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本,《理想国》。我是耐着性子读完了,看起来花费了很长时间,因为这次借阅是从2013年10月11日到10月29日,没有看完,后面又从10月29日继续借到11月8日,不过学校图书馆一本书应该每次可以借阅一个月,中间之所以续借了一次大概是因为和《入殓师》一起归还的吧。这的确是一本好书,非常值得一读,但是由于这种哲学类类书籍读起来太耗费精力,本书又比较长,所以读到一半左右时我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了,但我还是硬读了下去。这是我读书的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也就是说一本书读不下去还是硬要读完,除非实在觉得这本书完全没有观看的必要,最极端的一次情况是高二时在图书馆借阅黑格尔的《小逻辑》,作为一个可以说完全没有接触过哲学理论,更没有系统学习哲学的高中生,我何德何能能看懂《小逻辑》啊?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当时也是闲的,又是死脑筋,不过现在对这本书还有一个印象,那就是黑格尔在本书论证了人是可以永生不死的,看到这里时我还是非常震惊的。不过黑格尔的意思肯定不是肉体意义上的永生不死啦,而是更深层次的意味,我是无法理解啦。话说回来,对于《理想国》,我当时的自我感觉是最多理解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内容,而且认为即便只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内容也很了不起了,这本书对我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尤其可以从当时我在贴吧的一些言论里看出来,我学会了更严谨的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现在让我再简要介绍一下柏拉图在本书里表达了哪些观点,我恐怕也很难说出来,不过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可能更主要在于思维逻辑及表达方面。以后有时间的话,我可能会再次重读这本书,到时候应该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自我感觉现在如果重读这本书的话,应该至少能理解其中一半的内容了,但愿我能达到能完全理解这本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