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鹿式音乐”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整个系列下来,厉害的团队,精良的制作,年轻的律动,创新的结构,新颖的唱法等等,这些都是最鲜明的特点,缺少哪个都不会有这个系列这么好的成果。
我感觉,“鹿式音乐”一直有情感的表达,专门地去用音乐元素的情况没有,只是把音乐元素作为一种辅助。这也恰好证明,鹿晗他是慢慢来的,不是很急躁,但是又很迅速,找到了与自身音乐匹配的元素,所以所有东西到位,做出来就是一首很好的歌。并且,听鹿晗的歌,很容易被带入一定的情绪,听者会不知不觉地想象这首歌的描写的故事,体会这首歌想要表达的情感。
先提一下刚回国时的《Reloaded》系列,那时候应该还在一个探索时期,各种流行元素用了不少,曲风多元化,让国内歌迷开了眼界,这也是我“中毒”于“鹿式音乐”的开始。这些音乐中,《冒险时间》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层次感不错,有人拿美国公告牌上一首《broccoli》与《冒险时间》对比,《冒险时间》简直吊打《broccoli》,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因为《broccoli》只是前几十秒还有点儿意思,往后枯燥的loop撑起剩下的大半首歌的时间,很无趣。但是《冒险时间》随着时间的递进,趣味更浓,所有元素与vocal的配合越来越好,这首trap本来要求歌手音色要硬气,但是鹿晗慵懒随性的唱法表现力也非凡,所以trap的新世界又一次打开了。
再说当时的主打歌《有点儿意思》,整首歌都不错,但是要做主打歌,我也会像鹿晗说的一样,很纠结。我不知道当时鹿晗选这首歌时的纠结点在哪儿,但是我的纠结点就在这首歌的很多东西我根本不想要,但是这首歌确实很好。一连串的“I got that good good”打头,第一次听,还没听到副歌我就切歌了,觉得比较失望,几天后就觉得怎么也要把歌给听完再下结论啊,所以又听了几遍,再下结论。
选定这首歌做主打歌,考虑到歌手现处境况还有一些商业原因等等,所以选这首歌做主打歌是当时待选音乐里很好的选择。
这首歌态度鲜明,编曲胜过国内很多同曲风作品。他回国后的第一首歌需要表个态,这首歌歌词写得很好,节奏很好,是舞曲应该有的感觉,有助于发挥歌手本身优势。不过,最惊艳我的是鹿晗的rap,中文rap放在中文歌里不会让人听了尴尬的意义是什么?鹿晗在音乐上的潜力很大,发展空间很广阔。这首歌像是刚进圈子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但是却又很轻松地引起了中国音乐市场的注意,很多音乐人表示,鹿晗实力不小。
《封印》也是新尝试,编曲我很喜欢,鹿晗的音色很出色这个不多说,唱法又带着感情,这时听者就很容易被带入情绪,一个很悲伤的爱情经历。各种音效的配合,歌词的再递进,把这种悲伤情绪渲染得更深。快到结尾处的几句重复或类似回音的处理,悲伤情绪真的到一定高峰,以歌传情,做到了这点,很棒。
可能是从这首歌开始,鹿式音乐奠定了基调,之后的音乐都很善于营造一个情感氛围,很有感染力。于是“中毒”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