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学习吧 关注:1,610贴子:3,150
  • 6回复贴,共1

鬼谷子捭阖篇的具体运用(转 多彩的人世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的人会认为,鬼谷子应用首先要用到的是揣摩两篇,也难怪,他们对鬼谷的理解并未深入研究,看了几十遍、或是看了好几年、更有甚者研究了一辈子仍然是一头雾水的人大有人在。市面上经常看到有人说鬼谷无用,这些人大都是咬文嚼字的人,或是被另一个自称大师的人误导,致使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于是就有说无用,而一部分人还是领悟了些,于是就有人说首先用到的是揣摩。
这些人都是没有看到自己的人,鬼谷里用到最多的字是阴阳,再加上鬼谷出现的时代是战国时代,那个时代是阴阳学说鼎盛的时代,以此推论,要先对阴阳两个字有所领悟,才能真正看懂鬼谷智慧。对于阴阳,简单的几句话是描述不清楚的,我想说的是,阴阳是中华这个民族从上古时期到今天,贯穿于这个民族灵魂最深处的、独立于其他任何民族的高等智慧理论,任何一个民族智慧在她面前都要逊色很多。今天的中华阴阳学说被当作**一样抛弃,这是由于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王权教育下,这一学说被挤到崩溃的边缘。历史将会证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灭亡,鸠占鹊巢者必遭唾弃。
鬼谷先生将捭阖篇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不是没有道理的,捭阖篇是鬼谷思想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对捭阖篇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理解鬼谷智慧运用鬼谷智慧。只有这个基础打好了,你所想象的高楼才能盖起来。
捭阖篇讲的是如何建立对事物的认识,事物的基础种类、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关键句是‘以名命物’,以名命物是要我们建立对事物的准确认识,世间的事物大体归为两类,一类是不变的,一类是变的,变和不变都是相对的,在短暂的人的生命里,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看不到变化的可以归类到不变一类里,相对于这一类的都可以称作是变的一类。
变和不变都是相对的,如我们所看到的星星,短暂的百年生命里,他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那么大那么亮。换个角度来看他又是变的,如暂时的天气变化会让你看不到他们,变是随着一定的环境事物产生而生成的‘变’来,如高温下的铁会变成液态铁。基于此,世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准确的认识事物在这一时刻的变化状态是我们应用事物的关键,中华的先贤们用了阴阳两个字对这样的情况进行总归纳,不变为阳,变为阴,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通过对阴阳的分析来认识天下事物,可见阴阳是高度概括世间一切的两个字,一切的事物在不变的时候可以称作阳的状态,变的时候可以称作阴。变和不变之间存在着时间关系,前一秒不变是阳,后一秒变可以是阴,也可以是前一秒是阴,后一秒是阳的关系,阴阳的称谓是没有固定的。可以说东方是阳,西方是阴,也可以说东方是阴西方是阳,阴阳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具体状态上的变化,状态上的变化又改变称呼上的变化如,一块铁的冷热变化可以从‘冰凉--凉--常温--温暖--热--很热--不能摸了--烫手--再到眼睛可以看到的烧红了--很红--烧软了--烧成铁水了,本质上来说都是铁,那么所有的变化状态都可以称作是阴;在这一特定变化状态时可以称作是阳,其他状态都可以称作是阴。
这便有了‘审查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技巧短长’解释过来就是观察他们变化前后的形态,每种形态下的功能作用,作用的特征的实践用途。还拿铁来举例,常温下我们对它进行加工很难,烧到软化状态可以进行锤炼,加工成镰刀、斧头、锄头等农具。烧成铁水下可以添加材料来改变铁的性质,也可以在铁水状态下进行一些特殊用途形态的加工。
准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慢慢锻炼而来的,好比一个小孩,在刚出生的时候,他所能做的事情很少,睁眼观望、肚饿啼哭、大小便随意,你将一根手指放在他口中,他所做出的反应是吮吸,而不是准确的知道手指是没有奶水的;再将手指放在他的手里,从初始的不会抓,到抓的时候用一根手指、两根手指、三根手指,稍大一点才能五个手指准确的抓东西,这些都是他对现实事物的探索,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能掌握更多的事物。
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做到‘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的。知存亡之门户是相对于某个人来说的,由于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对于他来说的那些关系到他个人安危的事情是不同的,这些存亡的门户对他来说是关键的,换个人来说就未必是,一般来说人都是选择自己能做的事情来做的。
现实世界中有两种工具应用,一种是物的工具,人类文明工具如电脑,电视,汽车,锅碗瓢盆等等;又如大自然的各种石头,树木等等物;另一类是人这种工具,人这种工具有包含文字工具 ,大多数的人都能掌握合适的物的工具,少数人可以掌握文字工具,能掌握人这种工具的人则更少,且人这种工具变化众多有自己的思想,想要把握是不容易的。
‘审查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技巧短长’其实是观察事物不同状态下的用途,先贤把这些状态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现象进行描述,审查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先后状态下事物的技巧短长用途。
每个人对事物各个状态下的用途掌握不是一出生就有的,世间的事物无穷尽,也不是能够完全都掌握的,因此,在短暂的生命里选择对一项事物的用途掌握就足以让我们幸福一生。掌握一件事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掌握的因此就有了‘贤肖、智愚、勇怯、仁义’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加上年龄因素时代因素造就不同的人。这样的区别不单纯存在于人这种动物中,还存在于其他任何一个类别的物种中,千变万化的物种大抵有冷热、干湿、长短、软硬、曲直等胠乱篇所讲的一些特征,这些事物特征不单是存在于眼睛看到的物质,也存在于文字描述的现象里。可见掌握这样的技能有多么的困难。
工具的掌握要了解工具最本质的意义功用,如一辆轿车,最本质的公用是代步工具,面子是附加公用;如一台电脑,网络信息掌握以及数据处理是本质功用,游戏是附加功用。在鬼谷智慧里人是最主要的应用工具,所以要掌握他们的贤肖、智愚、勇怯、仁义上的差别,掌握他们所拥有的智慧能力,以便为我所用。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其实也就是转丸篇所讲的部分,每个人对这一部分掌握的侧重点不同、掌握的多少不同,这跟他们的个人爱好和各自的工作环境有关,世界上没有人能完全掌握转丸篇所具有的功用,但有可以接近的人,如一个国家的首脑,可以有完全掌握转丸功用的团体,如国家智囊团,智囊团是为国家首脑服务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转丸篇的功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立智囊团。一个人来说,尽力掌握更多的转丸功用是在社会上生存的根本。
基于掌握转丸多少的不同,智慧能力的不同适当运用这些人的方法就是、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如企业里有一个人智慧能力你感觉可以作为管理人员使用,提升他的职位便是乃可贵,让他做更多更重要的事便是乃可进,这些过程中更多的对他了解了就是乃可捭。
对他智慧程度了解的过程就是审定转丸内容的有无,给他各方面的考验就是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是考量他是否适合用于贵贱、进退、捭阖应用位置的手法。也是考量人的贤肖、智愚、勇怯、仁义差别的方法。我们遇到一个人,会从外观上对这个人有初步印象的判断,但这样的判断只是初级判断,要想有更深的解,就要做‘随其嗜欲’的手法,而后才能见其志意,其过程用到揣摩两篇,跟‘往而极其欲’‘往而极其恶’的手法相结合。
‘先从其志’这里要关注后面‘养志法灵龟’篇,‘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这些话语也都是考量一个人在贤肖、智愚、勇怯、仁义上面上差别的方法,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材料好安排他们在我谋略里的用途。
‘捭阖者,道之大化也,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捭阖实际有三种具体用法,一是赞美;二是批评;三是提问。大命系在面对同一事物时,是用的赞美心态,批评心态还是提问的怀疑心态,若赞美是阳的手法,批评则是阴的手法,提问则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手法。不同手法得到的后果截然不同,对于这些不同的后果就要做到‘豫审其变化’。如一个人,你用赞美的手法接近他,也许他会接受你,也许他会讨厌你或是中立;如果对他实施批评,也一定是是接受或是讨厌或是中立的情况;如果你在不了解对方喜好的情况下就用批评或赞美,你接触他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若是你直接用提问的手法接触,那么完成对他了解的接触概率是百分之百。
若是从教育的层面上来说,赞美会使人骄傲,批评则会让人丧失信心,提问的手法则是可以让他明辨是非,明辨是非则是最好的成长教育手法,若要明辨是非就要用到胠乱篇。
这样的手法不单应用于他人,也可以应用于自身,应用于自身的时候则是自我修行的一种方法,通过胠乱多提问题,对现实世界会有更多了解,在现实更多了解的基础之上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身在当前社会下的作用,再加上明白事物的操作手法便是‘得道’。
实践应用中,应用于他人是阳,自己得到的领悟是则是阴、自己是阴,阳中阴是对方在跟你交流中也一样得到领悟,阴中阳是你所领悟的是你下一次应用的参考案例之一,未完待续


1楼2017-06-07 11:04回复
    很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21 05:55
    回复
      赞,棒棒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23 20:35
      回复
        没看明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28 21:11
        回复
          楼主您好,多彩的人世间在出书吗?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他的帖子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22 15:12
          回复
            还好(ー̀εー́)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2-08 12:57
            回复
              独有见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12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