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学吧 关注:3,017贴子:22,228
  • 21回复贴,共1
明 煉 己 之 功
  性命二字,名雖有二,實則一也,吾道故謂之雙修。如守中一節,雖說既散之炁約而歸之丹田以煉先天一陽,若非去遊思、除妄想、掃卻一切塵緣,亦安能息息歸根、時時入定哉?又如真陽發生,采此坎中之真鉛,以煉離中之陰汞,行子午升降之功,運沐浴溫養之法,以煉己而築基,若非滌慮洗心、忘情絕念、懲忿窒欲、去邪存誠,又焉能水火停勻、陰陽交會以成黍米玄珠而長胎育嬰也哉?此修命也,而修性亦在其中焉。至玄牝相孕、丹先成象、百日築基之候,又必行大周天之功,此時惟存神汰慮、寡欲清心以溫養薰蒸,煉成玄黃至寶,倘非以無為之神火、有作之真機升之降之烹之煉之,亦不能成陽神而衝破天門。迨至陽神已出而大丹已還,必用神鼎神爐、真火真藥團煉于泥丸之宮,如但謂虛極靜篤、無作無為、待其自然而沖於九霄之上,吾恐生知上哲亦不能空空無為而即能跨鶴登仙也。此雖修性,而修命亦在其中焉。
  總之,性是先天元神,命是先天元炁,其原皆出於天,其實體備於己;可分為二者,是為初學言其大概,而要之,分之則二,合之則一也。學道人不明這個中消息,獨煉一宗,即非中庸之道,而乃旁門左道之流也。
  或謂:守中之道,先生已詳言之,一在身中之中,一不在身中之中,堯舜禹相授微言惟曰 " 允執厥中 " ,中是徹始徹終之學,修道人終身由之而不能盡者,業已曉然於心目之間,不待再教而明,但先生所謂小周天大周天者,到底從何分別歟?予曰:小周天曰是坎離交媾之火候,是外藥產之時也,一日十二時,但有陽生,皆可行之。純陽祖曰: " 一陽初動,中宵漏永,溫溫鉛鼎,光透簾幃。 " 是即精生藥產、宜行小周河車之事;若猶未也,即不可妄作以招凶也。若大周天之道,是內藥生而胎嬰現,所謂 " 陰陽交媾罷,一點落黃庭。 " 此時惟有不即不離,勿忘勿助,以綿綿密密之神行不二不息之功,一日一夜無有間斷可也,廣成子雲: " 丹灶河車休矻矻,鶴胎龜息自綿綿。 " 張仙雲: " 終日昏昏如醉漢,悠悠只守洞中春。 " 此小周大周之功用,各有不同。
  如此可知始於有作,終於無為,迨至無為而無不為,斯道得矣。第學者必先于煉己之學純熟,然後行此無為之功,始無大危險;若煉未到十分,其危險不可勝言矣!第一要火候分別清楚,藥物識得的明,無怠無荒,不緩不急,尤要勤修功德,多積善事,上感神天之降鑒,下化魔障之兇橫,庶幾一得永得,一成永成,而無危途焉。
  此性命之源,雙修之道,已寫得明明白白,後之學人,還有各執一偏,或修性不修命,或修命不修性,各持門戶,互相詆毀,是無仙緣之結甚矣。至於小周大周、內藥外藥、內火外火,略書大概,學者于此反隅,可以實知其候的確不移者焉。自古神仙如張呂等大聖,積誠感神,如此至再至三,方盡命功;至於性學,二仙當日仰天大歎,連番不絕,然後得仙傳授而成一洞真仙,後之學者亦何幸而得此真詮也,可不勉哉!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6-13 01:23回复
    學者必由呼吸之息以複夫太和之元炁。其道維何? " 無搖爾精,無勞爾形,無俾爾思慮營營,乃可長生。 " 又曰: " 心不動名曰煉精,煉精則虎嘯風生;身不動名曰煉炁,煉炁則龍吟雲起;念不動名曰煉神,煉神則元精溶溶、元炁浩浩、元神躍躍矣。 " 若猶未也,必先寡欲以養精,寡言以養炁,少思以養神,迨至還精補腦,則精自不泄矣;心息相依,忘言守中,則炁自不散矣;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則神自不擾矣。若非由後天之精氣神以默會乎先天之元炁,未有不墮於一偏之學者。古雲: " 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造化功。 " 旨哉言乎!又雲: " 萬籟風初起,千山月乍圓;急須行政令,便可運周天。 "學人必 [ 用 ] 守中之候以調養乎丹田,久之精生藥產,神完炁足,由此而行八百抽添之數,三百六十之爻,進陽火,退陰符,于中用卯酉沐浴之法,則丹鉛現象,有六種效驗,然後行五龍捧聖、七日過關之功,庶可還玉液之丹而成不死之身矣。再用煉虛一著,必至如如不動,惺惺長明,渾無半點作為之跡,而究無一物一事之不能作為,到此境也,方算得大丈夫功成道立之候。古雲: " 這回大死今方活。 " 又雲: " 若要人不死,除非死過人。 " 由此思之,無非凡心死而道心生,凡機息而真機見也。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6-13 01:34
    回复
      心不动、念不动、身不动,功夫在于寡欲、寡言、少思。居然被无知之人喷成枯坐,半桶水涨点文化吧,没实践过不要出来扯,真的丢人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06-13 01:39
      回复
        谭子《化书》曰:“忘形以养炁,忘炁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6-13 01:43
        回复
          或曰:世有清淨而修者,煉性不煉命,及其成功,則性複先天而命亦歸夫太極,彼獨修命者,恐不能有此神效也。雖然,亦視乎各人之體質為何如耳。如色身毫無虧損,精炁神三者俱足,此又何待於命功為哉!若是色身不健,體質多虧,不先從命功下手,縱能造到極處,亦是一點陰炁,無有陽光。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6-13 01:54
          收起回复
            守中之法,为的是漏体钝根之人返还童体,居然被当成炼己的门路,岂非搞笑,是根本没入门。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7-06-13 01:56
            收起回复
              運 小 周 天 之法
                前言守中溫養一法,是為鈍根漏體之初功。若能精炁神三寶無虧,有如童體,則又不必用守中工夫,直從河車搬運下手。然吾觀世之人,幼年塵情正熾、恩愛難割,雖體無虧欠,而性又難純;迨至中晚之年,始因塵事一切磨煉,方知人生世上縱然榮華富貴享福不了,亦無非苦惱之場,而況乎貧賤憂戚種種拂意之事難除哉?故爾一心向道,獨修先天之性;無奈命已垂危,性將何依?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7-06-13 01:59
              回复
                结论:守中不守中,看个人体质与智慧。身心清净不清净,看是否被欲念迷惑。若无炼己之功守中,不叫守中,叫思中,会得气功病。身体健壮者,不需守中,也要身心清净,否则气性重,也难进步。
                守中目的是返还童体,要凝神还是要炼己功夫,才能实践守中之法。把守中当成入静法门,说白了就是根本不懂,装,无知者无畏。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7-06-13 02:12
                回复
                  实践过守中者,自然知道杂念难伏,知道炼己才是功夫根基,守中就是移精变气,空谈守中能使心静。张三丰真人炼己不纯,守中走火入魔,最后复归尘世炼己,才能入山。言守中是根本之法,实在是不学无术的文盲。
                  根本没实践过守中。
                  不知炼己不迷是功夫根基。
                  不知守中是还复精气神的手段。
                  不知精气神还复,不过童子之身,还没上大路。
                  更不知静是表象。身心念不动,自然炼精气神才是根本。
                  也不知顽空枯坐者气神实际外驰。
                  不过贪慕虚荣,拿自己的脑洞当宝贝说事倒是真的。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6-13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