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吧 关注:6,414贴子:6,664
  • 13回复贴,共1

铁观音茶制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铁观音盘香是以大自然中的有机茶树为主原料无污染,无香精无色素经权威检测,产品不仅不含致癌物质或者有害物质,茶叶的燃烧还能挥发出对身体有益的茶多酚,黄酮8苷等芬芳因子,让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抚慰,呼吸之间 怀抱健康!


1楼2017-06-04 10:12回复


    2楼2017-06-08 16:07
    回复


      3楼2017-06-08 16:08
      回复


        4楼2017-06-10 15:17
        回复
          香道、茶道、花道
          慢、 闲、 静,
          当茶与香、花交融时,
          需要我们在身心宁静的状态下,
          细细品味才会有最惊喜的发现……


          5楼2017-06-12 15:51
          回复


            6楼2017-06-14 15:51
            回复



              8楼2017-06-15 14:50
              回复
                五阆山茶制香企业,诞生于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铁观音茶叶的生长本身汲取天地灵气而来。五阆山茶香原材料采自大型生态茶园的茶叶,待其生长到茶香芬芳因子酝酿稳定后及时采摘,经过晒干,粉碎,研磨,搅拌,压条等十几道复杂工序。全程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防腐剂等化工原料。五阆山茶制香是纯茶叶制作的香,百分百源于纯净无污染的高山茶园“生态,健康,环保”


                9楼2017-06-15 14:53
                回复
                  五阆山茶制香是一种新型的净化空气香,可以有效快速地吸收异味。其以铁观音茶叶为原料,铁观音茶叶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可产生特有的天然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茶制香通过燃烧,使得茶叶含有的丰富物质一次性地完全散发出来,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
                  而且,茶制香本身的天然香味弥漫在空间中,不仅快速去除异味,还可以保持空气清新好闻,香味宜人,使人如临花园中。可以广泛运用在汽车、客厅、KTV等公共场所。
                  除了去除普通的异味,根据研究,茶制香还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甲醛。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胡萝卜素、钾、砷、锌等元素,通过燃烧,使茶叶含有的丰富物质一次性完全地散发出来,从而达到去除甲苯、甲醛,净化空气的功效。


                  10楼2017-06-15 14:57
                  回复


                    11楼2017-06-16 14:22
                    回复
                      遗失的香道
                      熏香文化汉后逐渐盛行,盛唐后熏香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的罗隐有一首诗写道:“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进入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士大夫对物质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从精神层面着力倡导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闻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
                      今天,日本的香道有100多个流派,大体分为“御家流”与“志野流”。前者是贵族流派,图风雅,重气氛,香具豪华,程式繁中求柔;后者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养,香具简朴,程式简中有刚。在日本,习练香道是一门非常神秘深奥的艺术,从最初的闻香,到第二年练香灰造型,到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4年才给"初传"证书,进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至30年。
                      然而在熏香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大陆,经过唐宋元明清的盛行,到了清未以后,由于战乱频仍,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一样日渐式微,这炉香传至清末,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
                      现在 除受日本影响较深的台湾地区,还有少数人在研究香道外,香道在中华大陆地区已经销声匿迹。
                      插花、饮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艺术都源于中国,它们组成了汉民族世俗文化绚丽多彩的一部分,而传入东瀛后,被人家玩到了道的层面,不仅仪式感大大增强,而且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


                      12楼2017-06-19 14:40
                      回复
                        香具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随着制香用香的日益广泛,各种香具应运而生。
                        炉香袅袅,既馨且逸。香具对中国人而言同时具备实用与装饰功能。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即已开始。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
                        历代使用的香具有香熏或称香炉、博山炉、花熏、香筒及香囊等。以散发香气的方式而言,可分燃烧、熏炙及自然散发。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线香、盘香和香粉的合香,则必须燃烧。龙脑之类的树脂性香品,必须用熏炙,也就是将香品放在炙热的炭块上熏烤。至於调和成香油的香品,则用自然挥发的方式散发香气。各式各样香气浓郁的香草、香花,也被中国人装入花熏、香囊之内,让其自然散发香气。混合数种香的香粉,也常用薄纸包裹,装入香囊。
                        炉之制始于战国时期的铜炉,以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质料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器。
                        汉代有博山炉。博山,相传为东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炉盖上雕镂山峦之形,山上有人物、动物等图案。用此香具焚烧香草或龙脑,袅袅香烟,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气。博山炉盛行于神仙之说流行的两汉及魏晋时期。
                        “博山炉”出现之后,香炉的使用与熏香的风**更加普遍。熏炉是现在发掘的汉代王墓中最多见的随葬物品。


                        13楼2017-06-20 11:27
                        回复


                          14楼2017-06-21 09:21
                          回复


                            15楼2017-06-26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