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味吧 关注:0贴子:23
  • 1回复贴,共1

对于俞老师我只想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惑之年的我可以说是那个年月的见证!我想在此表达的是,越是物质匮乏老百姓要填饱肚皮是会想尽一切办法的,河里游的,地上跑的,地上长的,天上飞的只要能充饥都想尽办法弄回家来。如果说美味是真鱼汤没问题,如果说没味是鱼腥草真的很牵强!
我长在农村,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向下流不到一华里就是条大河,每年夏季只要大河发洪水(上游几十公里下暴雨),大河里成群的鱼受呛就顺着小河拼命往上游,由于夏季小河水小都漫不过鱼背,别说六岁的孩子,就是四岁的孩子都能抓到,我那时就很小,大孩子抓大的,我们小当然抓小的了!至于作者怎么抓鱼我们不得深究,只能说绝对有可能而不是不可能,所以俞老师说六岁的孩子不能抓鱼他是“书教多了”,只是想当然!
如果说美味是鱼腥草我更是觉得牵强,也是想当然,别说六岁的孩子,俞老师我想请教您,您认识鱼腥草吗!可以说六岁的孩子一定能够认识鱼但一定不会认识鱼腥草,我更是愚钝,至今也不认识鱼腥草!所以我的呼声是千万别误了孩子,好好和原作者沟通一下!给个合理答案。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2 19:16回复
    标准答案表现了出题老师强大的穿凿附会能力,更体现了大部分拙劣之人无法拥有这种能力,突出了出题老师的天纵英才。
    父母教育小孩什么是鱼,首先该说的应该是“形状”而非“气味”,如果家长连鱼长什么样都不告诉他,光说腥味,小孩也该好奇鱼的长相才对(俞老师的解释中,母亲“陌生的光”,说明母亲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鱼,显然母亲是见过鱼的,至少她知道真正的鱼长什么样子);其次,一个连鱼都没见过的小孩子一闻到腥味,他立刻判断这是“鱼腥”,甚至忽略了形状,实在不合理,即使他知道这不是鱼,但他却天真的以为这能代替鱼烧汤,这一说法却又和前文“他不知道鱼的形状”互相矛盾,而且全文以他的视角来写,显然他当时不可能知道那玩意“不是鱼”,出题老师已经在自己的解读中自相矛盾了;再来,小孩摸到的东西,描述是“一个”,出题老师非说那是“一坨”,更是穿凿附会发挥到了极致;最后,“鱼腥草的功效过于强大使孩子产生了幻觉误以为自己看到了鱼”,这个说法已经不可理喻了,出题老师是人为小孩接连将鱼腥草和呕吐物全部误认为是鱼了吧?那就很奇怪了,这两样东西不说长得不一样,呕吐物里面还有半点鱼腥草的气味嘛?
    好吧,以我的智商实在很难理解出题老师的脑回路,正如有人对我说“你脑子有问题”。我是永远琢磨不出老师的深意了,只能以出题老师的最后一句话做总结:
    这篇阅读对于现在的孩子可能是太难了一点,希望大家调整心态,早点准备复读。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7-14 0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