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莜睆睆吧 关注:5贴子:3,662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读书帖。


IP属地:浙江1楼2017-05-16 15:53回复
    幸运的人让人更加幸运,不幸的人种种不幸。主角光环MAX。
    【2017.05.13《傲慢与偏见》】


    IP属地:浙江2楼2017-05-16 15:53
    收起回复
      2025-05-22 08:06:56
      广告
      和爱人说知己,和知己说爱人
      【2017.5.21《人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21 12:59
      回复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都是中文却没看懂,看了别人看了这本书的感想,还是还没看懂。今儿看了一篇文章《一种美味》,哇!那是一篇读者都不懂自己最后一句话的文章却被用来作为高考的阅读理解,很神奇的一件事情。诗词中,斟字酌句,每个字句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而现在的书现在的文章都为了高深而高深,为了独特而瞎jb写。最后,这本书,我还是没看懂,或许随着年龄增长智慧累积,回过头再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吧!
        【2017.06.08《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08 23:21
        收起回复
          羊的门,很棒的乡土、官场小说。故事发生在豫中平原上,一位乡村老支书耕耘了四十年,手眼可通中央,村子枝繁叶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是平原出来的人,有的人活的是“气”,有的人活的是“胆”,有的人活的是“小”,…没有高低,无分优劣,都是为了活下去。书中有几个小人物很有特点,有个匠人刘全,平时蔫蔫的,拿起瓦刀(建筑用具)立马精神抖擞,有个奇人嗑瓜子有绝活,不用手瓜子磕的飞起,绝的是瓜子皮能吐出一幅字画,不一一列举,里面的小人物让我联系到了前天读的《俗世奇人》,小人物的世界也是自有天地。
          陕西有三驾马车,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今天才知道,河南有个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门》《生命册》,另外两部我会抽空再读。期待发现更多的优秀乡土、风情小说,我想了解更多地区。
          以上是摘自我们一个群员 时间 关于《羊的门》的读书有感。
          恰好这一天我也看完了陕西三驾马车之一《白鹿原》,全书围绕白鹿村展开了中国由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之间的故事。这里我想讲两点,我是因为电影电视剧才看的小说,电影定位情色、历史,电视剧定位传奇传记,但是这两个都是以人物爱情为主线,但我在小说里倒觉得这个爱情线略淡,在那个婚姻大于爱情的年代,小娥对黑娃是爱情,但悲剧,白孝文对小娥是爱情,也悲剧。朱先生与朱白氏,白嘉轩与仙草是婚姻,却让人更来得羡慕。对了,这里回应一下“一见钟情”,朱先生对朱白氏便是一见钟情,白头到老。
          第二,关于好人与坏人。小时候我们的世界不是好人便是坏人,但随着长大,我们明白了好人也有伪善,坏人也有迫不得已才开始去体谅别人,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全书我觉得,除了战争,都是没有太坏的人,不过是战争年代,饥荒背景下求生存的小人物,也是那个时候中国农村真真切切的一些缩影,无可批判,比起现在,也只是唏嘘不已。
          【2017.07.24《白鹿原》】


          IP属地:浙江6楼2017-07-31 09:13
          收起回复
            一直分不清楚《边城》和《围城》,就买了一本《边城》看看。整本书很小清新,文字细腻,在看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体会,不过是个儿女情长却有点感伤的故事。很赞同傩送对翠翠爷爷的评价,弯弯曲曲不利索,而后想想,其实这个故事结局是悲是喜不知道,但是整个过程对于每个人都是有遗憾的,无论是丧子丧兄失去爷爷,我觉得是时代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机缘巧合。
            然后查资料顺道看了系列作品《三三》《渔》,沈从文到底还是个细腻的文学作家,不恢宏略显秀气。大概我还是喜欢情节复杂出人意料的小说吧,总觉得这类文章无关痛痒。
            【2017.07.26《边城》】


            IP属地:浙江7楼2017-07-31 09:19
            收起回复
              emmmm……这几天真是两天一本书,挺充实的也不去贴吧找人听故事了。这是一本我为了凑活动买的书,什么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作者成名作。全书看的我略略无聊,关于主人公为母亲出殡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描述了一个颓丧的中年男子偶然发现了自己年轻时候拍的一个视频,视频里只有一个男人不断的抽烟,一根接着一根,群里的小伙伴听了我这样的描述都觉得那本书好无聊,我也觉得。但是那种失望和无聊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也都会做,呆呆的看着一样东西,久久的坐着不说话都和视频里不断的抽烟相类似的行为。
              说回到那本书,前半段送葬,后半段杀人定罪,百度一下也会告诉你这是本荒谬的书讲着一个脱离世界荒谬的人被这个荒谬的社会所排挤和唾弃。这本书很具时代性,但是这样脱离世界的主人公,洒脱事不关己又是谁可以做得到呢?
              【2017.07.28《局外人》】


              IP属地:浙江8楼2017-07-31 09:28
              收起回复
                很久没有更读书帖子了。
                《红与黑》真是太难啃了,和群里的小伙伴一起啃的,只有一些些啃完了,还有些放弃了,我看完乐一大半就看起了《呼兰河传》。
                说实话,《呼兰河传》感觉没多大意思,就是萧红对儿时回忆的一个记录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下人们淳朴无知、善良肆意的民风。我一直以为是陕北的文章,原来是黑龙江那边的。真的是冷啊。
                前文看的睡着,后面团圆媳妇和冯歪嘴看的还是有点感触。一个因为封建迷信的风俗传统害死了,一个该失去希望的人却勇敢活下来了。挺有感触,也挺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以上。
                【2017.09.16《呼兰河传》】


                IP属地:浙江9楼2017-09-16 17:14
                收起回复
                  2025-05-22 08:00:56
                  广告
                  最近调整了状态,重新开始看一些中短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凑单买的,前期看的有点无聊,后面为盖茨比不值,为黛西的无知没有方向而无力,为汤姆的恶毒感到痛恨和理解,也钦佩乔丹的洒脱随意。男主人公就像个摄影机,侧面记录了盖茨比的爱情,盖茨比的前世今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兜兜转转都会像黛西一样在金钱和不知所措的未来迷失自己,最后放弃选择,人生不就是如此,顺其自然,因果注定。
                  也其实每个人都会像盖茨比一样,穷其一生追求心中的梦,为梦痴狂,我比较理解盖茨比的执着,那是一种让生活继续下去的支柱,也是证明活着的一种存在,或者还是一种对现发生的一种不甘,不愿放弃,不愿醒来,很执着很幸福也很苦涩。
                  穷其一生的追梦人,到死还有个梦,应该比生无可恋会好那么一点点吧。
                  盼我们每个人都能愿有所偿,所执着的有意义,是个有希望的逐梦人。
                  【2017.09.21《了不起的盖茨比》】


                  IP属地:浙江10楼2017-09-21 09:43
                  收起回复
                    《金银岛》这本书吧,据说是英国小孩子从小看到大,与中国孩子看大的西游记同等地位。但我觉得吧,其主人公经历曲折连三打白骨精都比不上还想与西游记媲美,我呸!
                    开篇说是给男孩子看的,我呸!我大天朝的巾帼就不服了。
                    这本书比较适合儿童阅读,我这个年纪读已经没多大意思了。
                    有一点想不通啊,最坏的坏蛋还能拿了点钱逍遥自在去了,好的坏蛋酗酒死了,一般的坏蛋放任岛上自生自灭,那不就是说做人要做大坏蛋吗?还有哦,最坏的坏蛋跑了,有种看完还有续集的感觉,好像欧美那边的故事都爱一季两季三四季,老太太的裹脚布。
                    书后面还附了一个短篇《化身博士》,emmm就在我没意思的看着看着就完了,结局没怎么看懂我就去百度百科,说整本书都是在说人性的两面,素啊,我也看出来了啊,但是结局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里我就发现我看书喜欢追根问底,要个结果,很多国外名著不像中国求一个具象结局,偶尔一部第七天就来个结局意味深长,引发读者深思。其实《化身博士》的结局就不是具象或者抽象的,就是没结局,你了解全本书想表达什么就行了。
                    【2017.09.24《金银岛》】


                    IP属地:浙江11楼2017-09-25 09:11
                    收起回复
                      《时生》这本书是今年六一的儿童节礼物,在此感谢有关人士的馈赠。
                      “我是你的儿子,宫本先生,我来自未来。”
                      当时看简介就觉得是个很匪夷所思的故事,孩子穿越到了过去与年轻的父母相遇,和电影《乘风破浪》应该有点相似之处的。
                      看的时候沉迷于情节的紧凑连贯,顺便期待孩子与父母会有怎么样的故事。
                      看到最后那一句“时生,我在花屋敷等你!”
                      说实在话,其实我不知道前文哪里出现了花屋敷,因为看的很随意,我相信大部分人在看前文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我于是就去翻,到底是哪里出现了,我翻了宫本拓实父亲住的地方,母亲住的地方,最后翻到了他们初见的地方我才明白,原来如此。
                      这才被作者的细致所打动,也是这一句话说明了时生听到了宫本拓实在病床上的呐喊,也恍然大悟时生那一句:线索太少了,我只好在这里等你。
                      时生从出生到最后死亡,他都是爱着父母,感激父母带给自己短暂的一生,感谢父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美好。同时也回答了宫本太太,也就是丽子的那句话:真想问问孩子:到世上走一回是什么感觉?他感到幸福吗?他恨不恨我们将他带到人间?
                      是啊,我们人活一世,究竟有没有疑惑过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光着屁股出生,舔着烈焰化为灰土,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是用书里一句话回答:只要想到你能活下去,即便在现在这一瞬间,我也已经感受到了未来。
                      以孩子作为生命的延续,不单是古时那种血脉的传承,更是一种寄托。百年之后不会有我,也不会有你,也没有一个像我一样思想的人存在,我看不到2100年的高科技更感受不到将来的岁月变迁,但是会有一个人代替我去感受,那就是未来,时间徐徐,生命不息。
                      顺便谈一下生与养的问题。以前一直认为孩子是麻烦的,也是顺其自然的,现在也还是顺其自然的。只是说对于孩子,他还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未来,但是我要给他家庭和睦的安全感,我也希望他可以告诉我他来到这个世界很幸福,感谢我这个母亲将他生下来。
                      很好的一本书,生与死,生与养,爱与未来。
                      【2017.09.30《时生》】


                      IP属地:浙江12楼2017-09-30 10:26
                      收起回复
                        昨儿看完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但是没有很强的写读后感想法,就拖到了现在。
                        暗恋,就是每一个胆小者的无尽折磨。
                        陌生女人将自己短短大半生都剖露给男主,不求一份怜悯,只是倾诉和告知,我喜欢你,我爱你,仅此而已。
                        昨天看了几篇书评,其中有几句话蛮对的。其实男主只是女主儿时回忆里的一道亮光,不是这一道,也有下一道,女主爱上男主是因为他向她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她原来窘迫生活的,优雅有序的世界,他让她知道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因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爱上了带她进入这个世界的人。
                        关于书,我还想谈一个点,男主在最后感受到了阴冷的风从另外一个世界穿过这扇门吹进了他紧闭的房间。有人说男主在这一刻已经爱上了女主,可我觉得不尽然。我认同男主因为这个故事有所感触,但我并不觉得男主会因为这一份震惊浓烈的爱意而爱上一个人。由上文男主对每一个女人都是温柔多情,以及他作为一个作家,没有细微的观察和记忆,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腻。可见男主活的洒脱随意,将来他仍旧过着以往的生活,或许只有夜深人静时,那个深爱着他的女人的身影才会缓缓浮现,逐渐清晰。
                        此刻,2018年2月8日12点,一个月前的省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但是我不敢查,读书群里有个孩子说这怕什么,什么成绩出来了都是第一时间查,差了难过两天就是了。是的,她比我勇敢,很勇敢,也有可能是我太胆小了,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我曾经喜欢过一个人,将近五年的时间,跨越了我整个学生时代。我已经忘了为什么会喜欢,也忘了什么时候不喜欢了,可是我清楚的明白我喜欢的是什么, 是小时候他爽朗的笑,渐渐的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他的我。也有人说书中的陌生女人其实很自私,她其实爱的是自己,对自己纯洁爱情的骄傲。我可能就有点这个心理吧,我爱那个时候的自己,爱那个肆意的年纪。
                        不同于陌生女人的做法,我可能就是很胆小,我没有改变自己,更没有很努力地靠近他,有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认命感。
                        这场暗恋的情不知所起,也在多年后当我和他一起网吧通宵结束后躺在一张床上后平静结束。没有任何的暧昧和其他情愫,单纯的通宵结束后的困得要死睡几个小时而已。后来我把那个网吧的会员卡收进了小匣子,什么初见时天天记录的日记,什么为他学四国军棋,什么一起打篮球下军旗,什么共同跑在初中僵硬的水泥地上,什么当我失意重高提前招他说你掉得多了就成习惯了,什么将来他结婚了我要远走西藏,什么你不做我嫂子真是可惜了,什么他知道吗,这场暗恋,到这就已经完全结局了。
                        暗恋那,每个人都会有吧,或是出自欣赏,或是真的在你人生低谷帮助你站起来,或是从小就陪在你身边的青梅竹马,这些人是否仍旧在你的人生里,还是已经成为了你的故事,都不可忘却却已然忘记不是吗。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我爱你,以我整个的一生,无论你在我身边与否。也许,在我内心深处也会感到寂寞,疼痛。但我以我的方式爱你。这已然成了我的事,与你无关。(歌德)
                        【2018.02.0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IP属地:浙江13楼2018-02-08 16:55
                        收起回复
                          昨晚看完了《人间失格》,全书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的否定的过程,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人间失格,又叫丧失为人的资格,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贯穿了主人公堕落而又苦涩的一生,很多人都说是作者太宰治的写照,可能是吧。
                          关于书评,我想写两点,读书的意义和生而为人的意义。
                          先讲生而为人的意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不是自己决定的,以前我觉得吧,能够有机会来这个世界看一看,即使最后的结果是化为一抔黄土也是值得的。但主人公从出生就小心翼翼的活着,长大了在世间的夹缝间努力生存着,渴望逃离这个世界,那么,出生对于他来说,好像就不是恩赐,而是惩罚。
                          看完书,又看了书评,补充一点社会背景:当时世道混乱、人情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校园生活的无聊与无趣、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但当时我把主人公叶藏的凄苦归结为性格,是他胆小怯懦,刻意的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惧怕这个世间才让他活的小心翼翼,不大洒脱。可以这么说,叶藏既是一个无赖,又是一个“像神一样纯正的好孩子”。当静子和繁子买了一只兔子去讨好叶藏时,他感到了害怕,怕去融入这个世间,更害怕堕落的自己把不幸带给这对善良的母女。面对纯真的良子,也是。
                          昨儿看完的第一时间,我归因为人物性格导致的凄惨人生,所以我就觉得我们生而为人应当豁达,追寻自己想要的,不要去在意所谓世间世俗。后来我又觉得好可笑,目前的我,说着阳光,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灵魂,而我却每天不修边幅的在家打游戏。我和弟弟说,我啊,就是匍匐在烂泥里的思想巨人。但我还是会好好生活,去过好这段艰苦短暂的一生。
                          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生而为人的抱歉,只是这个作者放大了这种情况。我们也不会去吸毒,更不会被人包养,只是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对自己的人生表示抱歉,然后继而为人,和这个世间继续搏斗。
                          第二点,是看书评的时候看到的。看完书,我觉得我没看懂,后来读书群的小伙子也说太宰治其实写的并不怎样。书是挺隐晦的,没咋写明白,还不如看书评来的直接。
                          我选了书评里我觉得豁然开朗的一段,来谈谈读书的意义。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存在的意义并非充当明灯给人引路,也非从这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中,给你生生发掘出什么“经验”“教条”出来。它所做的只是描摹,描摹作者的人生,描摹作者眼中人生的常态,再让你在经历了类似的情景后,回到书中去感受他,就像和一个你过去的老朋友侃侃而谈。你不会嫌一副绘画“没有积极意义”,同理,小说也是如此。”
                          就如我之前在《化身博士》就说过,读书不必去想什么深刻含义,现在更能了解了读书的意义。不是让你能明白什么大道理,也不是让你去研究作品的本身去了解时代背景,当然也可以。但是我觉得读书的意义在于去看作者所描绘的人生,置若其中,和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意思。
                          我喜欢看小说,而不喜欢看什么诗词文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罢。
                          以上。
                          【2018.02.24《人间失格》】


                          IP属地:浙江14楼2018-02-24 09:52
                          收起回复
                            东野圭吾真是日本侦探小说的拉面大师,量产!简短!吃得完!
                            又看了一本《放学后》,这书总体来说,情节安排的巧妙,结局有点意想不到,虽然我查了书评说什么在竹井老师死的时候就猜到了,那我可能是个智障吧。
                            很多书评把这本书,和嫌疑人X做了比较,嫌疑人X是我在东野系列书中最喜欢的一本,嫌疑人在写作手法,情节上明显娴熟很多,结局婉转动人,放学后在推理和设局上很巧妙,情节质朴,结局短促。可以说这就是处女作到成熟期作品的不断成长。
                            我惊叹作案的巧妙,更感慨作案的动机。
                            放学后,保护的是少女的纯真、美好、纯粹,意想不到的杀人动机。其实整本书所探讨的不是事实真相,是动机,杀人的动机,做每件事的动机。估计作者想用女学生的杀人动机和妻子的杀人动机作对比,让人产生心灵拷问。我们所做的每件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以上。
                            【2018.03.01《放学后》东野圭吾】


                            IP属地:浙江15楼2018-03-02 09:38
                            回复
                              2025-05-22 07:54:56
                              广告
                              两个下午看完了日本的一本短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为什么要看,完全是因为某一天早晨起来看到了一室和暖的日光。
                              《一个人的好天气》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说写尽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的辛酸。内容折射出当前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许多年轻人不愿投入全职工作而四处打工,宁愿做自由职业者,他们不想长大,不愿担负责任,无法独立,害怕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这种恐惧从何而来。
                              看的时候感触很多,这一下看完了突然发现没啥好写的了,感觉要写的东西很多,那就一点一点来吧。
                              1. 关于生活。全书将一个小女孩一年四季的生活娓娓道来,行文总是感觉碎碎念,好像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绵绵的,抓不住温度,但是很舒服,像日记。从刚开始丝毫没有追求的生活到慢慢的认识到生活的意义,遵循内心对自己真实。
                              在那个车站,知寿第一次有了背井离乡的感觉;在那个车站,知寿决定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在那个车站,知寿无数次注视有吟子在的屋子。但她终归是个路人,这里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站,无论她愿意与否,列车会把她载离车站,驶向前方。
                              于是知寿决定,即使一个人,每天也都是好天气。
                              其实我觉得知寿还是一个很果断很勇敢,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孩子,全书所出现的不知所措只是这个年纪下这个时代背景下的迷茫。看到阳平出轨她果断的放手,看到70岁的吟子还能找到个老伴表示理解,看到藤田和阿丝之间的接触以及藤田的离开,她虽然真的很难过很不解,但是她仍旧放下了这段很用力很美好的爱情,看到母亲再婚会有一个中国妹妹分享自己的妈妈,也是豁达的祝福妈妈。最后在吟子那站的地铁也没有忆往昔岁月,而是带着那份坚定与豁达驶向未来。
                              所以我觉得,关于生活,是会有迷茫低落,但是也要拥抱生活走向未来。
                              2. 日本女人的精致。全书中吟子的形象,年长70多岁,依旧是化妆穿裙子买巧克力谈一场古稀恋。她说,好像年轻的时候把恨和不开心都用完了,所以现在倍加快乐。她说,世界不分内外的呀,这世界只有一个。
                              多精致的老奶奶啊,以前还听过一个词儿:日式太太。好像大多日本女人过得都挺精致,相夫教子,整洁富有教养。相比中国老太太们,穿一点红红绿绿的东西就被人扒的体无完肤,好像有多伤风败俗。记得不久前不知是哪个国家了,六七十岁的老奶奶皮衣夹克骑着摩托去旅行,哇,一看就觉得好有个性!是啊,现在只要为自己做一点改变那都是个性,每个人都想着个性却还过着共性的生活,真是凄凉。
                              所以,女人就该过得精致,即使今天不上班,也要打扮的干净素洁,不化妆也要护肤罢,哪能穿个大红睡衣就在村里闲逛啊!接下来辞职了,在家里就更得好好护肤,好好运动,好好打理自己!
                              3. 一个人的好天气。天气当然有阴晴雨雪,人也有一个人一群人的时候,但是这些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之前网易云上看到一段话很美好:曾经我自诩半个诗人,见山是深情伟岸,见海是热情澎湃,见花见草信他们皆有故事,云海江潮,虫鸣鸟啼都暗藏情愫。唯独见了你,山川沉默,海面静谧,云海不再翻涌,江潮不再澎湃,花鸟鱼虫被光与尘凝固,世界万籁俱寂,只剩下你。
                              当然这是情诗,但是不管是山河还是云海,只要我想,我愿意,它们可翻腾于天地间,如果我不愿意,它们也可以沉寂于我心里。
                              一个人的好天气,当然是——独属于我的好天气。
                              【2018.03.23《一个人的好天气》青山七惠[日]】


                              IP属地:浙江16楼2018-03-24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