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o自由社吧 关注:15贴子:458
  • 4回复贴,共1

三月的图书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字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一些考据的放置点而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5 22:26回复
    外务部
    1917年11月2日
    亲爱的罗斯柴尔德勋爵,
    我很荣幸能代表英皇陛下政府向您传达,下面有关同情犹太锡安主义者的宣言,已经呈交内阁,并已得到了内阁的支持。
    “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以及犹太人在其他国家享有的各项权利和政治地位。”
    若您能把宣言的内容转送到锡安主义联盟,我将感到十分欣喜。
    亚瑟·詹姆士·贝尔福谨启
    ——《贝尔福宣言》
    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是世界主要国家正式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第一个宣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15 22:45
    收起回复
      2025-05-14 06:37:01
      广告
      二.神与人
      虽然神的地位至高无上,但宗教的焦点是人不是神,即如何使人得到拯救或解脱。因为人们对死亡的特别恐惧,宗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给人们永生的希望。三大宗教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轻视人生和现世,让人将永生的希望放在未来。神许诺给人的,并不是当即信,当即就可以上天堂,而是在来世脱离苦海。但来世有没有或是个什么样,人此生是无法知道的,只是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在基督教中人的地位是卑微的,人是被造物,由上帝用泥土捏造而成。更因为人的祖先犯了罪,所有人都成为罪人,对上帝只有绝对信仰和服从,才能洗清罪过,否则就将受到严惩,不信神的人终将进地狱受永世的折磨。公元五世纪著名神学家奥古斯汀,在其《忏悔录》开篇中的话对基督徒的思想很有代表性:“一个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这人遍体带着死亡,遍体带着罪恶的证据,遍体证明‘你拒绝骄傲的人’。但这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你鼓动他乐于赞颂你,因为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
      在伊斯兰教中,人的地位更低。“伊斯兰”是阿拉伯语,意思是“服从”、“降服”或“奉献”,用来描述人与神的关系。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即“顺服神的人”,《古兰经》反复强调人要畏惧真主。每一个穆斯林都是神的奴隶,都属于造物主,人被造的目的就是永久地敬拜和无条件地侍奉神。神高高在上,与人绝对不同,他离开受造物越远、与他们的区别越大,就越荣耀。神不是“父”,因为这个称呼使得神象一个人,亵渎了神的高贵。人不是神的儿子,不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人是肉体的和物质的,也将永远如此。人得到拯救并不意味着本质的转变,从而可以在精神上与神同在,而只是因为遵守律条而得到神的奖赏,可以永远住在神为信徒准备的乐园里。
      相对而言,佛教中人的地位是最高的。众生在六道中的排列顺序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和地狱,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为三恶道。虽然天众的福报比人好,地位比人高,本领也比人大,但享乐之事太多,顾不上修行,所以佛教中有一句话:“得人身是成佛最好的机缘”。但佛还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虽然可能成佛,更可能一不小心,下辈子退化成**、饿鬼,甚至下地狱,常常需要亿万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修成正果。这让人感到远水不解近渴,因此一些抄近路、走捷径的法门便应运而生,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净土法门。中国佛教徒信仰的有三大净土,最有名的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修的是在现世的立即拯救,信徒们相信只要诚心敬拜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就会受到阿弥陀佛及其弟子的“接引”,往生净土。最占便宜的是可以“带业往生”,即带着业债往生净土,等到修成正果之后,再来偿还,因而可以在人这一世之中脱离轮回;而不象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其它各种法门,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生生世世坚持修行,一旦有所懈怠,便可能前功尽弃。
      虽然人人可以成佛,佛也曾经是人,但人还是需要对佛菩萨们顶礼膜拜,求他们保佑和引导,否则难入正道。事实上,“顶礼膜拜”这个词就来自于佛教,“顶礼”就是用头顶触到佛的脚上,表示最高的敬意,“抱佛脚”的说法也与此有关。可以说,佛教是将人生的意义看得最渺小的,尽管佛教里人的地位相对较高。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历史性的宗教,即作为基本信仰的一部份,教徒们相信在某一个历史时刻发生了某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神创造宇宙、基督受难及复活、穆罕默德领受神启示的古兰经等等。佛教则是非历史性的,信仰佛教的人并不太在意关于释迦牟尼降生的神话。佛教的这个特点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整个印度传统文化都不重视历史,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短暂的,没有太大意义。印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多数是由于在外国典籍中有所记载而为后人所知。据说印度的第一本重要历史著作,就是在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期间,由英国学者编写的。佛经中动辄就是无量劫、大千世界、恒河沙数、极微尘数等这一类非常大的时间、空间和数量概念,也说明了作者不重视现世,将人生几十年、甚至整个人类历史和整个世界看得非常渺小。
      在神面前,人不仅渺小,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连思维的自由都没有。《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神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预定人将进天堂或地狱的记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正统教义都认为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是早就由神完全确定下来的,这就是所谓的预定论。在哲学中,决定论与自由意志是难以协调的矛盾;在神学里,就是预定论与自由意志的矛盾。与此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罪恶的来源,预定论的一个自然推论就是罪恶来源于神。按照信徒们的说法,神是全知的,对永恒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一览无余,人生对他来讲没有秘密可言。这意味着人没有自由意志,因此对罪恶不负责任。
      然而,三大宗教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鼓吹人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意志,因此对罪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对于坚持创世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这是一个逻辑悖论。如果神创造了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8 21:00
      回复
        如果神创造了一切,那他应该也创造了罪恶。神知道人将会犯罪,但他没有改变主意造一个更好的。他选择造出人这个次品,就要对人的罪恶负责任。人的一切都来源于神,包括所谓的自由意志,追根溯源,如果神是万物的第一因,神也就应该是万恶的第一因。
        为了替神开脱“罪”责,神学家们提出了种种说辞。十三世纪神学家圣多玛(St.Thomas Aquinas)认为神的选拔(election)和摈弃(reprobation)是神预定的,说天意(providence)如此,神的意志就是人的价值标准。后来的加尔文也有类似的说法。伊斯兰教的一个正统基本字义派也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没有好坏之分,真主称为好的就是好的,而做这事的人就是义人;真主称为坏的就是坏的,而做这事的人就是罪人,真主的命令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兹则提出多种可能世界的概念,即可能的世界有无穷多个,而上帝选择了一个最完美的创造出来。世界上之所以有罪恶,是为了衬托美好。他认为一个有自由意志、从而有恶行的世界比没有自由意志的世界更完美,这就是上帝创造了一个有这么多罪恶的世界的原因。根据莱布尼兹的说法,罪恶确实来自于神,但被合理化了,罪恶不仅不可避免,它还是神仁慈的证据。
        基督教正统教义相信“正负双重预定论(positive-negative double predestination)”,即神会眷顾和指引他预定要选拔的人,而不管那些被他摈弃的人,让这些人随意堕落。不义之人的犯罪行为是自己的选择,将来受惩罚也是咎由自取。仔细想一想会发现,这是个很奇怪的说法。被选拔的人其实甚为可怜,因为他们没有自由意志,只是神的玩偶和工具;被摈弃的人也很可怜,他们被赋予自由意志,但没有一个受到神的眷顾。
        好玩的是,神学家们用“堕落(fall)”这个说法,将罪归到人身上,说罪恶是人的自然倾向,不是由神造成的。但人是怎么堕落的?是魔鬼引诱的;魔鬼为什么与神作对?是因为他生出了骄傲的心,不服从神的旨意,要与神平起平坐,被神赶出了天堂;魔鬼凭什么如此骄傲?据说是因为他太聪明、太漂亮了;但他的聪明、漂亮又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神造的!你看,这又是一个逻辑悖论。
        佛教的情况更复杂一些。佛教相信三世因缘、六道轮回的因果关系,而主宰人生命运的是所谓的“业”。佛法有言:“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因业造作的过程有业因、业力、业果(业报),这种因果报应既包含有决定论,又有自由意志的因素。一方面,因果报应的法则没有人能够逃脱,所谓“若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教中一个很著名的偈语。佛教也宣称人人可以成佛,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这都是决定论思想。另一方面,业是由自己造的,果报是自己修来的,各人的命运由自己修的业来决定,因此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有自由意志,并对罪恶负责任。
        与创世论不同的是,佛教的因果关系可以无穷倒退,因此佛教教义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罪源的问题。根据十二因缘,众生痛苦的本源在于“无明”。无明是对无常、无我的实相不认识,执著于“我”,从而生出贪、嗔、痴等各种烦恼,造出种种善恶业。无明没有起始,它是生生世世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但佛教相信人人都有佛性,只是一直被无明蒙蔽。一旦修成了佛,断尽无明,就能恢复佛性,脱离轮回,到达“常、乐、我、净”的彼岸。这就有了一个问题:既然人本来有佛性,无明如何能存在呢?如果无明能与佛性共存,那成了佛的人是否还是会产生无明,重新掉进轮回圈之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8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