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扶贫脱贫工作的深入,类似“开着宝马吃低保”的“假扶贫”问题被一一查处。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这意味着贫困户识别环节必须一丝不苟。如果识别不精准,甚至借机优亲厚友、损公自肥,扶贫就会“偏离靶心”,让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户心寒。更恶劣的还有,一些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贫困户变成了“关系户”“人情户”;有的甚至以权谋私,明知自己不符合条件,却“近水楼台先得月”,虚报冒领扶贫资金。 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花果山乡花山村,花山村地处宜阳县偏远山区,号称宜阳的小西藏,缺少政府监管,在这里贫困户是村干部私自拟定的,没有经过村民评仪,贫困户好多是村干部亲戚,有的人甚至有车,有房都成了贫困户。生活真正困难的却得不到国家扶贫。这就是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这一公里让有些干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给我们的精准扶贫摸了黑。让真正贫困户心寒。圈起来的都是干部亲属,还有在县城有房的,有车的都成了贫困户,而那些真正生活困难的却得不到这个名额。希望吧友们能让他们看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