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主义者吧 关注:6,830贴子:417,045
  • 10回复贴,共1

黄普章评女权在中国的未来,不负责任纯转发,感兴趣的自己去围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微博用户“像大树一样茁壮生长”问“黄章晋ster”:章晋老师,一位叫丁旋的女讲师,在讲座上称〖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没人愿意娶堕过胎的〗。言词十分激烈,并认为婚前性行为与妓女没有区别,你怎么看?婚前性行为是不道德吗???


1楼2017-05-31 10:08回复
    “黄章晋ster”在”微博问答“上回答:
    我没有看丁旋的内容,但网上看到大家的评论,对她的观点能大致有个了解。您的提问,显然是希望我的评论对此作价值判断,我觉得对她的观点做价值判断意义不大,来来去去无非就那么几种声音,我说不出更新鲜的来,我愿意并且相对擅长的,是对它做事实分析和判断,即为什么会出现她的观点,这种观点代表一个什么样的趋势?(我猜也许又有人会说我答非所问,事实上,我的「答非所问」,只是提供一种更超值的解答,认为我「答非所问」只能说明自己是白白浪费。)
    丁旋的观点,粗看的话,像是禁欲主义和男权主义的混合。说到禁欲主义,八〇前的中国人应当不会陌生,那是中国官方意识形态中的一部分。它最导致极端的情形是,城里长大的有些人生经验和知识全部来自文本的好孩子,是在结婚后向医生求教为何不孕时,才知道原来还有性生活这种「流氓行为」。大象公会专文分析过中国为何会形成独特的禁欲主义,观点与常见的那些便于统治人民之类的说法不同,它其实是军营文化的产物,与传统和统治术完全无关,有兴趣的话请搜索相关文章。


    2楼2017-05-31 10:09
    回复
      然而,若仔细分析,丁旋观点中看似禁欲主义的部分,其实只是男权主义的自然延伸,与几十年前中国禁欲主义的源头完全无关。所以,对丁旋观点的分析,可以等价置换为中国男权主义思潮的声音何以抬头。
      在进入主题前,我们应当对讨论这个话题时,一个事实前提达成基本共识,即中国现代女性地位的大幅提升,完全是共产党强调男女平等的产物,它不同于西方主要国家女性地位提高的路径——战争期间女性大量进入工厂,女性经济地位提高带来权利觉醒,进而带来政治地位的提高。
      在中国男女平等意识形态最高涨的年代,除女性不适宜的特殊重体力行业(采矿、建筑、冶炼、装备制造),男女劳模的比例商非常接近的。
      然而,当时中国的男女地位多少还存在社会与家庭两张皮分离的现象,即在社会分工上,基本上是男女平等的,但在家庭分工上,女性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依然是传统的。淡豹老师给我讲过,有人做过统计,当时的女性先进人物或劳模,平均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男性,因为她们回到家中依然要承担传统分派的任务。


      3楼2017-05-31 10:09
      回复
        放弃普世,转论国情,必然意味着要重新填空。而填空可用的物料,除了重新挖掘传统,就只剩下把社科中一些不能反对的概念形容词化。所以,今天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宣传牌,就只剩下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艺术风格迥异于我童年所见,由经典西洋画凤变成了典型中国风,恨不得所有人都搞成剪纸和泥人张。人物造型,自然也由粗壮健美的外形,变成拙朴可爱的纺锤形。
        第二大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大部分关键词你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全部忽略不计,有些词在中国,已经像「科学」一样,它是个形容词。作家芳芳最近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法治这类词为自己背书,就是不知道这些词其实是形容词。非形容词的,折算成相近的词,在别的文化中也通用,只不过不会与官方意识形态捆绑在一起罢了。
        我的意思是,第二大类,当你的城市处于争取「文明城市」考察期间,为了给辛苦多年的书籍市长的面子,比该认真背诵外,平时可以无视。相比之下,第一大类才能对判断未来社会有更多参考价值。
        为什么第一类相对更重要?十八大有这样的提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在我的印象里,「家庭美德」这个词并未出现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它和罗永浩捧红的「工匠精神」被官方结果来不同,在我看来,它是方向性和趋势性的,而后者是阶段性和战术性,因而是挂在总理嘴上的一个词。


        5楼2017-05-31 10:10
        回复
          我们在梳理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时,也应当注意一下民间声音的变化。没错。最近两年来,「直男癌」、「国产中年男人」是网上热门的讨伐对象,看上去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大幅提升,但你也要注意一下男性的声音。无论是在中国被归为左派阵营,还是被归为右派阵营,都开始在「家庭」这个单元上强调传统保守价值,它与今天的女性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也就是说,除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男性教养这些技术层面上表面上取得话语优势,整体上,中国社会男女地位的认知,随着官方不断削弱男女平等的声音,它是逐渐向传统和保守方向转变的。甚至你可以这样认为,当官方不再强调男女平等,原本被按在水底的女性回归家庭,回归传统的声音立即就浮了上来。
          丁旋的声音,既是浮上来的声音,更是一种趋势预判的声音。
          还有一点不应忘记,中国过去三十年来一直处女经济高速增长的上升通道,它因而是一个个体发展机会极为宽阔的时代,个人发展机会的宽阔,实际上意味着回归保守传统的声音必然微弱——它其实意味着一些人要为另外一些人在机会上做出牺牲和让步。
          如果这个上升通道的时代终结,必然意味着所有人的机会变窄,那么在高竞争压力下,一部分人为另一份人做出牺牲和让步——比如女性回归家庭,更守妇德,就会成为一种全社会的集体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被「中华田园女权主义分子」羞辱却只能对着屏幕喷口水的单身直男癌有福了,将来你完全可能把你痛恨的「中华田园女权主义分子」娶回家改造成一个守妇德的婆娘。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工作,能养活一家人。


          6楼2017-05-31 10:10
          回复
            以上,回答全文。希望关注的请自行上微博搜索“黄章晋ster”


            7楼2017-05-31 10:11
            回复
              23333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31 11:28
              回复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意识到贞操的问题在哪呢。
                根源在于:中国男人相互敌视
                敌视到了无法接受自己的妻子被另一个男人占有过得程度。
                男人之间口口声声说的同胞,血浓于水,都是谎言。
                既然你门男性愿意为了保家卫国上战场牺牲,为什么在婚姻上相互之间如此刻薄


                12楼2017-06-03 20: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