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妻的目的
过去我们之所以都以为林冲休妻是为了林娘子方便改嫁,找到更好的归宿,这是因为林冲在我们心中一直是英雄的形象,所以我们在揣摩他做事情的出发点的时候,都是从好的方面去想,由于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所以在对待林冲休妻这个问题上,我们根本就不会往其他方面去想,但如果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林冲休妻绝对不是为了他的娘子好。
第一,林冲说“任其改嫁”,可我们想一想,如果林娘子改嫁的话她能改嫁给谁?不要说全东京的人,就是整个大宋国的人谁敢娶林娘子?就算有人敢娶林娘子,他能和林娘子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吗?林娘子是高衙内看中的女人,不管用什么手段高衙内都是一定要把林娘子弄到手的,林冲是林娘子的丈夫,结果差点被高衙内害死,如果别人娶了林娘子,他的下场会比林冲好吗?因此,实际上林冲走后,能够接手林娘子的,只有高衙内一个人,这是整件事情在当时看来唯一可能的结果了(当然还有一种结果,就是林娘子自杀,这个当时可能无论是林冲还是高衙内都没想到)。这一点林冲肯定是清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由于林娘子的缘故被高衙内害到这个地步的,因为他妨碍了高衙内得到林娘子,所以他被害了,如果又出现别人妨碍高衙内得到林娘子,那高衙内肯定要清除新的障碍,所以说,实际上林娘子除了屈从于高衙内以外,并不存在改嫁给别人的可能性。这一点应该大家都同意吧?
第二,实际上,林冲休妻既不是为了林娘子能毫无顾虑的改嫁,也不是为了向高衙内献媚,而只是为了高衙内能放他一马,保住自己的性命。
1,由于林娘子实际上已经无法改嫁给除了高衙内以外的任何人,所以这一纸修书对于林娘子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2,对高衙内霸占林娘子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高衙内娶林娘子或者不需要什么名分就是把林娘子接到府里玩弄,他需要林冲的同意吗?他需要林冲这一纸修书吗?高衙内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光天化日之下都能在大街上霸占良家妇女,所以他根本就不会在乎是不是有林冲休妻这道“手续”,只要他能得到林娘子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符合封建社会关于婚姻的程序他是不会考虑的。
3,既然休妻无论是林娘子和高衙内实际上都得不到什么实惠,那林冲为什么休妻呢?他是想通过休妻告诉高衙内:张氏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妻子了,你这么害我不就是因为我挡了你得到林娘子的路吗?现在我放手了,我和林娘子没关系了,你要再想得到林娘子,那就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了,这回你没有理由再逼我了吧?你可以放过我,不再继续迫害我了吧?
第三,林冲为了自保而不顾与林娘子的夫妻之情,这是他懦弱的表现,是他在向权贵低头,甚至多少也有点不道德。但是这并不说明他就是个卑鄙小人,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害林娘子(当然心灵上的伤害是有的),无论他休不休林娘子,林娘子肯定都要被高衙内霸占了,他不休林娘子,林娘子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休了林娘子,林娘子的结果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林娘子要被高衙内霸占,休了她还能保住林冲的命,对于林冲来说,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林冲其人与“折中主义”
鲍老师说过君子做是非判断、小人做利益判断。我觉得林冲属于第三种人,既做是非判断、又做利益判断,在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进行判断的时候,他会在是非和利益之间做出一个权衡,他希望既能不违背基本的是非,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利益,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样的人,只不过具体情形要复杂的多,当是非和利益冲突的时候,每个人心中的天平偏向是非或偏向利益的尺度会因具体的人而有所不同,这也正是社会个体的道德与行为的差异。
就拿林冲休妻这件事来说吧,林冲为了自保要斩断三年的夫妻情,感情问题就是个是非问题,他也知道这么做太绝情了。但他还要做出利益判断,如果他不休妻,高衙内可能还会一直迫害他,而他休妻还是不休妻林娘子都只剩下屈从高衙内这一条路了。无论是他还是林娘子对于林娘子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但林冲他自己的境域却有可能改变,因此,林冲忍痛做出了现实的选择,他心里判断的天平偏向了利益。但我们看,其实在林冲休妻这件事情里,他也是有道德方面的考虑的,如果林冲只顾利益不顾是非的话,他大可以在这个时候把林娘子送到高衙内府上,或者帮助高衙内霸占林娘子,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他值得表扬的地方,他是有是非之心的,即使在做利益选择的时候,起码林冲还有道德的地线,这种道德的底线体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
过去我们之所以都以为林冲休妻是为了林娘子方便改嫁,找到更好的归宿,这是因为林冲在我们心中一直是英雄的形象,所以我们在揣摩他做事情的出发点的时候,都是从好的方面去想,由于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所以在对待林冲休妻这个问题上,我们根本就不会往其他方面去想,但如果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林冲休妻绝对不是为了他的娘子好。
第一,林冲说“任其改嫁”,可我们想一想,如果林娘子改嫁的话她能改嫁给谁?不要说全东京的人,就是整个大宋国的人谁敢娶林娘子?就算有人敢娶林娘子,他能和林娘子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吗?林娘子是高衙内看中的女人,不管用什么手段高衙内都是一定要把林娘子弄到手的,林冲是林娘子的丈夫,结果差点被高衙内害死,如果别人娶了林娘子,他的下场会比林冲好吗?因此,实际上林冲走后,能够接手林娘子的,只有高衙内一个人,这是整件事情在当时看来唯一可能的结果了(当然还有一种结果,就是林娘子自杀,这个当时可能无论是林冲还是高衙内都没想到)。这一点林冲肯定是清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由于林娘子的缘故被高衙内害到这个地步的,因为他妨碍了高衙内得到林娘子,所以他被害了,如果又出现别人妨碍高衙内得到林娘子,那高衙内肯定要清除新的障碍,所以说,实际上林娘子除了屈从于高衙内以外,并不存在改嫁给别人的可能性。这一点应该大家都同意吧?
第二,实际上,林冲休妻既不是为了林娘子能毫无顾虑的改嫁,也不是为了向高衙内献媚,而只是为了高衙内能放他一马,保住自己的性命。
1,由于林娘子实际上已经无法改嫁给除了高衙内以外的任何人,所以这一纸修书对于林娘子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2,对高衙内霸占林娘子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高衙内娶林娘子或者不需要什么名分就是把林娘子接到府里玩弄,他需要林冲的同意吗?他需要林冲这一纸修书吗?高衙内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光天化日之下都能在大街上霸占良家妇女,所以他根本就不会在乎是不是有林冲休妻这道“手续”,只要他能得到林娘子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符合封建社会关于婚姻的程序他是不会考虑的。
3,既然休妻无论是林娘子和高衙内实际上都得不到什么实惠,那林冲为什么休妻呢?他是想通过休妻告诉高衙内:张氏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妻子了,你这么害我不就是因为我挡了你得到林娘子的路吗?现在我放手了,我和林娘子没关系了,你要再想得到林娘子,那就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了,这回你没有理由再逼我了吧?你可以放过我,不再继续迫害我了吧?
第三,林冲为了自保而不顾与林娘子的夫妻之情,这是他懦弱的表现,是他在向权贵低头,甚至多少也有点不道德。但是这并不说明他就是个卑鄙小人,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害林娘子(当然心灵上的伤害是有的),无论他休不休林娘子,林娘子肯定都要被高衙内霸占了,他不休林娘子,林娘子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休了林娘子,林娘子的结果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林娘子要被高衙内霸占,休了她还能保住林冲的命,对于林冲来说,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林冲其人与“折中主义”
鲍老师说过君子做是非判断、小人做利益判断。我觉得林冲属于第三种人,既做是非判断、又做利益判断,在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进行判断的时候,他会在是非和利益之间做出一个权衡,他希望既能不违背基本的是非,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利益,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样的人,只不过具体情形要复杂的多,当是非和利益冲突的时候,每个人心中的天平偏向是非或偏向利益的尺度会因具体的人而有所不同,这也正是社会个体的道德与行为的差异。
就拿林冲休妻这件事来说吧,林冲为了自保要斩断三年的夫妻情,感情问题就是个是非问题,他也知道这么做太绝情了。但他还要做出利益判断,如果他不休妻,高衙内可能还会一直迫害他,而他休妻还是不休妻林娘子都只剩下屈从高衙内这一条路了。无论是他还是林娘子对于林娘子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但林冲他自己的境域却有可能改变,因此,林冲忍痛做出了现实的选择,他心里判断的天平偏向了利益。但我们看,其实在林冲休妻这件事情里,他也是有道德方面的考虑的,如果林冲只顾利益不顾是非的话,他大可以在这个时候把林娘子送到高衙内府上,或者帮助高衙内霸占林娘子,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他值得表扬的地方,他是有是非之心的,即使在做利益选择的时候,起码林冲还有道德的地线,这种道德的底线体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