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成立。
技术男亨利.福特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王国。
1911年6月16日,IBM前身C-T-R成立。
霍尔瑞斯失去了自己的公司,而成为一名产品经理。
他们都是从技术研发出发,
亨利.福特成为了商业帝国开创造者,
而霍尔瑞斯却没能在IBM的历史上留下更多。
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
他从小就对机械非常感兴趣,
小时候就能把怀表拆了又装回来,
又因为这项技能能够经常帮邻居修表,
所以被授予“天才修理工”称号。
福特16岁开始去底特律做机械师学徒工,
学成后进入西屋电气公司。
这是美国非常有名的电气公司。
它与爱迪生电气公司的差别,
只是它的创始人乔治·威斯汀豪斯
没有什么事迹被选入我们的小学课本。
技术男的晋升通常都会用跳槽跳出来,
而且跳到竞争对手公司晋升越快。
这套路直到现在都传承得很好。
比如从B跳到A,从A跳到T,
然后就会自愿加班到晚上10点半公费打车回家。
在西屋公司干了12年后,
福特就跳槽到爱迪生的公司。
两年后他就晋升为发电机方面的主工程师。
他也开始有资金和时间研究汽车的汽油内燃机,
那时汽车还是富人的玩具,
可见富人一直都喜欢开快车。
1896年,福特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并命名为“四轮车”。
技术流取名的直截了当初现端倪。
1899年,福特向爱迪生辞职,开始创业。
然而,爱迪生虽然鼓励和支持他的技术研发,
但显然没有教他如何运营公司。
作为没有商业经验的技术流的创始人,
福特先后两次跳进了投资人挖的坑里。
福特的第一个公司叫底特律汽车公司,
专门为富人生产赛车。
然而,生产出来的汽车质量不能达到福特的要求。
但投资人为了快速回报,要求大量生产并销售。
最终公司倒闭了。
两年后,又有一批投资人投资了福特,
福特或许觉得上一次倒闭是公司起名不吉利的问题。
上一个公司用的地名作公司名,
既然用地名不吉利,那就换人名吧。
于是亨利.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了。
这起名的思路又是很技术流。
可惜,这家公司又重复了上一家公司的覆辙,
福特被投资人赶出了公司,
而这家公司后来改名为“凯迪拉克”,
这名字显然就是不技术男取的。
失去公司的福特继续潜心研究赛车,
他研制出来的福特999实现了时速147公里,
福特第三次吸引了投资人的注意。
他又获得投资成立了第三家公司。
1903年6月16日,一家真正属于他的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这次,福特不仅在股权上面战胜了投资者的急功近利,
还寻找到汽车被大众使用而非富人专享的市场空间。
他通过将原来汽车多余的配置去掉,
又创造性地将肉类加工的流水线进行改造
并引入到了汽车生产,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低成本制造出来的汽车让更多人用得起汽车,
福特的汽车王国也由此逐步建立了起来。
在福特汽车公司成立8年后,也是6月16日,
一家由三个公司“联盟”组合成的新公司成立,
这家公司叫C-T-R,即计算-制表-记录公司。
而再过在13年后,
这家公司又拥有了一个更大气的名字--IBM。
C-T-R公司的成立一样源自一名技术男,
但与福特不同,这个技术男没有遇到坑爹的投资人,
而是遇到了足以比肩洛克菲勒的托拉斯大神。
大神的名字叫查尔斯.弗林斯。
弗林斯起家于军火买卖,
其中包括在1895年向中日战争前夕的日本销售战舰。
在金钱面前,他可以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
从军火买卖发家后,弗林斯开始资本运作,
30年间先后组建了24个托拉斯组织。
1911年,弗林特在吞并了国际时间记录公司
和美国计算秤公司后,将目光投到制表机器公司上。
他看上了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器公司,
而此时的霍尔瑞斯正在为他的公司经营焦头烂额。
霍尔瑞斯就是那名跟福特一样的技术男。
他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他在人口普查局谋得了一份差事。
然而当他面对堆积如山的人口登记本时,
他快速地计算出完成这份数据分析需要10年。
这个年轻人想到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啊!
于是决定改变这个状况。
在准岳父的建议和资助下,他开始研发制表机。
6年后,他终于完成了第一代制表机。
同时也把准岳父变成了岳父。
不仅如此,期间他还离开了人口普查局去了大学教书。
许多人不禁要问:“小伙子,初心呢?”
其实,霍尔瑞斯的初心没变,
他最终还是让人口普查局用上了自己发明的机器。
不过他是把机器卖给人口普查局。
可能这又和岳父的鼓励和支持有关。
他的岳父约翰·比林斯博士
是美国陆军派往人口普查局主管卫生统计的军医。
1869年,霍尔瑞斯在华盛顿成立了制表机器公司,
他的产品逐步销售到了国外,
甚至在欧洲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子公司。
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技术男“经营癌”开始发作。
首先他的产品开发不是源自于市场,
而是来自于自己发明创造的梦想。
其次,从小公司到制表机帝国,
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他亲力亲为,
发明、销售、管理一手抓。
这让他越发感到疲惫不堪。
最后,连让他发家的人口普查局也不再使用他的产品。
于是,在弗林斯出现后,霍尔瑞斯卖掉了自己的公司,
根据弗林斯的建议,制表机公司、国际时间记录公司
和美国计算秤公司,三家公司以“联盟”的形式,
组成了新的C-T-R公司。霍尔瑞斯以股东的身份加入。
但同时他保留了两项特权去继续实现他发明的梦想,
其一,他可以不服从任何人的命令,独自决定研发什么产品;其二,任何图纸的修改都要经过他的签署同意。
亨利.福特和霍尔瑞斯都是技术男,
他们都怀揣梦想从技术研发到创业,
但是,福特的出发点在市场。
他研发汽油内燃机的初衷是做出更好的汽车,
但这个初衷的潜台词其实是做出市场需要的汽车。
所以当他一路跌宕起伏,终于找到市场的需求,
并做出更好的汽车之后,
他成为了一个商业帝国开国者。
而霍尔瑞斯则不同,他的出发点在解决痛点,
他的成就感来自于发明的产品改进了旧有的模式,
他更大的满足就在于无止境的优化更新自己的作品,
所以他在商业领域走了一圈后回到了发明家的角色。
一个着眼于市场,一个着眼于产品。
虽然以相似的方式出发,
一个成为了老板,
一个成为了产品经理。
技术男亨利.福特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王国。
1911年6月16日,IBM前身C-T-R成立。
霍尔瑞斯失去了自己的公司,而成为一名产品经理。
他们都是从技术研发出发,
亨利.福特成为了商业帝国开创造者,
而霍尔瑞斯却没能在IBM的历史上留下更多。
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
他从小就对机械非常感兴趣,
小时候就能把怀表拆了又装回来,
又因为这项技能能够经常帮邻居修表,
所以被授予“天才修理工”称号。
福特16岁开始去底特律做机械师学徒工,
学成后进入西屋电气公司。
这是美国非常有名的电气公司。
它与爱迪生电气公司的差别,
只是它的创始人乔治·威斯汀豪斯
没有什么事迹被选入我们的小学课本。
技术男的晋升通常都会用跳槽跳出来,
而且跳到竞争对手公司晋升越快。
这套路直到现在都传承得很好。
比如从B跳到A,从A跳到T,
然后就会自愿加班到晚上10点半公费打车回家。
在西屋公司干了12年后,
福特就跳槽到爱迪生的公司。
两年后他就晋升为发电机方面的主工程师。
他也开始有资金和时间研究汽车的汽油内燃机,
那时汽车还是富人的玩具,
可见富人一直都喜欢开快车。
1896年,福特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并命名为“四轮车”。
技术流取名的直截了当初现端倪。
1899年,福特向爱迪生辞职,开始创业。
然而,爱迪生虽然鼓励和支持他的技术研发,
但显然没有教他如何运营公司。
作为没有商业经验的技术流的创始人,
福特先后两次跳进了投资人挖的坑里。
福特的第一个公司叫底特律汽车公司,
专门为富人生产赛车。
然而,生产出来的汽车质量不能达到福特的要求。
但投资人为了快速回报,要求大量生产并销售。
最终公司倒闭了。
两年后,又有一批投资人投资了福特,
福特或许觉得上一次倒闭是公司起名不吉利的问题。
上一个公司用的地名作公司名,
既然用地名不吉利,那就换人名吧。
于是亨利.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了。
这起名的思路又是很技术流。
可惜,这家公司又重复了上一家公司的覆辙,
福特被投资人赶出了公司,
而这家公司后来改名为“凯迪拉克”,
这名字显然就是不技术男取的。
失去公司的福特继续潜心研究赛车,
他研制出来的福特999实现了时速147公里,
福特第三次吸引了投资人的注意。
他又获得投资成立了第三家公司。
1903年6月16日,一家真正属于他的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这次,福特不仅在股权上面战胜了投资者的急功近利,
还寻找到汽车被大众使用而非富人专享的市场空间。
他通过将原来汽车多余的配置去掉,
又创造性地将肉类加工的流水线进行改造
并引入到了汽车生产,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低成本制造出来的汽车让更多人用得起汽车,
福特的汽车王国也由此逐步建立了起来。
在福特汽车公司成立8年后,也是6月16日,
一家由三个公司“联盟”组合成的新公司成立,
这家公司叫C-T-R,即计算-制表-记录公司。
而再过在13年后,
这家公司又拥有了一个更大气的名字--IBM。
C-T-R公司的成立一样源自一名技术男,
但与福特不同,这个技术男没有遇到坑爹的投资人,
而是遇到了足以比肩洛克菲勒的托拉斯大神。
大神的名字叫查尔斯.弗林斯。
弗林斯起家于军火买卖,
其中包括在1895年向中日战争前夕的日本销售战舰。
在金钱面前,他可以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
从军火买卖发家后,弗林斯开始资本运作,
30年间先后组建了24个托拉斯组织。
1911年,弗林特在吞并了国际时间记录公司
和美国计算秤公司后,将目光投到制表机器公司上。
他看上了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器公司,
而此时的霍尔瑞斯正在为他的公司经营焦头烂额。
霍尔瑞斯就是那名跟福特一样的技术男。
他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他在人口普查局谋得了一份差事。
然而当他面对堆积如山的人口登记本时,
他快速地计算出完成这份数据分析需要10年。
这个年轻人想到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啊!
于是决定改变这个状况。
在准岳父的建议和资助下,他开始研发制表机。
6年后,他终于完成了第一代制表机。
同时也把准岳父变成了岳父。
不仅如此,期间他还离开了人口普查局去了大学教书。
许多人不禁要问:“小伙子,初心呢?”
其实,霍尔瑞斯的初心没变,
他最终还是让人口普查局用上了自己发明的机器。
不过他是把机器卖给人口普查局。
可能这又和岳父的鼓励和支持有关。
他的岳父约翰·比林斯博士
是美国陆军派往人口普查局主管卫生统计的军医。
1869年,霍尔瑞斯在华盛顿成立了制表机器公司,
他的产品逐步销售到了国外,
甚至在欧洲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子公司。
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技术男“经营癌”开始发作。
首先他的产品开发不是源自于市场,
而是来自于自己发明创造的梦想。
其次,从小公司到制表机帝国,
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他亲力亲为,
发明、销售、管理一手抓。
这让他越发感到疲惫不堪。
最后,连让他发家的人口普查局也不再使用他的产品。
于是,在弗林斯出现后,霍尔瑞斯卖掉了自己的公司,
根据弗林斯的建议,制表机公司、国际时间记录公司
和美国计算秤公司,三家公司以“联盟”的形式,
组成了新的C-T-R公司。霍尔瑞斯以股东的身份加入。
但同时他保留了两项特权去继续实现他发明的梦想,
其一,他可以不服从任何人的命令,独自决定研发什么产品;其二,任何图纸的修改都要经过他的签署同意。
亨利.福特和霍尔瑞斯都是技术男,
他们都怀揣梦想从技术研发到创业,
但是,福特的出发点在市场。
他研发汽油内燃机的初衷是做出更好的汽车,
但这个初衷的潜台词其实是做出市场需要的汽车。
所以当他一路跌宕起伏,终于找到市场的需求,
并做出更好的汽车之后,
他成为了一个商业帝国开国者。
而霍尔瑞斯则不同,他的出发点在解决痛点,
他的成就感来自于发明的产品改进了旧有的模式,
他更大的满足就在于无止境的优化更新自己的作品,
所以他在商业领域走了一圈后回到了发明家的角色。
一个着眼于市场,一个着眼于产品。
虽然以相似的方式出发,
一个成为了老板,
一个成为了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