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作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宇航工程系,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宇航院系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航天学院已成为我国航天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博士化率达到92.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防科技首席科学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5人。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建有3个国家级、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学院设置的4个本科专业中,有3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和国防特色专业。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5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00余人,全日制博士生、硕士生600余人。学院培养出我国两个学科(飞行力学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第一位博士, 2个博士生班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在我院为国家培养的6000多名航空航天领域高级人才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余名,200多位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面对我国航天事业向引领国际航天科技前沿的跨越发展,支撑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学院面临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持续输送创新型卓越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的新挑战,学院认真总结60年航天人才培养的经验,精心制定了“航天科技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简称3+X+1方案),从2017级本科生试点实施。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具备成长为航天领域学术创新、工程研究和科技管理领军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优秀品格。一、“航天科技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特色1、实施本研一体的培养过程。实行3+X+1培养模式,即本科3年+硕士2年或博士4年+国际化/研究院所实践1年;在2017新生中选拔30人组成“陈士橹飞天班”,由“陈士橹院士基金”设立专项奖学金,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2、强化思想品格、人文素质、数理基础和航天工程大类教育,贯通设置本、硕、博阶段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3、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依托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荐学生进入一流航天研究机构担任院士、总师、总指挥、首席科学家助手。4、开拓国际化视野,组织学生赴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选修课程、创新实践、毕业设计、联合培养等实质性的国际交流活动。5、实行个性化精英教育和培养模式,以完全学分制和本科导师制为基础,结合学生专长和兴趣,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学年结束,依据学生综合考评结果和个人意愿,分流到3+2+1、3+4+1(两者均具有研究生免推资格)或学院本科专业。二、2017年“航天科技卓越人才培养”(3+X+1)计划选拔办法1、选拔范围:2017级本科生各省高考成绩前列的学生(具体范围由学校招办根据各省录取生源的情况确定)。2、报名方式:在选拔范围内的学生自愿报名,报名学生认真填写报名表(详见附表)并提交学校招办。3、学院评估:组织教授评估组,综合评价学生素质和发展潜力。4、确定选拔结果: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位次(占80%)和评估意见(占20%)确定选拔结果。咨询老师:田保林 13096971836张 研 1592991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