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吧 关注:14,464贴子:121,221
  • 5回复贴,共1

【转贴】词人本色是将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  百度


1楼2008-12-16 18:37回复
    词人本色是将军

    岁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尘,平章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宋绍兴三十二年,率五十骑长驱直入,于五万人中生擒叛首,千里奔突,渡江淮,乘风踏浪而来,为首的少年鲜衣怒马,像是一个神话。“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名动一时,举朝震惊。那一年,他二十三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江南赏心亭,极目北望。他没有想到,万军从中生擒叛首,千里奔徒而归的壮举,早已没人记得。他更想不到的是,在他以后的三十年里,他将一次又一次的凭栏远望,看斜阳日暮,空起饱含风尘的叹息。那一年,他三十岁。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剑潭,双溪楼,欧冶子,龙泉剑,好像从春秋起就为他搭设的舞台。短短三年,政绩斐然。天妒英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妒英才。他最后还是离开这里,去进行另一场漫长而无望的等待,走时背影充满了落寞。“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就像是他一生的写照,终使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力挽狂澜之志,却终究像是被封印所束缚的苍龙,欲飞还敛。但他的坚定在这一刻才真正体现,纵使心灰意冷,纵使英雄气短,龙吟剑啸的清冽之音,始终不休。那一年,他五十五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当北伐的号角终于吹响,昔日的少年,早已两鬓苍苍。狼居风胥,刻记功石,凯旋而归的梦早就破碎,可心没有死,心不能死。君王只有在危难时才会“思复得廉颇”,可他仍有知不可为而为的决绝。那一年,他六十五岁。几年后,他在绝望的现实面前死去,死时短短徐徐的说着“杀……”,幽怨而无奈,这首永遇乐,就成了永远的绝唱。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其实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也并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定,上饶带湖的新居,期思渡旁的瓢泉,他也有过一时的忘怀,看山山亦好,水水多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醉花阴里,且一展君颜。但即使他醉卧罗裙,即使他说“个里温柔,容我老其间”,他的心依然没有融入其中,保持着清醒的寂寞和孤独。
    秦楼楚馆,仙音绕梁不绝,他却只是临风北望,目光充满期待与无奈,这是他与柳永的不同。
    青山秀水,看到的是大好河山,听到的,却是龙吟剑啸,无一丝超脱世外的坦然,这是他与苏轼的不同。
    但一切地一切在宋绍兴三十二年时就已经注定,注定他不能如韩信卧龙那样做一个人中之龙,于是在宋朝多了一个词中之龙,后世的我们已无法评说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但对他自己来说,一定是不幸的。他不像杜甫那样看立志于意匠,于是绍兴三十二年气吞万里如虎,就成了他黯淡的一生中唯一的辉煌。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词人本色是将军,或者说,他本是个将军,但我们却把他当作一个词人。他活得非常简单,练兵,被贬,重新启用,练兵,时刻盼望着摇旗呐喊,过江而去。但他活得又非常得累,江南小小的朝廷,费尽心机讲和,你却天天练兵,摩拳擦掌,一副时刻要冲上去的样子,那多可怕。礼也不送,也不会粉饰太平,官场的钩心斗角你一样都不懂,就算你练出天下强兵又怎么样?那些兵不也是连敌人都没有见到,就与你一起老了?
    既然在江北江南都是一样的漫漫消磨,那为什么还要渡江而归,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永远没有下文的传奇?
    传世的宝剑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旋即被收入鞘中,再出鞘时,已经锈迹斑斑,那当初,为什么还要锻造这把宝剑?
    或者,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无奈,一如他沿袭的“香草美人”模式的创造者。即使怀王明贤,屈原知遇,但以他二人之力,怎及得上赢政商鞅?还是免不了汨罗江上绝人望,楚辞声里断人肠。当赢政遇上商鞅的那一刻乱世的格局就再无法更改,铁木真的铮铮铁骑也将会不可逆转的绝尘而来,绝尘而去,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辛弃疾一人而改变,但逆势而起奋勇抗争的,将被视为英雄。
    亦或,绍兴三十二年,烽火扬州路,是你用一生为代价做的一次证明?
    证明虽然你只有诗词传世,但是,
    词人本色是将军,那负剑而立的萧索身影,永远是那个鲜衣怒马,踏浪而归的神话。


    2楼2008-12-16 18:38
    回复
      • 125.34.195.*
      dddddddddddddddddddd


      3楼2008-12-16 21:22
      回复
        • 86.73.119.*
        看得我有点晕。。这格式。。。有点乱。。


        顺便说一句,有错别字。


        4楼2008-12-16 23:52
        回复
          • 211.137.211.*
          好文


          5楼2008-12-17 01:34
          回复
            这样的文章,总是不忍心看


            6楼2008-12-17 1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