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总和》 作曲 / 艾怡良

一首很舒服的流行民谣作品,尽管只用两把木吉他和来演绎,和声也极其节制,但并不觉得单调无聊。这首歌的和声进行比较常见,和弦也比较简单。主歌第一段1-7-6-6-2-7-1-5,第二段1-7-6-5-4-5-1-1。这两段中七级和弦使用的是五级大三和弦的转位(即C调G/B),这也是七级在流行音乐中的常见用法;其中有部分使用了低音下行的作曲,这也是常见的写作技法之一。
副歌第一句和声进行其实就是烂大街的4536251(远的不说,知名网络金曲《南山南》就是遵循这个进行),但是作曲者稍作改动,就让这个进行变得有意思:四级使用大七和弦,五级根音不弹五级弹四级,三级使用小七和弦,六级使用属七和弦,二级使用小七和弦,五级使用属七和弦,一级则先使用大七和弦,再使用属七和弦。而七和弦又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首歌的气质。当然,这样的改动也并不是多么的厉害,但是个不错的处理方式。
“你的过往 我停滞 减掉自己 / 字里行间 乘几年 好多风趣”,这一句的旋律其实已经足够吸引人,只要作曲人“偷懒”一下,复制粘贴,这依然是一首很悦耳的歌曲,但是她并不按套路出牌,也不将旋律上扬,就这样把让情绪收敛起来,剩的只是浅吟低唱。第二句的和声则是4-7-3-6,其中4级仍是大七和弦,而7级使用半减七和弦,3级使用属七和弦,这又是一个流行音乐的经典搭配,直观地用C调来举例的话,就是Bm7-5+E7的组合,像周杰伦的《彩虹》、《听爸爸的话》等等歌曲中都用到这一组合来推进歌曲,让歌曲色彩变得很不一样。
而后两句的和声进行则简洁地使用了2-5-1,听来是不是和第二句没太大差别?其实这是编配方法所导致的,其实几句都可以使用2-5-1来配器,不过那就未免太无聊了嘛。而如Bm7-5+E7的组合,也要避免滥用,所以,这样恰到好处。
再来看这首歌的结构,其实是比较有特色的。主歌两段,接着就到“你的过往”一段,但这一句的旋律特性又和接下来的三句不一样;将之视为过渡,又不太妥当。根据歌曲,作者显然也是将这四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所以我认为这算是“副歌”的部分。而后面三句结构比较一致,所以就给人一种十二小节结束的感觉,而整个副歌其实是十八小节完成,不是四的整数倍,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错愕感,但随着木吉他奏响,又坦然接受——和这首歌所表达的主题还有些类似。
这首歌的作曲,如开头所说,很节制。甚至整首歌,词、曲、编、奏、唱、制,都是如此,尽显简约之美。但你说它真的简单吗?不简单,至少不会让你一耳就认为是套路,不过从和声来看,又处处都是套路;正是因为套路的组合和结构的创新让这首歌听起来不一样,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