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已形成了以“渝新欧”、“郑欧班列”、“汉新欧”、“蓉欧快铁”和“长安号”为主体的五大班列运输系统,运行线路达到39条。
作为“互联互通”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的中欧班列,正掀起一阵阵建设高潮。
5月12日,广州市白云区的中欧班列实现“一周一列”常态化运作;5月17日,新疆首开海铁联运中欧班列;5月22日,深圳开通中欧班列;5月31日,“湘欧快线”第六条中欧班列线路开通;6月1日,江西首趟中欧双向班列启动……
这是近期多座城市对中欧班列的推进情况。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28个,累计开行4000多列。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认为,“当前中欧班列处于培育期,这一时期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班列布局的完善,加快发展。但等到一定阶段,还需考虑更多的问题,比如如何回归市场理性,各班列公司、地方平台在 后补贴时代 又该如何去做等。”
中欧班列已基本覆盖各区域
自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已形成了以“渝新欧”、“郑欧班列”、“汉新欧”、“蓉欧快铁”和“长安号”为主体的五大班列运输系统,运行线路达到39条,服务国内31个城市,抵达境外15个国家、28个城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当前中欧班列的分布以珠三角片区、长三角片区、西南片区尤为密集。
例如珠三角片区“粤满欧”,由广州白云始发,运行时长逾八个月,目前已实现了每周一班。此外,“粤新欧”则被规划为每日一班的频次,还有始发东莞石龙的“粤满俄”。而根据相关班列运营公司透露,未来还会陆续开通“穗新欧”等新班次。
长三角片区的城市覆盖密度更大。据统计,从宁波北、北仑港港站、义乌西、杨浦、芦潮港港站、苏州西、南京西、南通东、合肥北、铜山、连云港港站装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9个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11个实际开行中欧班列的装车组织站,目前运营线路有12条。
西南片区则主要是成都的“+蓉欧”班列和重庆的渝新欧班列,其中成都政府主打“+蓉欧”计划,与全国多个城市如武汉、深圳等都已开始合作,有“深蓉欧”、“甬蓉欧”等,目前主力运营班次是“昆蓉欧”和“厦蓉欧”。
出境线路则分为东、中、西三条,东通道由东北满洲里出境、中通道经乌兰巴托到俄罗斯腹地,两条共同连接西伯利亚大陆桥,到达欧洲,西线通道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至俄罗斯多斯特克、明斯克、罗兹等地,到达西欧地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飞彪认为,当前地方纷纷推进中欧班列的建设,主要还是为了对接中央的“一带一路”倡议。
根据商务部消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欧班列发展6年来,至今已累计开行4000多列,仅2017年开行数量就已突破1000列。
“ 一带一路 中,经贸合作是大头,而其中物流建设又是最主要的,未来这块还会继续增长。”徐飞彪说。
作为“互联互通”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的中欧班列,正掀起一阵阵建设高潮。
5月12日,广州市白云区的中欧班列实现“一周一列”常态化运作;5月17日,新疆首开海铁联运中欧班列;5月22日,深圳开通中欧班列;5月31日,“湘欧快线”第六条中欧班列线路开通;6月1日,江西首趟中欧双向班列启动……
这是近期多座城市对中欧班列的推进情况。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28个,累计开行4000多列。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认为,“当前中欧班列处于培育期,这一时期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班列布局的完善,加快发展。但等到一定阶段,还需考虑更多的问题,比如如何回归市场理性,各班列公司、地方平台在 后补贴时代 又该如何去做等。”
中欧班列已基本覆盖各区域
自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已形成了以“渝新欧”、“郑欧班列”、“汉新欧”、“蓉欧快铁”和“长安号”为主体的五大班列运输系统,运行线路达到39条,服务国内31个城市,抵达境外15个国家、28个城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当前中欧班列的分布以珠三角片区、长三角片区、西南片区尤为密集。
例如珠三角片区“粤满欧”,由广州白云始发,运行时长逾八个月,目前已实现了每周一班。此外,“粤新欧”则被规划为每日一班的频次,还有始发东莞石龙的“粤满俄”。而根据相关班列运营公司透露,未来还会陆续开通“穗新欧”等新班次。
长三角片区的城市覆盖密度更大。据统计,从宁波北、北仑港港站、义乌西、杨浦、芦潮港港站、苏州西、南京西、南通东、合肥北、铜山、连云港港站装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9个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11个实际开行中欧班列的装车组织站,目前运营线路有12条。
西南片区则主要是成都的“+蓉欧”班列和重庆的渝新欧班列,其中成都政府主打“+蓉欧”计划,与全国多个城市如武汉、深圳等都已开始合作,有“深蓉欧”、“甬蓉欧”等,目前主力运营班次是“昆蓉欧”和“厦蓉欧”。
出境线路则分为东、中、西三条,东通道由东北满洲里出境、中通道经乌兰巴托到俄罗斯腹地,两条共同连接西伯利亚大陆桥,到达欧洲,西线通道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至俄罗斯多斯特克、明斯克、罗兹等地,到达西欧地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飞彪认为,当前地方纷纷推进中欧班列的建设,主要还是为了对接中央的“一带一路”倡议。
根据商务部消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欧班列发展6年来,至今已累计开行4000多列,仅2017年开行数量就已突破1000列。
“ 一带一路 中,经贸合作是大头,而其中物流建设又是最主要的,未来这块还会继续增长。”徐飞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