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治疗 和 四个主动

脑转移癌是最常见脑瘤,而胶质瘤则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
任何肿瘤,只有经过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取得组织标本,经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测序后我们才能确诊它到底是不是胶质瘤?!
脑瘤的手术治疗,目的有三:其一就是获得诊断,其二则是降低颅内压,其三则是最大程度的减少瘤细胞数目。
任何脑部的新生物,只有在手术( 肿瘤切除 或立体定向活检 )之后才能知道它到底是不是肿瘤、炎症、变性坏死?
根据胶质瘤的2016分类,IDH1/2的状态(突变型 或 野生型?)成了判断胶质瘤预后的一个革命性的分子诊断标准。

IDH1/2突变型胶质瘤提示预后良好,而IDH1/2野生型则提示预后很差。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的附加治疗包括放化疗,最早可在拆线后即开始放化疗。严格意义上的放化疗方案使用的药物是泰道(替莫唑胺),而不是别的药物例如PCV方案。
泰道的剂量分为两种,一种是放疗期间给予的半量即75mg/平方米/日;另一种则是放疗结束后的每4周前5天的每日剂量为150mg/平方米共5天。

PCV方案依据最新的治疗,可首先应用于少突胶质瘤患者。另外恶性胶质瘤 放化疗失败后 复发时可以选用PCV方案进行再化疗。
高危险的低级别胶质瘤术后如果需要附加治疗,新指南推荐的是放化疗一起上,而不是仅用一种。
贝伐单抗 属于 靶向治疗,目的在于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目前仅用于复发的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很多时候可以作为类固醇激素的附加消肿治疗。
还有一种交替电场治疗装置,由以色列科学家研发,据说可以起到和泰道 化疗同样的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已经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可以用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但是价格昂贵,中国的土豪也只能去外国使用。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之后,且IDH1/2为野生型,强烈建议患者去参加临床试验。
在国外的指南中,一旦推荐患者去尽可能参加临床试验,那么暗含的意思就是这个疾病的状态现有的办法已经无能为力了。
中药治疗属于中国的发明,至今没有人做过临床试验来评价中药的抗胶质瘤的作用。我认为完全可以当作安慰治疗。
最新的研究发现,病毒唑可以治疗胶质瘤,最大剂量为100mg/公斤体重/日,可以用来试用。

德巴金可以作为一种诱导分化剂来治疗胶质瘤,同时可以预防癫痫发作,建议作为有癫痫发作的胶质瘤患者首选的抗癫痫药物。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胶质瘤的预防暂时没有相关的数据。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左撇子以及双手同样灵巧的人群很少得胶质瘤。另外,那些青少年阶段坚持运动的孩子以后也不得胶质瘤。
根据最新的肿瘤发生机制来分析,脑瘤除了和电离辐射具有较大的因果关系之外,别的机制统统没有发现。完全可以说,当一个脑瘤患者一生当中都没有接受过电离辐射时,那就是他运气不好,生了胶质瘤。说到运气,也许是个唯心的玩意。但是这确实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恶性肿瘤就是患者的运气不好。
在这个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年代,胶质瘤制造一种新的平等。无论患者的地位有多高,财富能否敌国,四级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4个月。
生了胶质瘤,既然金钱的多少无法制造大的生存期差别,所以每一个患者更应该珍惜生活还能自理的岁月,充分享受生活,按照最新的指南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主动去工作,主动去锻炼,主动去吃药,主动去旅游。想象一下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都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努力践行这四个主动,如同乔布斯说的那样stay hungry,stayfoolish。
这里的 “Stayhungry”指的是保持对“四个主动”的“野心”“好奇心”和 “饥饿感”;而“Stay foolish”呢,则是倔强、笨笨地去实践这“四个主动”。
最后愿大家能团结一致,努力向前。在坏运气面前,stay hungry,stay foolish !!!

脑转移癌是最常见脑瘤,而胶质瘤则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
任何肿瘤,只有经过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取得组织标本,经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测序后我们才能确诊它到底是不是胶质瘤?!
脑瘤的手术治疗,目的有三:其一就是获得诊断,其二则是降低颅内压,其三则是最大程度的减少瘤细胞数目。
任何脑部的新生物,只有在手术( 肿瘤切除 或立体定向活检 )之后才能知道它到底是不是肿瘤、炎症、变性坏死?
根据胶质瘤的2016分类,IDH1/2的状态(突变型 或 野生型?)成了判断胶质瘤预后的一个革命性的分子诊断标准。

IDH1/2突变型胶质瘤提示预后良好,而IDH1/2野生型则提示预后很差。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的附加治疗包括放化疗,最早可在拆线后即开始放化疗。严格意义上的放化疗方案使用的药物是泰道(替莫唑胺),而不是别的药物例如PCV方案。
泰道的剂量分为两种,一种是放疗期间给予的半量即75mg/平方米/日;另一种则是放疗结束后的每4周前5天的每日剂量为150mg/平方米共5天。

PCV方案依据最新的治疗,可首先应用于少突胶质瘤患者。另外恶性胶质瘤 放化疗失败后 复发时可以选用PCV方案进行再化疗。
高危险的低级别胶质瘤术后如果需要附加治疗,新指南推荐的是放化疗一起上,而不是仅用一种。
贝伐单抗 属于 靶向治疗,目的在于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目前仅用于复发的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很多时候可以作为类固醇激素的附加消肿治疗。
还有一种交替电场治疗装置,由以色列科学家研发,据说可以起到和泰道 化疗同样的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已经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可以用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但是价格昂贵,中国的土豪也只能去外国使用。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之后,且IDH1/2为野生型,强烈建议患者去参加临床试验。
在国外的指南中,一旦推荐患者去尽可能参加临床试验,那么暗含的意思就是这个疾病的状态现有的办法已经无能为力了。
中药治疗属于中国的发明,至今没有人做过临床试验来评价中药的抗胶质瘤的作用。我认为完全可以当作安慰治疗。
最新的研究发现,病毒唑可以治疗胶质瘤,最大剂量为100mg/公斤体重/日,可以用来试用。

德巴金可以作为一种诱导分化剂来治疗胶质瘤,同时可以预防癫痫发作,建议作为有癫痫发作的胶质瘤患者首选的抗癫痫药物。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胶质瘤的预防暂时没有相关的数据。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左撇子以及双手同样灵巧的人群很少得胶质瘤。另外,那些青少年阶段坚持运动的孩子以后也不得胶质瘤。
根据最新的肿瘤发生机制来分析,脑瘤除了和电离辐射具有较大的因果关系之外,别的机制统统没有发现。完全可以说,当一个脑瘤患者一生当中都没有接受过电离辐射时,那就是他运气不好,生了胶质瘤。说到运气,也许是个唯心的玩意。但是这确实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恶性肿瘤就是患者的运气不好。
在这个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年代,胶质瘤制造一种新的平等。无论患者的地位有多高,财富能否敌国,四级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4个月。
生了胶质瘤,既然金钱的多少无法制造大的生存期差别,所以每一个患者更应该珍惜生活还能自理的岁月,充分享受生活,按照最新的指南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主动去工作,主动去锻炼,主动去吃药,主动去旅游。想象一下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都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努力践行这四个主动,如同乔布斯说的那样stay hungry,stayfoolish。
这里的 “Stayhungry”指的是保持对“四个主动”的“野心”“好奇心”和 “饥饿感”;而“Stay foolish”呢,则是倔强、笨笨地去实践这“四个主动”。
最后愿大家能团结一致,努力向前。在坏运气面前,stay hungry,stay foo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