不巧有个饭渣掉到下边儿,还真不大好拾。
唉,瞎操心!


肉来了,上菜的这位女士应当是位店长,长的那叫一个漂亮哟,关键是个子还高,身材更好,唉,景景的我一个劲想问人家要手机号。
若有机会再去,一定得死皮赖脸地达成这个愿望,甭管人家有没有对象。


上来的两盘牛肉看着成色还行,肥肉分布比较均匀,虽不像澳洲牛肉那样有斑点的雪花,但这个,在我们身边,起码算是个好牛肉了。
一盘牛肉较薄,上面摸了一层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另一盘较厚,肉也显得更瘦一些,二者的部位也许还是有些不一样。

漂亮的店长同志放下牛肉后就忙着给那盘较厚的牛肉抹油,看得我都快醉了。

生火,烤肉,没想到这炭火这么猛,铁盘还没放一会儿就热的不要不要的,薄肉刚一放上去,就发出了滋滋的声音,很快便粘在了铁盘上。
唉,别看是做饭老手,这烤肉吃的还真是少,好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也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炭火的温度太高了,也没有可以调节的方式,每放一块儿肉,就得粘上一点,即使频繁换铁盘,还是一会儿就粘上了。
总不能把眼前这几块肉都烤好,然后就这么干放着吧。
也许换成油质较多的五花肉,会好上一些。


薄肉的口感挺好,像极了平时吃的那种酸汤肥牛里的牛肉,很薄,略筋道,但由于火候没掌握好,有那么一丁点柴,不过还好啦,一切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厚肉的口感较“强壮”一些, 带着十分浓厚的牛肉原味,需要你用些力气,花些时间去细细咀嚼,越嚼越香,只是有那么一些塞牙。

只可惜烤肉的蘸酱过了很一会儿才上来,认不清都是什么酱,看哪个舒服就蘸哪个吧。

水果沙拉和地瓜球并不是我的专长,没吃,所以也不知是个啥味儿。

老醋花生的样子很精致,里面添加了一部分黄瓜丁和洋葱丁,甚至还有一些红椒丁,什么都好,可就是老醋的味道太轻了,糖醋汁浇的太少。

期间还有两串猪肉串,烤的还真挺好,慢工细火精心烤制而成,盐味也刚刚好,肥肉的油也析出了一些, 两元一串,也不是很贵,如果单是卖这个猪肉串,应当也会吸引不少的吃货。

8元的扇贝的实在是太小了,而且感觉并不是最新鲜的那种,好像是半成品后又加热似的,肉很紧,没什么鲜味儿。

最觉得好吃的还是这碗冷面,因为它真的很冷!!!!
只是用手碰了一下碗,真心冰冷冰冷的。
面条里有一大片牛肉,半个鸡蛋,几片酸白萝卜,还有一勺冷面中经常见到的辣酱。

冷面从表面上来看,比之前吃过的面条要显得坨一些,略微有些粘在一起。
但粘带来的好处就是面条较软,不像其他冷面那样坚硬无比,入口后满嘴乱窜,嗯,只要是软的东西,我都喜欢啊。

除去口感不说,从味道上来讲,这也是自打吃冷面以来,个人觉得最好吃的一碗。
汤的味道不冲,酸味等其他调料味并不是很明显,略甜,好喝。而且酸白萝卜也很难在别处吃到。
这种白萝卜,就是之前说过的那种酸酸甜甜的腌萝卜片,非常提味。

用餐期间,正处晚饭高峰时期,可店内的食客却并不很多,看似比较好的地方为何人这么少呢?
难道这不是一个恋爱的季节么?

吃完结账,两人共花费113元,当然,我一人可能就花掉了了90元,但只要吃的高兴,管那么多干啥?
千金难买你高兴,只要当时你是快乐的,就不要总顾三顾四。
你说呢?

总体而言,传说中的这个汉城客,还真比那些三流四流的韩餐小吃好了许多,无论从硬件软件来看,都是一个很好的约会,小聚的好地方。
尤其是那位店长姑娘
She must be an angel
With a smile on her face

听薛城本地人说,此处刚开业时经常爆满。
也许是好奇心下降,又也许是夏天吃饭人群逐渐转至练摊,在汉城客吃饭的人们相比于刚开业时,实在是少了许多。
但,这些理由都不影响他是一个较优秀餐厅的事实。
最后,还是建议把那几样免费赠的小菜去掉吧,出力不讨好,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