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年的浣华馆联句,有杨维桢、顾瑛等七人联句廿四韵,铺陈宽阔,也不乏佳句,但思想深度则差一点。但1354年的可诗斋夜集联句,因正是动荡乱象环生的年代,联句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关于这次联句,秦约有序云:
至正十四年冬十二月廿二日,余游吴中。属时寇攘,相君有南北之命。川途修阻,舟楫艰难。遂借馆于仲瑛君之草堂,而雪霰交作,寒气薄人。翌日夜分,集于可诗斋,客有匡庐于彦成、汝阳袁子英、吴郡张大本,相与笑谈樽俎,情谊浃洽。酒半,诸君咸曰:今四日郊多垒,膺厚禄者,则当奋身报效,吾辈无与于世,得从文酒之乐,岂非幸哉?然友朋难必,每思草堂一时诸公,出处俱异。时郯九成则执笔漕台,陆君良贵亦有漕事之冗。惟龙门琦公元璞,独占林泉之胜以自适。其性情,兴言若人,又不能不于斯集驰企也。因效石鼎故事以记是集,凡若干韵,诗成,夜漏下三鼓矣。序其首者,淮海秦约文仲也。
今夕乃何夕,岁律已云暮。
更长灯烛明(瑛),夜冷冰雪冱。
滕六巧荐瑞(于立),封姨怒相妬。
簪盍各尽欢(秦约),杯行不知数。
肉台春笋纤(袁华),法曲冰弦度。
红泪泣风蜡(张守中),翠烟积香雾。
鼎沸雀舌烹(顾瑛),酒泻龙头注。
咿嘤啭莺喉(于立),蹒跚躅鹅步。
燕谑落语阱(秦约),驱驰慨行路。
计穷酋授首(袁华),车坠费诛屦。
风尘暗城郭(张守中),稼穑罄场圃。
忧倾漆室葵(顾瑛),啖分懒残芋。
天王狩河阳(秦约),奸臣拒官渡。
济时风云会(于立),旷世龙虎遇。
前席宣室徵(袁华),下诏轮台布。
凯奏櫌杜诗(张守中),谏讽校借赋。
干羽舞两阶(顾瑛),歌谣誇五袴。
时清仰皇泽(秦约),会少忆长晤。
春冰破微甲(于立),夜月照寒素。
云间鹤鸣陆(袁华),吴下书惟顾。
瘦袁髯似戟(张守中),短于腹如瓠。
张也乡曲英(顾瑛),秦亦廊庙具。
孔问郯子官(于立),杜赏已公句。
睽违念契阔(秦约),茗艼写情愫。
冉冉叹驹驰(袁华),营营笑蚊聚。
浮生草栖尘(张守中),虚名日晞露。
嗟彼噂沓徒(顾瑛),有此和乐孺。
用继石鼎联,聊以识所寓(秦约)。
秦约的小序交代了联诗的时间及背景,川途修阻,舟楫艰难,已非昔时可比。诗友们难再欢聚,各人感慨也 转苍凉,故主人顾瑛的起句就带有某种伤感,而且选择音调短促的韵。这个音调上的限制,似乎提示诗人们诗句的选择要沉重一点、色彩也要素一点。虽以“更长灯烛明”起句,下面铺陈的诗句却不奢华,到张守中“红泪泣风烛”已明显暗示了诗意的转折。高明的是秦约,以“燕谑落语阱”对于立的上句后,即直抒胸臆“驱驰慨行路”,把诗的画面切入动荡的现实,袁华的承接也相当恰当,使诗意深了一层,张守中的联句“风尘暗城郭”已概括出当时动荡混乱的形势。接着顾瑛再道悲惨的社会生活现状。秦约再联就直接把矛头指向那些奸臣。这几联接得痛快而沉重,是全诗的亮点。下面却联出几句并不和谐的句子,再转入对诗友的怀念。但到最后,张守中的“浮生草栖尘,虚名日晞露”的深沉感喟,唱出了这批乱世诗人的真实心态。从整体看,还是一首有内容、有感触的诗,其中顾瑛、秦约、张守中在诗意转折的关键起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秦约的序是最后写的,概括了联句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诗人们各自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