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在江门设经济飞地?两地拟共建万亩工业园区 南方+ 2017-05-27 15:56 深圳——江门共建万亩工业园区近日有了新进展。记者从江门市经信局获悉,日前深圳市宝安区有关部门组成考察团,首次到江门实地调研,探寻共建“深圳—江门工业园”合作事宜。在江门进行实地调研后,深圳方面表示,希望能够尽快促成两地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实现共赢发展。“飞地”或选址新会大泽、司前园区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围绕共建“深圳—江门工业园”的设想,考察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中欧创新中心、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大泽和司前园区、台山工业新城以及广海湾工业园区,对江门的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等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在调研过程中,双方就合作事宜进行了座谈。深圳市宝安区经济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地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能加快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接下来,宝安将会把江门园区推荐给有转出该区意愿的企业,实现信息互通;建议江门可与深圳成熟的行业协会对接,共享投资机会,提升招商成功率。此外,该负责人还邀请江门组团参加今年7月在宝安区举行的产业博览会,与深圳众多优质企业近距离沟通、交流。江门市经信局则汇报了合作共建深圳-江门工业园的前期工作情况。江门市副市长许晓雄在发言中表示,深圳每年有1000亿元的投资溢出,如果两地能够深入合作,有序引导深圳的技术、资本、管理、理念等资源向江门转移,一方面既可以促进江门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将有力支撑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希望宝安区主要领导尽快到江门考察,争取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促进两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西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探索一条全新的市场化道路。”两地合作有望实现资源互补 深圳与江门探索“飞地经济”,共建“万亩园区”,具备哪些现实条件?作为深圳市的工业大区,宝安区制造业基础雄厚,创业创新资源丰富。数据显示,2016年该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拥有各类工业企业6.4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50家,占深圳全市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涌现了富士康、华为、比亚迪、深圳航空、华讯方舟、立讯精密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深圳工业百强企业37家。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目前深圳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接近50%,远超30%的国际警戒线,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而处于珠江西岸的江门,目前土地开发强度仅在10%左右。随着深(中)江通道、深茂铁路、江门大道、广中江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建成通车,江门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区城市的空间距离将明显缩小,接受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辐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广东要携手港澳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畅通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湾区经济。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江门此次牵手宝安,共同发展“飞地经济”,不仅有望促进珠江东西两岸在产业上的深度合作,同时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加速融合提供样本意义。新闻背景“深圳—江门工业园”是江门市委近日提出的“4+1”重大区域合作平台之一。根据两地达成的共识,江门计划依托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的大泽、司前园区,规划面积约一万亩的工业园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大健康、大数据等产业,同时发展提升一批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其中,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由宝安区负责,江门则负责做好统筹土地规划、项目落地、企业服务等工作,两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记者】董有逸【通讯员】潘蕊【来源】南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