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人生在世生死轮回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一个人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对生死轮回的看法,可能自己的人会有一番新的姿态。
那么何为生呢?说到生就不得不提“时间”,因为人们通常用时间来表述生命的长短,那什么又是时间呢?物理学上说“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时间不是真实存在,它只是对物质变化的一种表达。我们都知道一个生的东西都是有时间变化的,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依此可以判断生者的世界一切都在动,山不动水动,水不动人动,人如果不动了心还是会动的。 反之死亡就是绝对静止,包括时间与思想,在生者世界里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所以生者的世界永远都见不到死人。
古代阴阳学说认为这世界有阴阳两部分组成,阳代表一切会动的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阴代表一切静止的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物都是阴阳混合体,身体为阴,意识或者说灵魂属于阳。当阴阳结合就是生者,分则为尸体和意识。人的意识从何而来?我想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清楚,有人可能会说来自于上一代,那上一代的意识来自于哪?对于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不做深究,但可以笼统的说来自于大自然,毕竟人的一切都来自于此。我们都知道死后的尸体会慢慢腐烂,回归大地,回归自然,那么意识也同样回归自然,回归到那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些事物当中去。有人可能会困惑,之前说死亡是绝对静止,阴阳学说中阴也是静止,但前者说生者看不到死者,后者却说阴是看得见的,这岂不是相互矛盾?其实不矛盾,按阴阳学说讲死亡之后阴阳不相互融合,不融合说明这个个体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看一个人不是只看他的身体或者只看他的灵魂,而是看这个人身体和灵魂的结合体。其次就是不同学说之间的差异问题,阴阳学说阴所说的静止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相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他们很少把一些事物说的很绝对,所以一些了解不深的人总会误以为中国哲学是矛盾的,不靠谱的,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要知道连老子传承了几千年的经典都在自我否定,因为中国古代倡导中庸之道。
假如这个世界是一个封闭的超级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我们可以把水缸看成有形有质的阴的部分,把水看成虚伪缥缈的阳的部分,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如果有心去研究阴阳两仪图可能能够更好的理解,因为只有阴阳交融才能生出大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把水缸比做大自然就是因为水的流动性,能够更加形象的表达阳的虚无缥缈。如果缸里多了一些不是完全封闭的杯子,把他们装满水缸里的水,前提是杯子也存在于水缸里,就相当于身体装入了意识,由于水装入了新的容器使他与外面的直接联系变得狭窄,剩余的可能就是视觉听觉和一些其他感觉了。当人死去就相当于杯子破了,里面的水又回到了外面的大水缸里和外面的水重新交融为一体,当又有新的杯子需要装水的时候,又会随机有一些水进入杯子,而且杯子里不可能装进和前面完全一样的水,因为你如果往大海里滴进一滴墨水,过个一会你还能找到这滴墨水吗?再也找不到,因为他们互相交融了,因此每一个杯子里装的水都是独特的,新生的。生与死的轮回运行大概就类似于此。
那么人又为何而生,缘何而死呢?这其实是四个问题“为何会来到这个世上?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为什么会死去?我们为什么而死?”为何来,为何又要去,我觉得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不必去追根问底,我们可以把世界看成一个弹簧,当把弹簧按到底再弹起来的过程中,弹簧里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这是它们自己无法左右的,它们跟随整体的节奏运动,人亦如此,对于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如果总是喜欢探索究竟的话往往会着相,就像上古奇书《易经》一开始伏羲创立后就只有八个字,后来人们为了探究它发展成了六十四个字,再后来就是无数的大文学家注释的无数本所谓的经典,到最后之间就成了“易理派”和“象数派”两大派系。他们得到了《易经》的内涵了吗?可能都已经得到了,但是他们自己却不知道,因为太简单了,只有八个字,他们自己不相信,他们的一些注释不过是在自说自话,他们说的都不是《易经》。所以上天让我生,我便好好的生,上天让我死,也不是我所能改变的,只能客观面对,追根问底只不过是在自寻烦恼罢了。至于为了什么而活着,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既然分子必须运动,那何不找到一种让自己幸福,逍遥的方式运动呢,只要遵循弹簧的整体轨迹不就可以了吗?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只有人生的最后一刻才能知道。
看破红尘你依然身在红尘,
看透生死你依然苟活在世。
除七情六欲仍靠俗物而活,
既增烦恼又何必执着于此?
人生在世生死轮回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一个人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对生死轮回的看法,可能自己的人会有一番新的姿态。
那么何为生呢?说到生就不得不提“时间”,因为人们通常用时间来表述生命的长短,那什么又是时间呢?物理学上说“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时间不是真实存在,它只是对物质变化的一种表达。我们都知道一个生的东西都是有时间变化的,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依此可以判断生者的世界一切都在动,山不动水动,水不动人动,人如果不动了心还是会动的。 反之死亡就是绝对静止,包括时间与思想,在生者世界里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所以生者的世界永远都见不到死人。
古代阴阳学说认为这世界有阴阳两部分组成,阳代表一切会动的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阴代表一切静止的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物都是阴阳混合体,身体为阴,意识或者说灵魂属于阳。当阴阳结合就是生者,分则为尸体和意识。人的意识从何而来?我想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清楚,有人可能会说来自于上一代,那上一代的意识来自于哪?对于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不做深究,但可以笼统的说来自于大自然,毕竟人的一切都来自于此。我们都知道死后的尸体会慢慢腐烂,回归大地,回归自然,那么意识也同样回归自然,回归到那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些事物当中去。有人可能会困惑,之前说死亡是绝对静止,阴阳学说中阴也是静止,但前者说生者看不到死者,后者却说阴是看得见的,这岂不是相互矛盾?其实不矛盾,按阴阳学说讲死亡之后阴阳不相互融合,不融合说明这个个体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看一个人不是只看他的身体或者只看他的灵魂,而是看这个人身体和灵魂的结合体。其次就是不同学说之间的差异问题,阴阳学说阴所说的静止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相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他们很少把一些事物说的很绝对,所以一些了解不深的人总会误以为中国哲学是矛盾的,不靠谱的,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要知道连老子传承了几千年的经典都在自我否定,因为中国古代倡导中庸之道。
假如这个世界是一个封闭的超级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我们可以把水缸看成有形有质的阴的部分,把水看成虚伪缥缈的阳的部分,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如果有心去研究阴阳两仪图可能能够更好的理解,因为只有阴阳交融才能生出大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把水缸比做大自然就是因为水的流动性,能够更加形象的表达阳的虚无缥缈。如果缸里多了一些不是完全封闭的杯子,把他们装满水缸里的水,前提是杯子也存在于水缸里,就相当于身体装入了意识,由于水装入了新的容器使他与外面的直接联系变得狭窄,剩余的可能就是视觉听觉和一些其他感觉了。当人死去就相当于杯子破了,里面的水又回到了外面的大水缸里和外面的水重新交融为一体,当又有新的杯子需要装水的时候,又会随机有一些水进入杯子,而且杯子里不可能装进和前面完全一样的水,因为你如果往大海里滴进一滴墨水,过个一会你还能找到这滴墨水吗?再也找不到,因为他们互相交融了,因此每一个杯子里装的水都是独特的,新生的。生与死的轮回运行大概就类似于此。
那么人又为何而生,缘何而死呢?这其实是四个问题“为何会来到这个世上?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为什么会死去?我们为什么而死?”为何来,为何又要去,我觉得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不必去追根问底,我们可以把世界看成一个弹簧,当把弹簧按到底再弹起来的过程中,弹簧里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这是它们自己无法左右的,它们跟随整体的节奏运动,人亦如此,对于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如果总是喜欢探索究竟的话往往会着相,就像上古奇书《易经》一开始伏羲创立后就只有八个字,后来人们为了探究它发展成了六十四个字,再后来就是无数的大文学家注释的无数本所谓的经典,到最后之间就成了“易理派”和“象数派”两大派系。他们得到了《易经》的内涵了吗?可能都已经得到了,但是他们自己却不知道,因为太简单了,只有八个字,他们自己不相信,他们的一些注释不过是在自说自话,他们说的都不是《易经》。所以上天让我生,我便好好的生,上天让我死,也不是我所能改变的,只能客观面对,追根问底只不过是在自寻烦恼罢了。至于为了什么而活着,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既然分子必须运动,那何不找到一种让自己幸福,逍遥的方式运动呢,只要遵循弹簧的整体轨迹不就可以了吗?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只有人生的最后一刻才能知道。
看破红尘你依然身在红尘,
看透生死你依然苟活在世。
除七情六欲仍靠俗物而活,
既增烦恼又何必执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