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宗吧 关注:58贴子:1,042
  • 7回复贴,共1

再议殷承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殷承宗老师是当代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他是上帝创造的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一息尚存的奋发之魂,他的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应该更大于他的音乐才华对世人的影响。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他的钢琴梦,为钢琴说中国话、为传播民族音乐谱写了许多传世经典。不仅使我们有幸欣赏到他的极其优美和震撼的巅峰之作,还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拼搏、百折不挠、仁爱、宽容、正派和谦恭等珍贵无比的品质。
一. 拼搏
殷承宗老师对钢琴的痴迷和热爱十分令人感动。他曾经一直到把琴弦弹断,甚至洗衣服的时间也舍不得占用,而是一边弹一边用脚在盆里踩。纵观殷老师的一生,不管累不管苦、不管顺境逆境、不管赞誉还是诋毁,七十年痴心不改,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创作和演奏激情。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已经很多,这里不再复述。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如果能像殷承宗那样痴迷和热爱还有做不好的事情吗?年轻时受点累吃点苦不算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有所建树,才能不愧此生。也有人认为及时行乐、享受人生才不枉一世,但看看殷承宗老师通过奋斗取得的成就,看看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巨大落差,就会明白这种人生态度还是要不得的,这应该是倡导殷承宗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1楼2017-06-02 17:58回复
    二、 百折不挠
    天才固然重要,坚守更显珍贵。殷承宗老师于逆境中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堪称一曲可歌可泣的奋斗诗篇。其时殷家孩子多,经济拮据,并没有促成他钢琴家的条件。难得的是,他七岁时就非常有主见的,用从他大妈那里偶得的两美元,自己请了老师买了乐谱。这无疑是小小年纪就给他的钢琴梦设置了助推器,为他的钢琴之路迈出了至关成败的一大步。
    文化大革命使殷老师的钢琴梦几近破灭,是他以钢琴和京剧的结合创造了奇迹,从而使他的钢琴家之路得以延续。更大的打击是他受牵连而遭受四年的审查,据说光反省材料他就写了几麻袋。面对诋毁和迫害,面对骇人的罪责,试想那时候的殷老师有多么迷茫、又有多么困惑,可他不管如何屈辱和不解,始终利用一切机会想方设法不间断的练琴,尽管这条路千难万险,但他却一如既往的、坚定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了钢琴艺术的巅峰。
    三、 宽容和仁爱
    首次接触殷承宗老师的视频,第一眼我就认定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好老头。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光黄河协奏曲这么一个气势恢宏的乐章,殷老师要经历多少日日夜夜的煎熬,可以说每一段旋律都是他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没有搞过创作的人很难体味其中的艰辛。那些从事音乐艺术的人更应该理解和尊重他的劳动成果。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钢琴名家在通过殷老师的作品展示演技和教学的时候,却只字未提他的名字;他用心良苦无偿教授的学生,成名后却不能知恩图报,甚至有人不惜以人格为代价,去争抢他的版权,还有文革对他的摧残——
    所有这些使我这个局外人都愤愤不平,可是殷老师却淡然相对很少提及,就是在不得已下也是一语带过,对他所遭受的诸多伤害并没有过多抱怨和指责。所以说殷承宗老师心中没有恨,只有对钢琴、对故土、对同胞的深深的爱。那是非常高尚、无欲无求、没有任何功利性质的爱。


    2楼2017-06-02 18:00
    收起回复


      4楼2017-06-07 15:14
      回复
        感谢吧主的关注,我写的这篇的确有一些不够严谨的地方,另外此篇还有两大段没有传上来。


        7楼2017-06-09 10:49
        回复
          由于殷承宗没有“反思”和批判自己在那十年中的作品,所以他一直不被官方看好、不被音乐届的主流圈子接纳。尽管我们也能看出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解释不免受到“政治正确”(全面否定)影响的痕迹,但无论别人怎样批判,在坚信自己作品(包括合作创作的作品)价值这一点上,他不忘初心,从不怀疑。在这方面李德伦与殷承宗不同,李为了符合现今的“政治正确”,对于那十年他自己所做的工作采取故作玩世不恭状的自嘲态度(就是翻脸不认帐呗),说白了就是不诚实。他对自己付诸心血的“交响音乐沙家浜”、“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作品均公开表示否定。当然,大家对李的私德普遍认可,对朋友厚道,对后辈提携,包括对殷承宗的问题讲过公道话。


          10楼2017-06-14 15:56
          回复
            吧主的这些知识都是我不了解的,人说科学很简单,人世太复杂。像我这样的贱民就更云里雾里了,最近我的住地没有网络,所以回复会很慢,请吧主谅解。


            11楼2017-06-15 15: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