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WMIC大佬:白云峰谈大数据带来的机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保护能擦出怎样的火花?从近日由盘石股份承办的“2017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国能中电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白云峰的发言看,一套围绕“数据”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管理新思维正在形成。

图 白云峰演讲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
当“互联网+”遇上环保,大数据便成为一座亟待众人开垦的“金矿”。而在此契机下,国内很多环保企业也一直在探索环保数据的有效运用。
白云峰在会上表示,所谓“大数据”环保,就是对从业者收集到的环保数据集中管控,并借助“大数据”完善环保工作体系。“运用互联网将原来简单检测的数据归纳整理为大数据,会指导我们整个环保产业的运行和管理,提升整体的环保装置的运行和水平。”
互联网+环保和大数据的运用,也为其他从业平台将环保数据公开提供了良机。例如,如今公众熟悉的基于互联网的环境信息发布,查询PM2.5浓度的应用软件。
“中国现在较难的是雾霾,大量煤炭的使用足以产生严重雾霾,中国一年大概消耗大概36亿到40亿吨煤,说起来好像无所谓,但是事实上煤炭的消耗我们基本占世界一半。”白云峰表示,中国环保产业的升级转型并不容易,事实上,大数据的互通共享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诸多有利条件,形成公众舆论的有效监督,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向全社会延伸。

图 白云峰演讲
互联网金融+环保如何掘金?
“互联网金融会对环保产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和推动,马云也曾探讨过环保众筹,我觉得现在也是一个好机会。”在演讲中,白云峰还分享了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环保”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环保产业从业者的一部分项目可以尝试产品众筹,未来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可以实时看到自己投资项目的进展、盈利情况、投资额对应的污染物减排数值等,让每个投资人都切身感受到自己对环保的贡献。
例如,某平台针对中西部平台发起的植树造林活动。用户通过每人每月十元钱小额持续捐款方式,帮助甘肃某地区的农民进行沙棘生态经济林建设,而农民种出来的树苗则以五元一颗、四百元一亩的价格卖出,用于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这样的金融创新模式,在帮助生态林种植地农民有效脱贫的同时,也有效的培育了民众的绿色生活方式,有效的调配了社会整体的金融资源,实现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 白云峰演讲
为此,白云峰也劝诫在场做互联网金融的与会者,可以将自己的产业方向调整一部分在环保节能和能源产业。
“互联网产业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环保类型,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节约能源,利用互联网思维运营环保产业,而这些特点互联网和环保产业无疑是融合的。”在白云峰看来,互联网+环保无疑能为社会经济转型提供新动能,互联网+赋能环保产业也承载着广泛的空间和想象力。


1楼2017-07-04 11: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