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虾虾虾虾冰呀吧 关注:3贴子:386
  • 6回复贴,共1

6.18,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案例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设置合适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但是又现实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实现。数学老师给小杨设置目标时依据小杨的实际水平,从简到难,从而让小杨能够一步步成功地完成任务,克服对应用题的畏难心理。
(4)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这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并紧随学生的学习结果。每当小杨完成一个任务,数学老师就会立刻对他进行肯定和激励,让他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努力去解决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07 11:57回复
    7.2
    “高原现象”作为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
    (1)教学中力不从心,对自己职业的责任和义务缺乏清晰的认识,教学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热情日渐耗尽,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得过且过;
    (2)对新的教学理念缺乏敏感和认同,不寻求教学创新,满足于已经获得的基本技能,进行单调重复的教学,无法将新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3)在教学水平、业务技能及科研等方面难以提高,出现了相对停滞的阶段,好像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14 16:11
    回复
      2025-05-20 19:15:22
      广告
      7.2
      影响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
      (1)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2)有关知识的准备;
      (3)心智技能的掌握;
      (4)教材结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14 16:13
      回复
        7.2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表现出期望行为并对其适当的行为进行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态,赞扬、奖励一般比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并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同时,表扬应该是针对优于常规水平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平常就做得比较好,那么就不宜对他达到常规水平的行为进行表扬。而对那些平时表现不佳,但是有所进步的学生,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当然,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适度而善意的批评有时也能促进学习。
        教师在运用批评或表扬时应注意:
        (1)要实事求是。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符合实际情况。只有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2)要及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能拖延太久。应该在有关思想行为发生之后及时进行。如果不及时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事件在学生意识中逐渐淡漠,表扬和批评都将减弱教育作用,甚至可能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某些消极效应。
        (3)要适当。表扬和批评都不能过于频繁。教师应该常常从积极的方面把表扬和批评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的同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4)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在使用表扬和批评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忌把对成人的奖惩办法搬到学校里来。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中还存在个性差异,这也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14 16:15
        回复
          7.10
          请试述“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包含有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31 10:25
          收起回复
            722,
            教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
            (1)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用教材教”即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新教材承载着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实践新课标的重要载体。
            (2)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3)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广阔的天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10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