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3,463贴子:7,447,681

【20170628 其它內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幻小说不适合有强迫症的人看,比如说我。
首先说主角的交际能力和情商的确不是很好,像大史那样不善于表面功夫的人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这圈子没受过教育的人是混不下去的,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科学家根本不会介意别人对他的态度,一个少将更加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呵责制止别人,那个什么汪淼在蔑视他人认为别人自大的同时,他自己也是如此。
我很不喜欢一眼定论的人,只有小孩子才会这么做。
科学家需要什么素养?喜欢什么思维模式?
那肯定是推理和论证啊!以及在此之前的观察,不断的对权威的质疑、对自己的质疑、对他人的质疑,最终发现本质。
所以我赶紧去查了一下作者是不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或者对天文物理学有过深入了解,我觉得他缺乏科学家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很多人叫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6-28 03:47回复
    可能他小说比较早,很多知识没跟上节奏,或者没仔细研究过。我记得读书时高中物理老师都说过,在量子论中,很多现象不符合传统力学公式的,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和探索中,肯定在当前物理学瓶颈时会出现不符合传统的现象出现,那是因为,原先的尺度不能去丈量新发现的事物,地球同心说被哥白尼推翻、人上帝造人被进化论推翻、力学公式在量子理论中无法验证、粒子对撞不符合动量守恒、那个谁发现光谱中存在肉眼看不见的光(肉眼观察的标准无效推翻传统)……大部分记不清了,但是难道只有我的物理老师说过科学需要不停的质疑论证推翻再质疑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吗?这有疑问?普通人三观尽毁可能自杀,但科学家绝对不会,他们就是希望推翻传统,他们会更加兴奋才对!而且,科学家自杀是所有群体中最少的,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生命的出现是几千亿分之一的概率,独一无二,极其宝贵,你以为制造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在日本被轰炸后是自杀?扯淡,去质疑一下,去一个个的查一下吧,看他们是自杀还是某些一厢情愿和平份子的yy ?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6-28 04:03
    收起回复
      我觉得即使写科幻小说,就必须学学老外,现在科学家的角度去写,不应站在一个水利工程师、摄影师、笔手、小学生的角度,可能对于那些不假思索、追求感官刺激和猎奇的人有吸引力,但是稍微有点质疑精神的人不会太喜欢,基调太狭隘了,作者不厚磅礴,沽名钓誉的表达出一种悲天悯人胸怀宇宙,但其实他根本对科学观一无所知,他不知道对科学的认知,前提需要一种胸怀天下、胸怀人类文明,然后就是克制人类情感,从克制情感去削弱人类的惯性感官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全心投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都是偏执狂的原因,克制感情能有效的削弱对无关事物的感官,能激发忍耐力,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顶端科学家,是人格分裂的,或至少有强迫症,他们必须把自己从人类情感中抽离出来,这样才能在超我下更高的发现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6-28 04:19
      收起回复
        都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凡事无绝对,我一看到‘根本不会’、‘更加不会’、‘肯定’、‘必须’这类的词语就知道楼主有多浅薄、多自以为是了,还有,如果科幻小说‘必须’是你所说的那种人写,那么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符合这个条件呢?而符合这个条件的人中又有多少愿意写这样的小说呢?你觉得刘电工不是科学家就对科学一无所知?你这学是白上了,都学傻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8 04:43
        收起回复
          说的都在理
          问题是就算如此,《三体》在国内科幻里面也算是顶尖水平了
          实际上写小说的人里面也很少有几个人会有足够的科学素养,而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际经验的作家几乎不存在,就算真有这种人也不会去写作,因为他们写的东西没多少人能看懂好在哪里,很容易被那些虽然不合理但吸引眼球的作品埋没
          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因为能看懂科学素养的人不多,能看懂人际经验的人也不多,两者都能看懂的人更少,所以两者都懂的作者写出书来要给谁看呢?只能自娱自乐了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7-06-28 05:27
          收起回复
            承认个体局限性以及种群的局限性后,有必要提出其自身的局限性也是我们不断突破和超越的方向,对于科幻小说可以借鉴bbc《异形星球》科教片的创作模式,基本的科学素养是前提,理论之上的大胆猜测是可以的,不要求普通科教片般严谨,在当前理论不能被证明或实验的情况下,作者可以适度给出一个实验证明,但一定要在逻辑上无懈可击……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6-28 11:56
            收起回复
              一级大佬指点江山,你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凡事不要太绝对,然后科学家都是那么高尚?别想太多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28 13:10
              收起回复
                毕竟儿童文学,很正常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28 17:29
                回复
                  楼上那些说科学家一发现跟原来认知不相符就立刻崩溃的怕不是不知道二十世纪那时候量子论的情况,算了我还是不说了免得又被某些人喷


                  IP属地:广东16楼2017-06-28 20:17
                  收起回复
                    已阅,是是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6-28 20:20
                    回复
                      关于科学家的部分不太同意……如果你真的把他们从那些光环里摘出来,你会发现他们只是普通人。他们不是信念坚不可摧的无产阶级战士,相反,天才往往是唯我偏执的(较普通人而言)
                      而且文中的自杀也不是普遍现象。
                      不要对科学家这个群体主观上加入太多标签,实际上据我的了解,知道科学思想的科研人员很多,但是楼主描述的那种过于理想化的科学家非常少(实际上据我所知没有)
                      何况,在三体里部分科学家绝望的真正原因是农场主。
                      人类科学的基石是经验和逻辑,如果这两者都不可靠了,那么还剩下什么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6-29 00:06
                      回复
                        小说,就要以文学的态度去看待,让自己融入小说的世界才能尝出味道,而不是站在小说外以看科学论文的视角来批判它,甚至剥皮挑骨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6-29 01:12
                        回复
                          已阅,不错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6-29 07: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