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余旭吧 关注:687贴子:31,996

【史海钩沉】北洋军阀全图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袁大头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中国河南项城人,也有人称他为袁项城,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的首脑。早年在朝鲜发迹,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他下令解散国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他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事件。


1楼2017-06-13 06:19回复

    二、曹锟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清末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大沽口人,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直系的领导人之一,曾靠贿选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890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任毅军哨官。1894年赴朝鲜参加中日甲午战争。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冯玉祥等人赶下台,囚禁于瀛台。1926年获释,到河南投奔吴佩孚。1927年曹寓居天津。卢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所请出面组织新政府。1938年5月17日病逝,1939年12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2楼2017-06-13 06: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吴佩孚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


      3楼2017-06-13 06:24
      收起回复

        四、张之江
        张之江(1882—1969),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教名保罗,河北盐山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为人重德守义,办事雷厉风行,刚决果断,是西北军五虎将之首;军中尊称大主教。曾任察哈尔都统西北边防督办、代理国民军总司令、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主席。他在禁烟时的决心和作风让群众赞为“第二个林则徐”。后任中央国术馆馆长。1936年选拔武术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奥运会执行主席特命为表演队摄制纪录片。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病逝。


        4楼2017-06-13 06:25
        回复

          五、张绍曾
          张绍曾(1879年10月9日—1928年3月22日),字敬舆,直隶大城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被袁世凯暗杀后,调任长江宣怃大臣,未赴任,潜至上海。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绥远将军。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任国务总理,主张迎孙中山入京协商南北统一,为总统曹锟所忌,不久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遇刺身亡。


          5楼2017-06-13 06:26
          回复

            六、刘庆恩
            刘庆恩,字国臣,原籍广东潮州, 1869年10月10日(清朝同治八年九月六日)生于四川省德阳孝泉。原本汉族,因家庭贫穷而读书不多,后被回民收为义子,随即改信回教,并随其一起经商,后被送入广东水陆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益珠、虎门、江阴炮台任职,1895年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军,在战斗中腿部负伤,伤好后辞去军职,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的湖北枪炮制造厂任技工。
            1901年被选派日本留学,入东京成城学校、日本第六高等学校工科,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
            1908年毕业后回湖北枪炮制造厂任职。
            1909年被派往德国克鲁伯兵工厂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后回国。
            1912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军械局(局长翁之麟)枪炮科科长,7月任汉阳兵工厂第一任总办,10月,湖北兵工厂全面复工,12月23日授予陆军少将。1915年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支自动步枪。
            1916年5月30日晋授陆军中将,10月15日特授勋五位;
            1917年1月在汉阳兵工厂附设兵工学校,兼任校长,后又试制成功大炮,名曰"庆恩炮"。
            1920年8月因病辞职。
            1921年3月31日晋给二等大绶嘉禾章。
            1929年4月在上海病逝,葬于上海江湾回民公墓。


            6楼2017-06-13 06:28
            回复

              七、汤化龙
              汤化龙(1874—1918),字济武。汉族,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历任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湖北省军政府民政总长、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秘书处长、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众议院议长、教育总长兼学术委员会长。与立宪派首领梁启超关系往来密切,民国初著名立宪派头面人物。


              7楼2017-06-13 06:29
              回复

                八、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9楼2017-06-13 07:0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九、黎元洪
                  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中国北洋政府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武昌起义时,任革命军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后段祺瑞利用张勋将其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晚年投资实业。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10楼2017-06-13 07:09
                  回复

                    十、蔡锷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蔡锷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1楼2017-06-13 07:10
                    回复

                      十二、狗肉将军张宗昌
                      张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中国山东省莱州府掖县(今莱州市)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13楼2017-06-13 07:12
                      收起回复



                        十三、辫子统领张勋
                        张勋(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谥号忠武,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 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病死于天津。


                        14楼2017-06-13 07:14
                        回复

                          十四、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10月24日-1939年6月5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直隶(今河北)天津人。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他为国务卿。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他“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1939年6月8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徐世昌下褒奖令,以颂扬其爱国忠心。


                          15楼2017-06-13 07:15
                          回复




                            十六、张作霖
                            张作霖,汉族,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现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逝世于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早年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喜欢别人以“张大帅”称呼,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17楼2017-06-13 07: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十七、陆征祥
                              陆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又名陆徵祥、陆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苏太仓,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陆征祥毕业于广方言馆、同文馆,鸦片战争时期,他随父亲陆云峰辗转到上海。他曾与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随后一直在外交界服务。一战结束后,陆征祥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和会。二战结束后,为了嘉奖陆征祥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不畏强权的精神,罗马教皇亲自任命他为圣安德隐修院名誉院长。陆征祥晚年隐居于比利时圣安德隐修院,著有《回忆与思考》、《人道主义的会和》。1949年1月15日,陆征祥病逝,享年78岁,葬于圣安德隐修院。


                              18楼2017-06-13 0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