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件事不告诉孩子,你做得越多,孩子越觉得你欠他的!【爱梓家长会】
在这些让妈妈感到焦虑的十大因素中 ,你躺枪了几条呢? 中国妈妈真是太累了,总会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好像父母天生欠孩子的一样。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古云,“蜡炬成灰泪始干”,可谓对中国妈妈最真实的写照。
为什么我们做的越多,孩子越觉得欠他的?
其实,与其问“怎么生了这样的孩子”,不如问“怎么教出了这样的孩子”。生活中,这孩子一定是疏于管教的,或者父母存在“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就会懂事的”心态。事实却绝非如此,孩子还小,坏习惯改起来才容易,等真正长大了,再教他规矩和道理,除了孩子心里会觉得委屈,行动上还会反抗和拒绝。因为没被父母真正管教过的孩子,往往最没安全感,最容易走弯路的。那时才真叫晚了……
这样放养孩子,将来一定后悔
前阵子,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触目惊心地视频,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说一位妈妈跟读高中的儿子去配眼镜,妈妈在眼镜店付费时,不经意间影响到儿子玩手机游戏。儿子瞬间火冒三丈,当众对着妈妈的头,毫不留情一顿暴打。
经过长达3分钟的殴打后,最后,还是眼镜店的收银看不下去了,才把两人拉开。
请先不要咬牙切齿,内心五味杂陈,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可以说,视频上的妈妈在教养态度上,和上文“职场妈妈”如出一辙,区别只是程度的问题。就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无原则、无底线地为孩子付出太多,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准则,长此以往,在孩子心里形成这样一种习惯,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为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应该满足他的,所以他们不但不感激我们为他所做的一切,反而常常因为我们偶尔的疏忽对父母生气,以至于演变成视频中的暴打!
那么,到底欠不欠孩子的呢?当然欠,但绝不是欠物质生活,而是欠对孩子的教育,包括但不局限于孩子规矩养成、正确是非观、人际交往等。 另外,这3件事情,需要告诉他:
1、什么事情是他份内的事,应该独立完成
比如,告诉孩子上学是你自己的事,妈妈帮你做的只是在协助你,你该谢谢妈妈。理论上,你自己应该提前准备好一切,不能因为妈妈为你做了,你就认为是妈妈应该为你做的! 从此刻开始,这件事是你能自己做的事情,开始自己做吧,不会的,妈妈教你,但做不好,妈妈一定会罚你……
2、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份内的事做完后,可以将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分配给他,这没什么坏处。让他尽早承担起该肩负的责任,体会自己劳动的辛苦,总是好的。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教导孩子如何感谢(感恩)别人的付出了。
3、不要总是立即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
孩子有需求,父母有求必应,是情商低的表现。越是爱的孩子的父母,就越应该在点滴的生活中注意对孩子的管教。应该让孩子懂得并不是他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有一位家长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一位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和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可以在圣诞节之前将自己的一个愿望写在卡片上,圣诞老人看见了就会满足他的一个愿望。于是家长就会给孩子订一些小目标,比如说成绩好、干家务等等,只有孩子做到目标了,才会得到应有的东西。因为我们给予的太多,只能助长孩子的贪欲和毁掉孩子对规矩的敬畏心。
成竹老师简介:
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高级企业教练、实用心理学专家
成竹老师长期从事九型人格、系统排列、完形治疗、NLP、萨提亚模式、知见心理学、企业教练、转念练习、非暴力沟通、叙事疗法的专业训练及推广,在以上多个领域是国内早期通过国际认证的专业导师,并有超过4000小时的个体和团体咨询体验。近年来,成竹老师主要研究跨文化差异对团体咨询的影响,还有对沟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曾为Datacard Group、中国平安保险、长天电工集团、时代光华、平安保险、聚成集团、武商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提供培训或顾问服务……
在这些让妈妈感到焦虑的十大因素中 ,你躺枪了几条呢? 中国妈妈真是太累了,总会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好像父母天生欠孩子的一样。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古云,“蜡炬成灰泪始干”,可谓对中国妈妈最真实的写照。
为什么我们做的越多,孩子越觉得欠他的?
其实,与其问“怎么生了这样的孩子”,不如问“怎么教出了这样的孩子”。生活中,这孩子一定是疏于管教的,或者父母存在“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就会懂事的”心态。事实却绝非如此,孩子还小,坏习惯改起来才容易,等真正长大了,再教他规矩和道理,除了孩子心里会觉得委屈,行动上还会反抗和拒绝。因为没被父母真正管教过的孩子,往往最没安全感,最容易走弯路的。那时才真叫晚了……
这样放养孩子,将来一定后悔
前阵子,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触目惊心地视频,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说一位妈妈跟读高中的儿子去配眼镜,妈妈在眼镜店付费时,不经意间影响到儿子玩手机游戏。儿子瞬间火冒三丈,当众对着妈妈的头,毫不留情一顿暴打。
经过长达3分钟的殴打后,最后,还是眼镜店的收银看不下去了,才把两人拉开。
请先不要咬牙切齿,内心五味杂陈,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可以说,视频上的妈妈在教养态度上,和上文“职场妈妈”如出一辙,区别只是程度的问题。就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无原则、无底线地为孩子付出太多,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准则,长此以往,在孩子心里形成这样一种习惯,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为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应该满足他的,所以他们不但不感激我们为他所做的一切,反而常常因为我们偶尔的疏忽对父母生气,以至于演变成视频中的暴打!
那么,到底欠不欠孩子的呢?当然欠,但绝不是欠物质生活,而是欠对孩子的教育,包括但不局限于孩子规矩养成、正确是非观、人际交往等。 另外,这3件事情,需要告诉他:
1、什么事情是他份内的事,应该独立完成
比如,告诉孩子上学是你自己的事,妈妈帮你做的只是在协助你,你该谢谢妈妈。理论上,你自己应该提前准备好一切,不能因为妈妈为你做了,你就认为是妈妈应该为你做的! 从此刻开始,这件事是你能自己做的事情,开始自己做吧,不会的,妈妈教你,但做不好,妈妈一定会罚你……
2、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份内的事做完后,可以将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分配给他,这没什么坏处。让他尽早承担起该肩负的责任,体会自己劳动的辛苦,总是好的。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教导孩子如何感谢(感恩)别人的付出了。
3、不要总是立即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
孩子有需求,父母有求必应,是情商低的表现。越是爱的孩子的父母,就越应该在点滴的生活中注意对孩子的管教。应该让孩子懂得并不是他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有一位家长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一位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和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可以在圣诞节之前将自己的一个愿望写在卡片上,圣诞老人看见了就会满足他的一个愿望。于是家长就会给孩子订一些小目标,比如说成绩好、干家务等等,只有孩子做到目标了,才会得到应有的东西。因为我们给予的太多,只能助长孩子的贪欲和毁掉孩子对规矩的敬畏心。
成竹老师简介:
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高级企业教练、实用心理学专家
成竹老师长期从事九型人格、系统排列、完形治疗、NLP、萨提亚模式、知见心理学、企业教练、转念练习、非暴力沟通、叙事疗法的专业训练及推广,在以上多个领域是国内早期通过国际认证的专业导师,并有超过4000小时的个体和团体咨询体验。近年来,成竹老师主要研究跨文化差异对团体咨询的影响,还有对沟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曾为Datacard Group、中国平安保险、长天电工集团、时代光华、平安保险、聚成集团、武商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提供培训或顾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