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养育吧 关注:2贴子:61
  • 5回复贴,共1

只要坚持这三步 轻松帮你搞定发脾气的宝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
孩子发脾气,是家长最大的烦恼之一。但是因为我是研究人类大脑的,所以每次孩子闹情绪,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大脑整合的机会。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严苛,孩子发脾气因为Ta们还只是个孩子。


1楼2017-05-25 10:23回复
    有一个真实的医学案例,针对的是情绪脑受损的人。这个人不管是对奖励还是惩罚,都没有多大情绪反应,就像一个非常超脱的人。假设他跟你玩抽牌游戏,面前排着两叠纸牌,每一叠纸牌中既有中奖牌也有惩罚牌,你们俩随机抽几张,然后猜一猜,中奖率大的到底是哪一堆牌?让我们猜一下,你跟他抽的话,谁更可能赢下这次猜纸牌的游戏?你可能会觉得理智和情绪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情绪脑受伤的人,和你比拼的时候,双方赢的几率是相近的。
    答案恰恰相反,研究发现,当人的情绪唤起和感受能力降低后,往往会做出比较不理智的决策。在这个实验里,正常人在抽中奖励或惩罚牌之后,都有很强烈的情感反应。所以在接下来的猜测中,他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反应,来优化自己的下一步决策。但情绪脑出问题的病人对奖惩没有感觉,也就无法区分这两堆赢率了。
    根据Damaso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躯体标记假说(the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我们的理智脑做出的每一个决策,包括记忆、注意、权衡,都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理智I凶需要情绪脑才能够理智起来。要让孩子掌控情绪,最需要做的,也是要刺激孩子情绪脑和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他们的理性。
    听完今天这一期,明天孩子再发脾气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可是发展他理性的好机会。而且一旦你自己理解了这一点,遇到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你也就不容易自己也跟着生气了。自然而然,与孩子的沟通就会更顺畅,对不对呀?


    3楼2017-05-25 10:34
    回复
      2.思考情绪
      接下来,我就进入了第二步,就是帮她思考情绪。我会引导孩子想一想她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会消除掉这样的负面情绪。比如说,像上面的例子,我会问孩子:“那怒怒为什么会跳出来呢?是不是觉得爸爸错怪你了?”
      这时候女儿就开始说出让她生气的那件事来,女儿说:“就是你,就是你错怪我了!”
      我就先确认她的情绪:“哦,生气小人怒怒跑出来了。因为被人错怪就会让人生气,对不对?”
      她说:“对!我明明记得昨天晚上收拾了!不是我的错。”
      这时候我抓住机会,我再次表示理解:“是的,你记忆挺好的,肯定是收拾了,可能是妈妈重新整理了箱子。爸爸能理解,要是有人误会了爸爸,爸爸的怒怒也会跳出来的。”然后我张牙舞爪地装成一个怪物在吓她,说:“你知道我的怒怒有多厉害吗?她跳出来的时候可吓人了!你猜她是什么颜色的?”
      女儿说:“红色的!”这时候她已经被我逗得咯咯直笑了。我说:“对,我的怒怒也是红色的。”
      女儿继续说:“都是你的错,你要说对不起。”
      我说:“好,如果妈妈回家说是她收拾的,那就是爸爸的错,爸爸一定给你道歉,而且是笑着说。”我再次表示理解之后,孩子就更加平静了。


      5楼2017-05-25 10:37
      回复
        3.回顾并反思发脾气的过程
        现在可以开始进行第三步了,就是帮她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我说:“那我问问你,如果玩具找到了,我们也知道了不是你忘收拾的,我们俩之间的问题解决了么?你会髙兴么?”
        她说:“当然解决了,我会髙兴的。”我说:“但是,如果你没有发脾气,而且是好好跟爸爸说是别人收拾了你的玩具,爸爸也不会责怪你啊。爸爸一直都讲道理,对不对?”
        我女儿点了点头。
        我说:“所以,生气也不会帮你解决问题,对吧?看你的眼泪都出来了。”
        我抓紧机会进一步地帮她反思一下:“而且你对爸爸发火,爸爸也很难受。你能感受到爸爸的不髙兴么?”
        她看着我脸上的表情,我装的“难受”和“严肃”表情,她就点了点头。我知道,在她点头的时候,她已经在学习体会别人的感受了。
        听到这你应该理解了,对付这种暴怒的小孩,有三个步骤:一是表示理解,帮他描述情绪,二是和他们一起分析发怒的原因,三是引导孩子反思整个过程,并指出发怒并不会解决问题,而是沟通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体会他人的感受。
        灵活运用这三步,巧妙引入心理认知疗法
        运用这三步,其实是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按摩,说得专业点,叫做心理认知疗法。心理学发现,人的情绪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被别人误解了,你就会很生气。但如果你认为,这个误解的原因,只是因为大家沟通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有些事情互相没讲清楚,那你就不会那么生气,而会积极地化解误会了。
        在上面的案例中,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不生气了?首先是认知,你改变了孩子对事件的认知,也就改变了他的情绪。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不是因为误解而生气,纯粹就是发脾气,闹情绪,这时候我会选择多等一等,等他的头脑发热劲儿过去了,再和他进行上面这样的对话。


        6楼2017-05-25 10:38
        回复
          Dr.魏的小“叨叨:
          教孩子千万别贪心,孩子不是机器人,只要一次设定指令,就能够一辈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是个过程,而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给他们耐心,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帮他们引导情绪。
          1.要促进孩子的理智脑发育,不仅仅是让他进行记忆、逻辑等这些纯理性的练习,还要借助孩子发脾气的好机会,让他“描述情绪”、“思考情绪”、“反思情绪”。
          2.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发生的源头,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时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情绪和理智才能整合得更好。
          家庭教育 Dr.魏


          7楼2017-05-25 10:39
          回复



            8楼2017-05-25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