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本项目位于京津冀区域,河北省衡水市和沧州市境内。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交通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本项目在衡水北站衔接石济客专、在沧州西衔接津沧城际、在交河与沧保城际相连、在黄骅站衔接环渤海城际,便利地将省会石家庄、天津、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保定等京津冀城市群内重要节点城市很好地衔接起来,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主要城市、重要新城、大型交通枢纽的通达性和辐射能力,还可带动城市间的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的流动,促进区域内的整体产业升级及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1.2 建设项目概况
1.线路走向
新建城际铁路自石济客专衡水北站接轨,途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阜城县和沧州市泊头市、沧县、沧州市、黄骅市、海兴县和渤海新区,线路长度215.345km。
2.主要工程内容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衡水至黄骅港段)正线全长215.345km;共设车站12座,分别为衡水北站、武邑站、阜城南站、交河站、泊头西站、文庙站、沧州西站、沧州东站、沧州机场站、黄骅新站、渤海新区西站和渤海南站,其中沧州机场站为预留车站。沧州枢纽配套工程新建沧州西存车场;桥梁长度为194.400km,占线路全长的90.27%;路基总长20.945km,占线路全长的9.73%。
全线新增房屋面积145120m2,新增定员1248人;衡水北站接市政热源,其余站均采用空调进行采暖。
3.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速度:250km/h。
(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3000m;引入枢纽地段和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可根据速度曲线计算确定。
(5)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
(6)线间距:4.6m。
(7)牵引种类:电力。
(8)列车类型:动车组。
(9)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常庄至终点400m系列。
(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3。
(11)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12)建筑限界:建筑限界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中有关规定执行。
4.施工组织
全线施工总工期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