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个老师,更直率一点地说,我也对学生动过手,只是温吞吞地性格使然,没有那个老师的劲头。但是这个行为却经常让亲人们忧心忡忡,我总是把他们的忧虑一笑了之,担心什么啊?然后我的劝解却抹不起他们的眉头紧锁;然而今天看到这个老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估计在网络和媒体地炒作下,这个老师的职业生涯估计走了极点。
坦白地说,打人不是一件好事,我在这里也没有庇护这个老师的念头,但是看到她涨红地脸我想起了我自己。我的性格说好听点叫和气,说不好听点叫老好人,被人欺负的那种,很多事情都是自认倒霉地嘀咕着走开,这样的我变成现在的样子,我都有点惊讶。
我不喜欢用体罚来解决教育的问题,但是可笑的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出手打人就是我的学生。刚入学校,刚成为一个老师的时候,与其说是我不敢打他们,还不如是我舍不得打他们,我天真地想象,我和学生和睦共处,是师生,更是朋友。说点肉麻地是,我把自己的精力,精神,我能付出的都给了他们。看着他们稚嫩的眼睛,我没有奢望过他们每个人都品学皆秀,我只是希望我能和他们能快乐地共度三年的学习时光,不想让他们在12,13岁的稚龄过早地走上社会。想想当时的自己,却是满天真的。
那些孩子们,他们好小啊,12、13岁,比我小了十岁,什么都好奇,什么都觉得新鲜,都想去尝试;他们又是那么过早地成熟,12、13岁已经早恋过几十次;满嘴的脏话,MMP是他们的口头禅。抽烟、喝酒、打牌、逃学、甚至盗窃更是家常便饭。
我知道打人犯法,现在的人伦纲常只赋予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只有他们才能适度使用,因为家长的打是爱。然而,家长......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确实,他们的爸爸妈妈早早打工去了,走的那么远,毕竟生活需要钱,我无法劝责这些家长把他们年幼的孩子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但这些爷爷奶奶至多让这群孩子有饭吃,有钱用,别的呢?什么都没有。你能指望一个走路亦要三晃,自己都打理不好自己生活的老人来管教他们儿女的孩子?(我班上有位学生的爷爷,居然连他的孙子三天有没有回家了,他都不清楚,试问这样的家庭下,孩子能学到什么?)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谈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孩子,这本该是家长和我一起肩负的责任,却沉甸甸地压在我的身上。
每一次和家长联系,都是我主动开口,家长迫不及待地挂电话。他们忙啊,忙着他们的农田,忙着他们的生意,忙着他们的收入,甚至忙着他们的婚外情,忙着他们的麻将。他们就象一个工厂主管部门,不看过程的艰辛,不看材料的优劣,只看我最后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要我来负责任。
学生离校,我找不到家长;回家后不看书,我联系不到家长;放学后学生到有危险的黑网吧,沙河滩,我联系不到家长,可到发钱,发补助的时候 ,不用我联系,一个个都来了,但却又是那么的急欲离开。似乎一学期二十块的学费已经让这群孩子在这三年完完全全地变成了我的孩子。我只有23岁,刚刚担任老师,刚刚担任班主任。但是这是我的职责。
于是我开始我的教导...... 在我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体罚。
永远记得那个瞬间,我一个巴掌挥下去,手掌拍击在肉体上,响声沉闷。知道自己下手的分量,不重,但是那一刻,手疼了,心却重了,泪却流下来了,似乎挨打的是我自己,那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流泪。
我谨慎近乎吝啬地使用殴打的次数和分量,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好笑的是,每次更痛的似乎是我自己,每当打他们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再等等,再劝劝,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的学生,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过学生的时候,都很心痛,都会暗暗地留泪,多希望他们能够听话,多希望他们不要犯错,可是我的奢望怎么也实现不了,所以只能一次次地动手。
也许有人骂我无能,但是我又什么办法?
常常有人说学生,孩子是弱势群体,那么我们这群老师又算什么呢?
学生离家出走,老师联系家长有错吗?结果离家的学生出事了,好,老师的责任,你不该联系家长,你小题大做;
学生抽烟喝酒,打架闹事,家长不管不问,甚至老师根本找不到人,这个时候老师苦劝无用,学生依旧我行我素,试问老师该怎么办?好,老师出手了,仅仅一个巴掌,好,家长这个时候找来了,媒体记者来了,这个老师又成为众矢之的......
地震来了,老师最好去保护学生,在我们学校确实很多老师做到了,即使他是虚惊一场。但是地震来的时候我们走在了最后,但是又有多少人来关心过我们呢?
我有时在想,如果那天地震的时候我一马当先冲出去了,我会怎么样?
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太多,社会把老师抬到了神的位置。但是人总归是人,不可能是神,我想当你们如此把一个为学生牺牲的老师捧上了顶峰,把一个体罚学生的老师踩到脚底的时候,请记住,我们是人,其次才是老师。
所以同情一下老师,宽恕我们的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