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吧 关注:28贴子:465
  • 6回复贴,共1

远去的乡村石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农村,曾几何时,用了不知多少年的石磨、石碾、椿臼、碌轴、砘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钢铁机械的推广,它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它们一同退出等,还有那一大批制造、修理石器的石匠艺人-----


IP属地:山东1楼2017-06-11 09:50回复
    其中,石碾,绝对是石器时代的巨无霸。所选择的石料既要绵,还得有硬度。开采所费的功夫,超乎现代人的现象,首先,石料厂得选择在官道很近的山上,以方便运输。一个石匠,从选石料,到石碾作成,一年做成,都是快的,基本上,没有订单,石匠是不会做的!。石碾的碾盘很笨重,从石料场运到村里,用时几天,十几天,算是快的。有个规矩,石碾在运输途中,要是损坏了道路两边的庄稼,是不赔的。这是因为,石碾是公用的,就是外村人用石碾,本村人也不能说什么。
    石碾的价格、用工,超乎现代人的想象。村子的石碾,几乎是全村人出资才能买得起,全村人合作才能运来的!所以,即便是有钱的财主,也不会自己买一石碾。一个村子,能有两盘石碾,就是比较大的村了。
    在运输石碾时,最难的当属碾盘,它的重量,超过了所有木车的载重量,几乎都采用人工方法;要先把碾盘立起来,把松树檩条插在碾盘中间的洞中,固定好,五六个棒小伙子扶住两端,用牛拉檩条的一端,碾盘就滚动起来-----
    石碾的用途很广,米类脱壳,把各种粮食碾成面粉----
    为了用石碾碾粮食,好多时候,人们得提前到碾棚去排号,要是家里有特别的公事,别人会让号---
    究竟什么时候有的石碾,没有精确记录。从石碾的磨损情况来看,石碾的历史最多到追溯到宋代。现在,有的村里,还在用。


    IP属地:山东2楼2017-06-16 14:59
    收起回复
      相比石碾,石磨更轻便,用途更广泛,更适合家庭使用,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曾有过石磨。它可以磨面,磨糊,在相当长的时期,是人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工具之一。生活好的家庭,用骡子拉磨,差点的家庭用毛驴拉磨,再差点点的就只能人工推磨。
      石磨留下了很多成语;卸磨杀驴。馍馍好吃磨难挨【意思是说;白面馍馍好吃,推磨难。】一天三转【磨台转、锅台转、井台转】
      最古老的石器,当属椿臼。现在用来砸蒜的蒜臼,就是迷你版的椿臼,使用原理,大样扒小样。据传说,唐朝时,黄巢造反,军粮匮乏,就把俘虏洗净,脱毛,开膛去肠,用椿臼砸粘,烙成肉饼当军粮食用。还有安禄山也这样做过,后来的宋代,金国打败北,也这样做过。


      IP属地:山东3楼2017-06-16 15:33
      收起回复
        石匠,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他们的贡献,在人们生活的历史中,注定是很浓重的一笔。


        IP属地:山东4楼2017-06-16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