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42,940贴子:104,585,898
  • 12回复贴,共1

四川造900吨盾构机掘进龙泉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川造900吨盾构机掘进龙泉山
2017年05月27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李娉竹

2017年5月26日,海瑞克成都公司厂区,工人们正在安装900吨盾构机。
  
工人在焊接盾构机设备。
  走进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瑞克成都公司”),迎面就是一个外表通红的庞然大物。
  这个直径达8.6米,重达900吨,接近三层楼高的盾构机,就是海瑞克成都公司为成都地铁18号线量身定制的“秘密武器”,这也是目前成都地铁所使用的最大口径的盾构机。它可深入地下几十米,以最快每分钟80毫米的速度,穿越龙泉山脉,一路东进。作为一家德资企业,海瑞克成都公司进入成都已有10多年,通过德国技术和四川工艺的强强“联姻”,不仅为新加坡修过地铁,甚至将设备卖到过多哈。5月26日,海瑞克成都公司总经理白锟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成都地铁在内,国内多个城市的在建地铁,使用的都是“四川造”的盾构机。
  为成都寻找“巨无霸”
  花了一年多时间
  如果把修建地铁看成部队行军,盾构机就是冲在最前面的“尖刀连”。
  作为全球最大的隧道掘进机供应商,德国企业海瑞克的设备卖到了全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5年,早在成都启动地铁修建之前,有关方面就开始与海瑞克密切接触了。
  白锟告诉记者,盾构机不同于别的设备,每个地方使用的都不太一样,甚至同一条线路的盾构机设计都有差别,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就是地质情况。“成都地下多为砂卵石结构,地下水位偏高,地质很不稳定。当时在全国来说,都算是很复杂的。”因此,有关部门就找到他们,希望借助海瑞克的丰富经验,帮助成都打通地下的“任督二脉”。
  2006年,海瑞克成都分公司正式落户成都龙泉驿,开启盾构机“四川造”的历程。白锟说,为了给成都地铁找到匹配的盾构机,他们将瑞士一位毕生从事盾构机设计的60岁老人请到了成都。原因就是,他曾参与设计了瑞士某城市的盾构机设计,而那个地方的地质跟成都很像。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次专家论证协商,一年多之后,终于成功为成都找到了合适的设备。
  从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到现在在建的多条地铁线路,为成都地铁冲锋陷阵的地下“尖刀连”,依然还是最初找到的那一种,只是在细节设计上有所变化。
  “四川造”900吨盾构机
  最快每分钟80毫米,穿越龙泉山
  “这套重达900吨的大家伙,是我们为成都地铁18号线量身定制的。”白锟说,目前,这台大家伙正深入几十米的地下,以最快每分钟80毫米,单台24小时工作13米的速度往天府新机场前进。
  外界并不知道,这台设备的设计背后,凝聚了无数次的艰辛付出。18号线一期工程为火车南站—天府新站(含龙泉山隧道),线路长约41.4公里。白锟说,地铁18号线从火车北站到环球中心一路往前,历经砂卵石、泥岩以及瓦斯地段,地质结构复杂。再加上18号线地铁的设计运行时速较高,难度可想而知。
  不同于目前其他线路采用的1.5千伏直流制式供电,18号线的盾构机采用2.5千伏交流制式供电,这对接触网高度要求更高。为此,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和科学实验,专家组最终确定成都地铁首次采用8.6米大直径盾构机开挖隧道。“一方面是满足接触网、车辆尺寸需求,同时也能缓解列车高速运行时风阻、噪音的要求,为乘客带来舒适的乘车体验。”白锟表示。
  德国技术“联姻”四川工艺
  焊工培训时间,长达一年
  包括18号线在内,成都地铁多条在建的线路使用的都是“四川造”的盾构机。
  “四川造”的背后,也走过了一段不断摸索的过程。白锟透露,海瑞克自身是德国企业,对于工艺品质要求非常高,以钢结构中的焊接为例,海瑞克的焊接人员必须要取得国内和欧洲两个不同标准的焊接证。“我们一开始招了不少焊接技术人员,他们都有一定焊接基础,但是距离欧标还有一定距离。”白锟说,为此,公司专门对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甚至远赴德国本部进行培训。但尽管如此,很多人甚至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他们的生产工艺。
  为了和德国标准无缝对标,除了自己培养技术工人外,他们也在全川范围内培育优质合作伙伴。其中,与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联合制造的盾构机,日前已在德阳正式下线。“这款盾构机也是为18号线量身定制的。”白锟说。
  在白锟看来,从“中国制造2025”到“德国工业4.0”,其本质是对品质的高度关注,“专业的事情要找到专业的人来做。”他表示,严把工艺品质,从生产、组装到服务,一直寻找本地人才。
  四川造登陆多哈
  参与当地地铁建设
  助力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白锟很忙,过去一年,他的飞行距离多达16万公里,换算下来,已经绕地球转了4圈。在记者采访时,他还陆续接到五六个的电话,有的来自德国总部,有的来自生意伙伴。现在,海瑞克成都公司的年产值已做到2.5亿元到3.5亿元,他们的客户也已遍布全国乃至全球。
  目前,全国都在兴起一轮“轨道交通建设热”,郑州、武汉、南京在建地铁使用的盾构机都是“四川造”。白锟说,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他们的产品搭乘“蓉欧快铁”,走进欧洲市场,乘着“一带一路”到了马来西亚等国。卡塔尔首都多哈将在2022年举办世界杯,为此,当地政府大手笔投入建设地铁。海瑞克成都公司也看中了这个商机,将很多盾构机辅助设备卖到了多哈。往年,一年出口额度约3000万元,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那一年,这个数据远远超过之前的平均值。
  由于盾构机是超大体量的非标设备,运输是个极大的难题。盾构机整机出口十分费劲,但是“四川造”盾构机漂洋过海,还是一路走到了新加坡。那一次,“成都造”出口了两台盾构机到了新加坡,可以说,为新加坡地铁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方面,国内盾构机生产已进入饱和状态,未来的“四川造”将何去何从?对此,白锟也有自己的思考。“‘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再制造’。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发展的另一个机遇。”白锟说,就像汽车使用有寿命,要定期保养维修,盾构机也一样。一般盾构机的寿命大约是15至20公里。未来,他们瞄准的不仅仅是维修,更多是通过技术升级、部件改造,给盾构机“二次生命”,从而实现再制造。


IP属地:四川1楼2017-05-29 09:57回复
    他不在,去买切糕了,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29 09: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四川造”最大直径盾构机“长耕号”下线
      2017-05-1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16日电(记者胡旭)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联合德国海瑞克公司制造的四川省内最大直径盾构机16日在德阳正式下线。该型盾构机实现整机60%“四川造”,将用于成都地铁18号线施工。
        记者看到,这台盾构机直径为8.6米,整机长度为114米,总重量近800吨。现场工程师介绍,该型盾构机设有主动铰接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小巧灵活”,能够在地下狭窄空间里穿过大桥及楼房桩基进行隧道施工,每天掘进距离约为10米,每月可推进300米左右。
        据介绍,此型大直径盾构机的下线,凸显川企跻身大特型尖端工程施工机械制造的实力,也将促进当地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IP属地:四川3楼2017-05-29 09:58
      回复
        拿国家军工出来吹也就算了。现在洋企也能吹?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5-29 09:59
        收起回复
          用来穿山安逸,以后天府新区还有些山修地铁用得上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5-31 10:10
          回复
            力帆集团陈卫董事长一行莅临考察成都经开区,拟将力帆新能源项目落户成都经开区
            4月7日,力帆集团陈卫董事长一行莅临考察成都经开区,会议主要商议了力帆新能源汽车成都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事宜。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意在成都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25万台纯电动车的新能源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基地。力帆新工厂项目拟选址成都经开区,具体选址方案及用地面积由成都经开区与重庆力帆集团进一步共同协商确定。


            IP属地:四川6楼2017-05-31 16:46
            回复
              三大车企资阳签约 围绕四川现代发展商用车
              2017-05-31 17:12:17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在线消息(李梅记者郭静雯) 5月31日, ,经过长达一年的共同研讨,日前,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四川南骏汽车集团与华晨汽车集团在资阳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围绕四川现代发展商用车事业。
              四川在线消息(李梅 记者 郭静雯)5月31日,记者从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获悉,经过长达一年的共同研讨,日前,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四川南骏汽车集团与华晨汽车集团在资阳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围绕四川现代发展商用车事业。
              2012年8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四川南骏汽车集团各出资50%共同成立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商用车。此次签约,双方将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采购、销售、服务、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新加入的华晨汽车集团拟对四川现代进行注资,并向四川现代注入企业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经验,双方共同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此外,双方拟定共享销售渠道及客户资源,有助于四川现代更多商用车产品上市销售。
              目前,四川现代内部正进行资产评估,预计6月下旬将与华晨汽车签署细化合作协议。
              据悉,2016年,四川现代累计生产商用车37834辆,同比增长23.74%,实现产值20.38亿元;销售各型商用车39633辆,同比增长33.67%,实现销售收入27.55亿元。


              IP属地:四川7楼2017-06-01 22:23
              回复
                三大车企资阳签约 围绕四川现代发展商用车
                2017-05-31 17:12:17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在线消息(李梅记者郭静雯) 5月31日, ,经过长达一年的共同研讨,日前,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四川南骏汽车集团与华晨汽车集团在资阳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围绕四川现代发展商用车事业。
                四川在线消息(李梅 记者 郭静雯)5月31日,记者从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获悉,经过长达一年的共同研讨,日前,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四川南骏汽车集团与华晨汽车集团在资阳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围绕四川现代发展商用车事业。
                2012年8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四川南骏汽车集团各出资50%共同成立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商用车。此次签约,双方将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采购、销售、服务、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新加入的华晨汽车集团拟对四川现代进行注资,并向四川现代注入企业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经验,双方共同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此外,双方拟定共享销售渠道及客户资源,有助于四川现代更多商用车产品上市销售。
                目前,四川现代内部正进行资产评估,预计6月下旬将与华晨汽车签署细化合作协议。
                据悉,2016年,四川现代累计生产商用车37834辆,同比增长23.74%,实现产值20.38亿元;销售各型商用车39633辆,同比增长33.67%,实现销售收入27.55亿元。


                IP属地:四川8楼2017-06-01 22: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国内首款纯电动皮卡在川下线 续航里程达350公里
                  2017年08月06日
                    本报讯(记者 邹俊川)8月1日,国内首款实现商业化的纯电动皮卡—大力神EV在绵阳华晨汽车南方基地普明工厂下线。该款车型由绵阳华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中国高科旗下翰路汽车合作研发。
                    据介绍,该款车型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已获国家专利41项,续航里程达350公里,半小时可充满80%的电量。目前,该款车型已获2000辆生产订单。根据合作规划,绵阳华瑞、翰路汽车将再投资3亿元建成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平台,计划到2020年产销整车10万辆、三电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15万套,实现产值300亿元。


                  IP属地:四川9楼2017-08-07 15:21
                  回复
                    国内首款纯电动皮卡在川下线 续航里程达350公里
                    2017年08月06日
                      本报讯(记者 邹俊川)8月1日,国内首款实现商业化的纯电动皮卡—大力神EV在绵阳华晨汽车南方基地普明工厂下线。该款车型由绵阳华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中国高科旗下翰路汽车合作研发。
                      据介绍,该款车型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已获国家专利41项,续航里程达350公里,半小时可充满80%的电量。目前,该款车型已获2000辆生产订单。根据合作规划,绵阳华瑞、翰路汽车将再投资3亿元建成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平台,计划到2020年产销整车10万辆、三电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15万套,实现产值300亿元。


                    IP属地:四川11楼2017-08-07 1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