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吧 关注:208,429贴子:418,168
  • 29回复贴,共1
为什么汉人不尽力向外扩张领土(记住是汉人),除了唐朝快打到中东之外,其他王朝都一直在东亚残留,是收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了吗?以和为贵吗?


1楼2017-06-05 22:36回复
    英国人占了北美的荷兰殖民地后,取名新约克。中国人到了海外的一块地方,那个地方,中央政府管不到,就立为藩属,但是地方管得到,但是中央政府不信任地方。不是指民间的势力,是指官方,像约克郡公爵那样代表官方。约克郡公爵是查尔斯二世的弟弟,而周天子封建亲戚。我看过很多人讨论这个原因,很少人会想到这点,中国由于秦以来的中央政府强大,压抑了地方的扩张性。中国要想像列强那样,也不难,用西周的办法来管理国家,立这个爵那个爵,发挥地方自主性,人家自然会去扩张。孔子不是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把各种被大国兼并的小国重新恢复等等,高举三代之治,人心就归天子,这条路走下去按现代的理念迟早演变成支持建立多个特别行政区,在各种小的拥有一定立法行政权的小国里搞普选。军权和外交收回天子。
    难怪后来晚清的外使郭嵩焘说:“(英国)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另一位旅欧士人王韬称赞西洋诸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不约而同,福建巡抚+翰林徐继畬,在其著作《瀛寰志略》里提到:“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自小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他们有一个共识,三代或三代以上之遗意。就是说西洋的宪政,和古儒宣传的政治,吻合度很高。而秦汉以来(没有明说是法家政治,不过大家都懂),我们就走错路了。到底是不是走错路可以商榷,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倒是延续了儒家一脉的正统历史观:三代以前是好的,往后越来越坏。
    再以贯彻法家路线的柳宗元为例,柳宗元当然不是正统的法家,在新中国建国6~70年代,基于zz斗争的需要,对历史做了划分,柳宗元王安石曹操等人都被列为法家,比如王安石吧,宋儒胡敬斋曰:「若依他做,三代之治可运之掌,惜惑于王安石而不能用也。」,“依他做”指程颢上书神宗的《陈治法十事》,程颢和王安石主张不同,我们知道王安石是增强国权的一派,相对的,程颢主张增强地方权利,他的《陈治法十事》里提到现在的弊病“贡举不本于乡里”(主张乡举里选)、“府史胥徒之役毒徧天下”(反以吏为师)等,王安石则是他们批评的“骄兵耗国力,匮国财,极矣”之徒。程颢那篇冷门文章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古者政教始乎乡里,其法起于比闾族党,州乡酇遂以联属,统治其民,故民安于亲睦,刑法鲜犯,廉耻易格,此亦人情之自然,行之则效,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政教始乎乡里”,指自下而上的政治,先是县认可,然后州认可,然后上升到联邦政府。区别于中央政府一竿子插到底的统治。对不对,另当别论。用这批古人来代表现实zz中的群体,这样划分,其实有一定道理,柳宗元被贬湘南时写过《哀溺文》《招海贾文》,不支持人们于波涛之中用生命博取利益的态度。如果你读了商韩的书,法家讲究控制,讲究农战,对离开本籍区域乱跑的人基本上没什么好话。儒家背了法家的锅。儒家对贵族阶层确实存在妥协性,重视尊卑等级,这也是儒家在建国后被批评的重要原因。但是儒家的尊卑等级是以周天子那套模式为出发点,君=父,臣=子这种关系,那自然而然晚辈和长辈之间会存在差等之分,这不是强加给你的,像法家那样,强行要民众怎么怎么样。儒家政治强调本于人情,区别于法家,当然,统治者有时候不能太本于人情,不然就会导致国家背上严重的债务。但是楼主说是不是儒家思想影响?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地方的扩张应该是被默许的。
    儒家思想影响了汉人的扩张,还是法家思想影响了汉人的扩张。


    IP属地:福建2楼2017-06-06 12:10
    收起回复
      领土扩张不是免费的午餐,代价是巨大的。欧洲大航海是很爽,可是欧洲统一了吗?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09 12:09
      收起回复
        蒙古帝国在蒙哥死后已经分裂了 忽必烈政权在中国 虽然国土大 但各汗国各自为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09 12:21
        收起回复
          扩张得不偿失,古代西北多草原沙漠,这种地方就算占领了还要付高额的占领费,别说征税,不倒贴就不错了


          5楼2017-06-09 16:13
          收起回复
            因为中原王朝能有效统治的地区就是农耕区。而且地域越广,行政的效率越低。从长安出发,三个月到西域。给予地方扩张的权利等于鼓励地方造反。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的确有者扩张。但是南方的山民与汉人的科技没有代差啊。不可能像西方人干啊。只能慢慢蚕食啊。云南贵州广西不都是明才彻底进入汉地十八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09 21:45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0 06:58
              收起回复
                蒙古帝国就算扩张那么大不也被反推,到时还是得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我挺佩服沙俄扩张的,稳扎稳打,步步蚕食


                IP属地:江苏8楼2017-06-11 22:34
                收起回复
                  首先,在信息传递方面依靠飞鸽传书,快马驿站的国家版图都不太大。在火车电报出现前,要维持一个超大的陆地国家本来就不容易。之前像罗马弄四帝共治,各大帝国总督在地方上独断都会造成内战。其次中国周边东北此前难以种植,西北和北方是草原绿洲,西南是高原。这些都不适合中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接农耕居族的习惯难以统治。只能封当地人为王。这样又进入上一轮的怪圈造成内战乃至边患。这些是物理限止和你采用什么学说无关。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3 14: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