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吧吧 关注:329贴子:591
  • 0回复贴,共1

试述关元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试述关元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针刺注意事项
任脉 下腹部,脐中下三寸,前正中线上 中风脱证,虚劳冷惫,赢瘦无力;少腹疼痛,腹泻,痢疾,脱肛,疝气;遗精,阳痿,早泄,尿闭,尿频;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经闭,崩漏,阴挺;保健穴 。 直刺1-1.5寸,可灸,孕妇慎用。
试述手太阴肺经中的特定穴有哪些?
井穴:少商 荥穴:鱼际 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太渊 经穴:经渠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络穴:列缺 郗穴:孔最 合穴:尺泽 肺之募穴:中府
天突穴的归经、定位和针刺方法如何?
任脉 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先直刺0.2-0.3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即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足阳明胃经在膝关节以下有哪些穴位,哪些是特定穴,各属什么特定穴
犊鼻 足三里(合穴、胃之下合穴) 上巨虚(大肠之下合穴) 条口 下巨虚(小肠之下合穴) 丰隆(络穴) 解溪(经穴) 冲阳(原穴) 陷谷(输穴) 内庭(荥穴) 厉兑(井穴)
试述大椎穴的归经、定位和主治。
督脉 脊柱区,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项强,脊通;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热病,疟疾;胸痛;癫狂痫,小儿惊风;风疹,痤疮
试述风府穴的归经、定位和针刺注意事项。
督脉 颈后区,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可灸
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背部的穴位有哪些?
肩贞 臑腧 天宗 秉峰 曲垣 肩外腧 肩中腧
试述腧穴的分类及各类腧穴的特点
十四经穴,特点:有具体的腧穴的名称,有固定的部位,有特定的经脉归属关系,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而且能治疗相关脏腑的病症。
经外奇穴,特点: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
阿是穴,特点: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痛处为穴进行针刺或艾灸。
举例说明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
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小腿下半部及足部,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
试述外关穴的主治作用。
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
十二经脉间的流注关系是怎样的?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写出足少阴肾经上五输穴的名称,定位。
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处)。
然谷:在足内测,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复溜:在小腿内测,内踝尖上2寸,跟腱前缘
阴谷:在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手少阴心经的腧穴共有几个?按顺序写出其名称。
九个。极泉 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郗 神门 少府 少冲
腧穴的治疗作用,并简单举例说明。
近治作用:主治局部与临近脏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睛明、承泣治疗眼疾
远治作用:主治经脉循行所过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合谷治疗头面部病症
特殊作用: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天枢可止泻,也可通便
相对特异性。二间、三间、合谷同属大肠经,均可治牙痛,但合谷穴疗效最好
全身作用。足三里、关元、大椎强壮身体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郗穴主治急性、痛性病症
简述内关穴的功能主治
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呕吐,呃逆;胁痛,胁下痞块;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癫狂痫,偏头痛;热病;肘臂挛痛
试根据阳陵泉的特定穴属性分析其主要治疗作用
胆之下合穴: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 八会穴(筋会):下肢痿痹,膝髌肿痛,肩痛,合穴:小儿惊风,脚气
一源三歧
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分三条经脉循行。
如何理解“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位于膝盖的正后方,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土穴。足太阳经脉从头向下到足,直贯背脊及腰部。委中有舒筋活络、理气和血、祛风散寒的功效,是治疗腰背疾患的要穴。对于急性腰扭伤、风寒湿热之邪所致腰痛及肾虚腰痛者都可用。
风池穴为什么既能祛外风,又能熄内风?
风池穴既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又是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阳维脉维系诸阳经,主表,故风池穴具有疏风解表之功。可治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外感表证,灸风池穴还可预防感冒。《内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与胆相表里,故风池穴又具有通经络、熄内风、清头明目的作用,以治疗肝风内动之半身不遂、口眼斜、目痛、耳鸣、耳聋、头摇震颤等病证。风池穴又为风邪入脑之要冲,风邪汇集之处。故针或灸风池穴既能祛外风,又能熄内风。
试述手三阳经分布在腕关节横纹上腧穴的名称、定位及主治病症
手阳明大肠经:阳溪,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手腕痛;头痛,目赤,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
手太阳小肠经:阳谷,腕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热病,癫狂痫;腕背痛
手少阳三焦经:阳池,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喉痹;消渴,口干;腕痛,肩臂痛
足太阴脾经上的特定穴有哪些?
井穴:隐白 荥穴:大都 输穴、原穴:太白 经穴:商丘 合穴:阴陵泉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公孙 郗穴:地机 脾之大络:大包
承泣穴的定位,针灸时需注意什么?
目正视,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嘱患者闭目,术者用押手向上轻推固定眼球,刺手持针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施提插、捻转等手法,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应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以防出血。禁灸。~
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内容?其中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又包括了哪些内容?
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奇经八脉,浮络,孙络
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光明穴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眼疾?
胆经络穴,通表里两经,所以光明穴可以联系肝经和胆经的气血。能调理肝胆功能,肝脏的经络又上联系目系,所以可以通过光明治疗眼疾。
何为五输穴?其名称有何含义?
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腧穴。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试述八髎穴的功能、定位
功能: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试述手阳明大肠经脉的特定穴有哪此?
井穴:商阳 荥穴:二间 输穴:三间 原穴:合谷 经穴:阳溪 合穴:曲池 络穴:偏历 募穴:天枢 郗穴:温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07 14: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