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堡位于礼县东部,因《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在此六出祁山而出名,之后的若干年里祁山武侯祠成为众多文人骚客,达官显贵的向往之地,来,礼县考察调研的官员,祁山武侯祠成了必去之地。抛开历史上的杜甫在此游览不说,今天我谈谈近几十年里那些去过祁山武侯祠的官员们!
在我的印象里,来祁山武侯祠“调研考察”的官员不乏省部级的高官,也不乏地方上的芝麻官。省部级的官员譬如甘肃省的副省长刘永福(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副省长咸辉(现宁夏自治区领导),对了,忘了顺序了,比他们大的官多的是,原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刘伟平……像陇南市的每届领导基本都去过武侯祠,另外,外省区的领导来礼县考察,祁山武侯祠也是必去之地。我大概看了他们去武侯祠的报道,新闻上多以调研祁山武侯祠的旅游发展有关,这几天我想了好多,突然发现,这几年,虽然来祁山武侯祠的官员多如牛毛,但是祁山武侯祠旅游的发展速度却比蜗牛还要慢,于是乎我得出结论,这些官员去那里考察,不单单是考察,最重要的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吧。
经常听到礼县官方对自己的定位——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三国的古战场。重点打造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这些名词听上去很是高大上,拿先秦文化来说,全中国,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之前,陕西曾一度被史学家认为是先秦文化的发源地,直到后来发现了大堡子山秦陵园。虽然陵园被盗墓贼挖的差不多没了,但是,礼县政府也做了一些工作,比方说在县城盖了一栋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这也算是对秦文化的一种保护吧。只可惜,官员们一心只想发展县城,大堡子山的亲文化旅游还是老样子,没发挥出其应有的旅游价值。而祁山武侯祠就更别提了,搞的一塌糊涂,以前听说对景区县上投了好几个亿,但是我看到的结果是祁山武侯祠到现在连一个最起码的戏楼都盖不起来,前几年花了一笔钱建设了一番,围着山建了一圈城墙以及烽火台,山底下盖了一些建筑(现在被私人承包用作农家乐)。
新闻上报道的时候,来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铿锵有力的强调大力发展祁山武侯祠旅游的言辞,然后都是人走茶凉,走马观花,我实在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景区,一个省委书记有什么可调研的,难道一个市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就不能自身决定,旅游局长是干什么吃的,旅游局长去祁山武侯祠考察,我还信几分,问题是那些不着调,不分管旅游的官员一次次去这里考察个什么玩意,说到底就是去玩了,转了一圈,然后记者们报道的时候美其名曰“某某领导今日来祁山武侯祠调研”。唉,大好的河山就这么让恶心的调研给耽搁了。
我曾经在祁山中学读书时,当时的校长在学校组织了一批导游,我也曾做过,我们总共十几个人,女生居多,一旦武侯祠来什么领导,校长就组织学生导游去给来调研的官员们讲解祁山武侯祠的历史,我接过几次,一般就是往牌坊门口一站,像国家领导出访刚下飞机的华侨华人一样,热烈欢迎领导的到来。我从来没听过领导在旅游的过程中谈什么发展啊什么的,更多的是问我们关于历史文化的,我记得很清楚,一次,一个领导问我,为什么祁山武侯祠的关公脸是黄色的,而不是传统的红色,我说,因为关公在我们当地人眼里是财神,脸刷成黄色,可能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美好寄托,是对财富的向往。我话应刚落,领导走上前去往功德箱里投了100……
上世纪,祁山武侯祠因为破四旧立四新运动遭遇了很大的破坏,后来又因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人民群众把三分之一的山石头炸了,修了西汉水的堤坝,现如今祁山武侯祠周边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河道因为采砂的缘故,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小时候西汉水清澈见底,水草丰盛。现在,只有一个个“大口子”,即挖过沙的水坑。也许在前一段时间举报苹果花会期间,有一些人现在祁山山顶放眼望去看到了十天高速的美丽,却看不到前几年被洪水冲断的堤坝至今无人修缮,也许他们看到了山脚下的农家乐和挂在墙上的祁山景区蓝图,却看不到祁山春苔会用帆布和钢管搭建的戏楼,也许他们看到了苹果花的鲜艳,却看不到河坝里的满目疮痍,这就是现实,如果来的每个领导只是夸夸其谈,不做实事,说在好听的话也只是空头支票一张。
武侯祠山脚下,挂着一副很大的蓝图规划,那张图是我上初三的时候挂的,到今年已经快六年了,六年,旅游局只是在山上修建了一圈黄色的城墙,六年旅游局只是在山脚下盖了几栋建筑,六年啊,但是细心的你可曾想过,这六年,祁山武侯祠来了多少“调研”的官员,大官,小官。
明年,我希望明年祁山武侯祠诸葛亮春苔会的时候,也就是四月初一的时候,戏台不再是用帆布和钢管搭建的,我们的政府财政在困难,我想也比解放以前好多了,解放前,祁山武侯祠诸葛亮的戏楼是永久的建筑,那时候为什么能盖的起一座戏楼,而现在却盖不起,对了,请别告诉我是因为没钱,好几个亿啊,一座戏楼一百万够了吧!

PS:文章来源QQ空间好友转载,作为祁山人看着有感触,就转了过来,事实或许有待考证,但是西汉水环境的破坏是事实,我不知道为什么没人管~
当然这纯属个人观点~
在我的印象里,来祁山武侯祠“调研考察”的官员不乏省部级的高官,也不乏地方上的芝麻官。省部级的官员譬如甘肃省的副省长刘永福(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副省长咸辉(现宁夏自治区领导),对了,忘了顺序了,比他们大的官多的是,原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刘伟平……像陇南市的每届领导基本都去过武侯祠,另外,外省区的领导来礼县考察,祁山武侯祠也是必去之地。我大概看了他们去武侯祠的报道,新闻上多以调研祁山武侯祠的旅游发展有关,这几天我想了好多,突然发现,这几年,虽然来祁山武侯祠的官员多如牛毛,但是祁山武侯祠旅游的发展速度却比蜗牛还要慢,于是乎我得出结论,这些官员去那里考察,不单单是考察,最重要的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吧。
经常听到礼县官方对自己的定位——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三国的古战场。重点打造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这些名词听上去很是高大上,拿先秦文化来说,全中国,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之前,陕西曾一度被史学家认为是先秦文化的发源地,直到后来发现了大堡子山秦陵园。虽然陵园被盗墓贼挖的差不多没了,但是,礼县政府也做了一些工作,比方说在县城盖了一栋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这也算是对秦文化的一种保护吧。只可惜,官员们一心只想发展县城,大堡子山的亲文化旅游还是老样子,没发挥出其应有的旅游价值。而祁山武侯祠就更别提了,搞的一塌糊涂,以前听说对景区县上投了好几个亿,但是我看到的结果是祁山武侯祠到现在连一个最起码的戏楼都盖不起来,前几年花了一笔钱建设了一番,围着山建了一圈城墙以及烽火台,山底下盖了一些建筑(现在被私人承包用作农家乐)。
新闻上报道的时候,来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铿锵有力的强调大力发展祁山武侯祠旅游的言辞,然后都是人走茶凉,走马观花,我实在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景区,一个省委书记有什么可调研的,难道一个市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就不能自身决定,旅游局长是干什么吃的,旅游局长去祁山武侯祠考察,我还信几分,问题是那些不着调,不分管旅游的官员一次次去这里考察个什么玩意,说到底就是去玩了,转了一圈,然后记者们报道的时候美其名曰“某某领导今日来祁山武侯祠调研”。唉,大好的河山就这么让恶心的调研给耽搁了。
我曾经在祁山中学读书时,当时的校长在学校组织了一批导游,我也曾做过,我们总共十几个人,女生居多,一旦武侯祠来什么领导,校长就组织学生导游去给来调研的官员们讲解祁山武侯祠的历史,我接过几次,一般就是往牌坊门口一站,像国家领导出访刚下飞机的华侨华人一样,热烈欢迎领导的到来。我从来没听过领导在旅游的过程中谈什么发展啊什么的,更多的是问我们关于历史文化的,我记得很清楚,一次,一个领导问我,为什么祁山武侯祠的关公脸是黄色的,而不是传统的红色,我说,因为关公在我们当地人眼里是财神,脸刷成黄色,可能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美好寄托,是对财富的向往。我话应刚落,领导走上前去往功德箱里投了100……
上世纪,祁山武侯祠因为破四旧立四新运动遭遇了很大的破坏,后来又因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人民群众把三分之一的山石头炸了,修了西汉水的堤坝,现如今祁山武侯祠周边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河道因为采砂的缘故,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小时候西汉水清澈见底,水草丰盛。现在,只有一个个“大口子”,即挖过沙的水坑。也许在前一段时间举报苹果花会期间,有一些人现在祁山山顶放眼望去看到了十天高速的美丽,却看不到前几年被洪水冲断的堤坝至今无人修缮,也许他们看到了山脚下的农家乐和挂在墙上的祁山景区蓝图,却看不到祁山春苔会用帆布和钢管搭建的戏楼,也许他们看到了苹果花的鲜艳,却看不到河坝里的满目疮痍,这就是现实,如果来的每个领导只是夸夸其谈,不做实事,说在好听的话也只是空头支票一张。
武侯祠山脚下,挂着一副很大的蓝图规划,那张图是我上初三的时候挂的,到今年已经快六年了,六年,旅游局只是在山上修建了一圈黄色的城墙,六年旅游局只是在山脚下盖了几栋建筑,六年啊,但是细心的你可曾想过,这六年,祁山武侯祠来了多少“调研”的官员,大官,小官。
明年,我希望明年祁山武侯祠诸葛亮春苔会的时候,也就是四月初一的时候,戏台不再是用帆布和钢管搭建的,我们的政府财政在困难,我想也比解放以前好多了,解放前,祁山武侯祠诸葛亮的戏楼是永久的建筑,那时候为什么能盖的起一座戏楼,而现在却盖不起,对了,请别告诉我是因为没钱,好几个亿啊,一座戏楼一百万够了吧!

PS:文章来源QQ空间好友转载,作为祁山人看着有感触,就转了过来,事实或许有待考证,但是西汉水环境的破坏是事实,我不知道为什么没人管~
当然这纯属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