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科鉴”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EDXRF) 通过对送检样品的主、次量及微量元素组成测试分析,寻找其组成成分中的特征“指纹”元素,可为古艺术品的断源、断代研究和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中大科鉴”实验室配置的“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EDXRF)是当今世界上非破坏化学组成分析、检测古陶瓷方面较先进的X荧光仪。仪器配置美国进口硅漂移探测仪(月球探测车探测器)、牛津仪器X光管;它的分析范围:1ppm(百万分之一)-99.9%,准确率100%;釉下探测穿透深度:0.3cm.;检测有效空间:(高)100cm(宽)60cm(深)60c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真空容量仓。可以为广大藏家提供包括陶瓷、金银器、青铜器、玻璃器、漆器、宝石、玉器、字画等古玩艺术品的化学成分科学鉴定检测服务。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在分析、检测古陶瓷方面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非破坏化学组成分析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一种高科技检测古陶瓷的手段
(2)是目前国内现有进口同类机中最先进、准确率最高的一台X荧光机
(3)具备检测仓真空检测作业标准
(4)具备检测仓超低(-80个大气压中进行)压检测作业标准
(5)具备国内较全的古陶瓷科技测试数据库:该检测室拥有古代万余个考古古瓷窑口权威数据及国内所有研究机构长期积累的古陶瓷及青铜器的检测数据
测量原理:
放置物品于测量位置,低能X射线管发出X射线激发样品,使样品中不同元素产生出各自的特征X射线,这些特征X射线进入探测器产生脉冲信号,经脉冲谱仪放大器送入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接口,软件通过控制接口电路来进行谱数据的采集与控制。分析软件通过对各种特征X射线的强度计算与分析,完成古陶瓷标本胎和釉中Na2O、MgO、Al2O3、CaO、Fe2O3、K2O、MnO、SiO2、TiO2、P2O5、As、Cr、Cu、 Co、Mn、Ni、Pb、Ti、V、Zn、Zr、Ba、Sr等化学成份含量;青铜器(Cu、Sn、Pb、Zn等)、贵金属(Au、Pt、Ag、Pb、Cu、Ni、Ru、Rh、Fe 等)等的化学成份含量检测。通过古陶瓷数据库比对,实现科技检测断代。
应用领域:
X荧光分析仪应用于古物年代检定:
古陶瓷、古青铜器、古金器等金属文物和是古代文明的瑰宝,对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现行的古器鉴定工作中,如何精确探究文物所藏成为最有待解决的问题。
陶器:陶瓷的元素组成与特定的地理环境有关。因此,X荧光分析仪成为了考古作业的重要工具,在文物保护和鉴定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油画:油画中很多颜料(尤其是现代颜料)都是无机化合物,如钛,铅,汞,铜和锌。EDX-8800系列X荧光分析仪通过对现有1—2种特征元素进行定性分析来识别颜料的组成,以鉴定其年代。
青铜与铜合金:由于金属可以再熔,所以仅根据组成数据来判定艺术品的起源地是不够的。元素组成上的差异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艺术家使用的材料是息息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使用EDX荧光分析仪可轻松鉴别雕塑及其他艺术品是真品还是仿制品,为鉴定文物的时期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中心引进目前最先进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文物检测X射线射线荧光仪,利用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三大权成古陶瓷研究检测机构提供的标准古陶瓷数据库,分析范围lppm-99.99,检测准确、快速、无损,可辨别真伪、确定窑口、判定年代且被检藏品无须破坏性取样,可精确的分析胎、釉的化学成分, 实现真正的无损检测。
古陶器的胎、 釉、 彩都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合而成根据陶瓷器中各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成常量元素、徴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三大类,不同时期、不同窑口、不同品种的陶瓷器其元素组合是有明显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原材料因素,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陶瓷器中的徽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是鉴定真伪的有效科学方法。本中心将以扎实、细致、严谨、求实的作遵利用古瓷中的微量元素可以确定其“指纹” 。“一个高明的造假者可以在釉料中按照已知的‘指纹’进行配方,但釉料配方在焼制过程中还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因此, 用高科技手段对瓷器进行鉴定会使造假者露馅。” 还有些是造假者无法伪造的, 那就是矿物形成时的环境和条件, 以及形成之后的发展史,这是矿物“指纹”。
本中心使用用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三大古陶瓷权威部门提供的标准数据库为基准, 一次性同时分析古陶瓷本胎和釉中NaO2、 Mg0、 Al203、 Ca0、 Fe203、 K20、MnO、 Si02、Ti02、P205等化学成份含量,对照中国古陶瓷数据库科技断代.亦可以测试青铜器、贵金属(Au、 Pt、 Ag等)等化学成份。
元素含量分析范围: lppm - 99.99%
测 试 尺 寸: 60cm X 60cm X 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