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天天向上吧 关注:11贴子:418
  • 1回复贴,共1

二三”,本来,这才是像样的搭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三”,本来,这才是像样的搭配。
但我以为这句话似乎透着那么一股无奈,一丝淡淡的却又绵长不绝的忧伤,以及在这内敛的叹息之中渗透出来的欲意教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教人坚强豁达的味道。
不过,我始终不太相信一个总能感到不如意的人能够乐观豁达起来,就像你告诉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未来他将一如既往地忍受这疾病的折磨,所以必须坚强;抑或你告诉一名学生以后人生道路上的艰险要远多于求学路上的那点艰辛,因为至少治学还是相对公平的,并希望借此来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这一切,会像那最后一根稻草,把人压垮。
2
我总以为,黑暗是孕育不出光明的,不管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式的,还是“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与光明之间,绝不存在着什么暧昧的关系。你千万莫以为黑暗与光明总是交替出现,二者就可以互相转化,他们只是对立统一罢了。对立是永恒的,统一只在于相互消灭。
所以,苦难是培育不出真正具备幸福感的人的,也许只能培育出一个封建传统意识下的不具备感受幸福能力的“人上人”而已。(没错,感受幸福是种能力,而且,还挺稀缺。)
从柏拉图1、亚里士多德2、德谟克利特3、康德4、斯宾诺莎5、洛克6、马尔库塞7、托马斯阿奎那8、费尔巴哈9、霍尔巴赫10、席勒11、佛洛姆12、穆勒13、罗素14、稻盛和夫15、法拉比16、密尔17、罗尔斯18,到老19、孔20、墨21、庄22与《周易》23,古今内外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对于幸福的论述中,从没有提及到苦难的好处,且都是避之而不及的。
不过,也许你会想到叔本华24。但需知,我所探讨的苦难是外界强加于个体的,不同于叔本华的痛苦哲学。因为,苦难与痛苦根本就是两回事儿。以《纳尼亚传奇》而闻名的但其实际在学术研究上有很深造诣的文学家、学者刘易斯教授,曾对人的痛苦做出过系统性思考,“当我们把人的痛苦的本质,洞见为人的局限性在人的生命经历中的一种适时表现,人的痛苦的诸多属性特征将被逐一贯穿起来,而其警告性的积极意义也变得自然而然。”25

所以,棍棒底下是出不来孝子的,而且,试想如果孝子都是打出来的,那教育岂不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了。我以为,从轻松愉快地聊天、温和的建议、建设性的批评、呵斥、责备、小竹板打手心、女子单打、男子单打、男女混双、皮带、打折的木棍、两半的板凳、刑拘、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到死刑,这些都是教育手段罢了,没有哪一类问题一定可以用某种手段解决,亦不存在哪一种手段一定适合所有人的情况,否则教育将不再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挑战了。
3
就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关注到紧随其后的一句话就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注意,他们著书,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舒愤”!我们还忘了他上一段所谈到的这些人都是——“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所以他们是“不得已也”。
但是不得不说,对于创作这件事情来讲,“生命痛苦体验有利于作家观察力、透视力与创造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作家的敏感气质、孤独心灵和幻想情态。”26这让我联想起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的短命:“音乐之父”巴赫算是很长寿了(与当时平均年龄相比),活了65岁;贝多芬,谱写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却没有“扼住命运的喉咙”,享年57岁;勃拉姆斯,64岁;德彪西,56岁;柴可夫斯基,53岁;“音乐神童”莫扎特,35岁;舒伯特,31岁;“钢琴诗人”肖邦,39岁;韦伯,40岁;比才,37岁;门德尔松,38岁;施特劳斯,45岁;舒曼,46岁。虽然这些都算是个案研究不具有代表性,也许真正的大数据结果可能不同,但是也可以一定程度看出创作有时候可以减轻甚至治愈痛苦,有时候则是在加深痛苦……
4
诚然,客观地看,不管是不是人生不如意之事真的有十之八九,但由于个体主管感受的差异性,这句话都是鸡肋的。因为就算“吃屎”这件事,对特定异食症患者而言都可算上珍馐美味。(但是否有真正存在的案例我考究未果,有可能是网络谣传,也有可能是这类与大众基本的世俗道德相违的东西很难查证,基本只在特定且对外严格保密的小范围、小圈子里存在。)
忽然想起王小波在一篇评论WG的文章《极端体验》里提到过一个人,是个古人,叫李赤,说在古文记载里,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跳粪坑,且是大头朝下的,有一次还差点送命,幸亏被友人及时相救。而且这位先生还认为我们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粪坑,他跳的那个粪坑才是无比美好的存在……27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拿你自己的,或者是世俗道德的观点去看所有人,有些极端之士或许只爱极端的体验。同时,我们亦不可因为自身数量的绝对优势,而轻易否定或者歧视之。因为如果这件事情始自基因遗传,那么只不过是没有轮到我们头上而已。这一点在对同性恋成因的生理因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遗传因素不再想过去被忽略了。(当然这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28
5

但讽刺的是,很多美的降临,却都是悄然发生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譬如刚才在床上看书,坐的两腿发麻只好不断变换姿势;譬如现在仍囿于这床上趴着码字,双臂早已麻木……
又譬如上学时代的爱情,那么美,却发生在自己最无力的年龄。记得前两天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自己不得不无力地看着她离去,非常难过。我调侃他,问他是不是错过最后一班地铁了……并假装深沉地安慰他,“在人生的某个合适的拐弯处,总会有‘一辆地铁’正朝你缓缓驶来……”当然不知他是否明白我的苦心,我只是想告诉他,错过有时候要好于相撞的,至少没有将一个故事演绎成一场事故。错过的心还是相对完整的。这也许是一个不纠结处女情结的我却有着初恋情结的原因吧,因为未经雕琢的心虽然可能有些硌人,不太舒服,但很美!
或许我错了,美也许根本就不愿意降临于不舒服之中。只是,如果你已经很不舒服的时候还在坚持,啊不对,是还情难自已的根本停不下来,那么,这件事于你而言,便应了那句歌词: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就像凿壁借光的那个读书人,我们在同情和感概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抱着对他的敬仰,因为我们哪儿懂他徜徉于书海的快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后记:像电影《极盗者》中那个极限运动团体的灵魂人物在注定将夺去他生命的大浪前拼命前进,要去冲人生的最后一次浪,还指着在我隔着屏幕看来都惊心动魄的滔天巨浪对特意前来试图营救他的男主角一字一顿地说道:“你难道,不觉得美么?!”

抑或如山海关卧轨的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哪里是一句祝福,分明是诗人要用死亡去守护的美。后来的事实也正如诗评家李震所说“海子死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泛娱乐和诗歌娱乐化时代到来。”

在这世界上或灵魂深处,总有些美值得你拿生命去守护。若有一天你发现你惜命甚过那些美,或者你压根儿就不曾发现那些你以为比你生命还宝贵的美,那便是老去的正式开始!
所以我看人从不看年龄,是看灵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05 19:48回复
    就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关注到紧随其后的一句话就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注意,他们著书,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舒愤”!我们还忘了他上一段所谈到的这些人都是——“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所以他们是“不得已也”。
    但是不得不说,对于创作这件事情来讲,“生命痛苦体验有利于作家观察力、透视力与创造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作家的敏感气质、孤独心灵和幻想情态。”26这让我联想起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的短命:“音乐之父”巴赫算是很长寿了(与当时平均年龄相比),活了65岁;贝多芬,谱写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却没有“扼住命运的喉咙”,享年57岁;勃拉姆斯,64岁;德彪西,56岁;柴可夫斯基,53岁;“音乐神童”莫扎特,35岁;舒伯特,31岁;“钢琴诗人”肖邦,39岁;韦伯,40岁;比才,37岁;门德尔松,38岁;施特劳斯,45岁;舒曼,46岁。虽然这些都算是个案研究不具有代表性,也许真正的大数据结果可能不同,但是也可以一定程度看出创作有时候可以减轻甚至治愈痛苦,有时候则是在加深痛苦……
    4
    诚然,客观地看,不管是不是人生不如意之事真的有十之八九,但由于个体主管感受的差异性,这句话都是鸡肋的。因为就算“吃屎”这件事,对特定异食症患者而言都可算上珍馐美味。(但是否有真正存在的案例我考究未果,有可能是网络谣传,也有可能是这类与大众基本的世俗道德相违的东西很难查证,基本只在特定且对外严格保密的小范围、小圈子里存在。)
    忽然想起王小波在一篇评论WG的文章《极端体验》里提到过一个人,是个古人,叫李赤,说在古文记载里,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跳粪坑,且是大头朝下的,有一次还差点送命,幸亏被友人及时相救。而且这位先生还认为我们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粪坑,他跳的那个粪坑才是无比美好的存在……27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拿你自己的,或者是世俗道德的观点去看所有人,有些极端之士或许只爱极端的体验。同时,我们亦不可因为自身数量的绝对优势,而轻易否定或者歧视之。因为如果这件事情始自基因遗传,那么只不过是没有轮到我们头上而已。这一点在对同性恋成因的生理因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遗传因素不再想过去被忽略了。(当然这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28
    5

    但讽刺的是,很多美的降临,却都是悄然发生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譬如刚才在床上看书,坐的两腿发麻只好不断变换姿势;譬如现在仍囿于这床上趴着码字,双臂早已麻木……
    又譬如上学时代的爱情,那么美,却发生在自己最无力的年龄。记得前两天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自己不得不无力地看着她离去,非常难过。我调侃他,问他是不是错过最后一班地铁了……并假装深沉地安慰他,“在人生的某个合适的拐弯处,总会有‘一辆地铁’正朝你缓缓驶来……”当然不知他是否明白我的苦心,我只是想告诉他,错过有时候要好于相撞的,至少没有将一个故事演绎成一场事故。错过的心还是相对完整的。这也许是一个不纠结处女情结的我却有着初恋情结的原因吧,因为未经雕琢的心虽然可能有些硌人,不太舒服,但很美!
    或许我错了,美也许根本就不愿意降临于不舒服之中。只是,如果你已经很不舒服的时候还在坚持,啊不对,是还情难自已的根本停不下来,那么,这件事于你而言,便应了那句歌词: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就像凿壁借光的那个读书人,我们在同情和感概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抱着对他的敬仰,因为我们哪儿懂他徜徉于书海的快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后记:像电影《极盗者》中那个极限运动团体的灵魂人物在注定将夺去他生命的大浪前拼命前进,要去冲人生的最后一次浪,还指着在我隔着屏幕看来都惊心动魄的滔天巨浪对特意前来试图营救他的男主角一字一顿地说道:“你难道,不觉得美么?!”

    抑或如山海关卧轨的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哪里是一句祝福,分明是诗人要用死亡去守护的美。后来的事实也正如诗评家李震所说“海子死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泛娱乐和诗歌娱乐化时代到来。”

    在这世界上或灵魂深处,总有些美值得你拿生命去守护。若有一天你发现你惜命甚过那些美,或者你压根儿就不曾发现那些你以为比你生命还宝贵的美,那便是老去的正式开始!
    所以我看人从不看年龄,是看灵魂。
    文献:
    1-24:腾飞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
    25:朱家慧《观念之于痛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05 1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